陇原春意浓耕播正当时甘肃省各地抢抓农

陇原春意浓耕播正当时——我省各地抢抓农时忙春耕掠影(上)编者按:正是一年春光好,陇原大地上,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正由南向北徐徐展开。连日来,全省各地以超前的谋划、科学的举措、有序的组织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广大干部群众积极主动投入春耕备耕工作中,为全年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庆阳实干争春一棚新绿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安志鹏庆阳市西峰区种植户在棚内育苗。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盘小美春分前后,天气回暖,“陇东粮仓”庆阳按下了春耕生产“加速键”。连日来,西峰区肖金镇纸坊村抢抓晴好天气,争分夺秒赶农时,整地、覆膜、育苗、定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走进纸坊村设施甜瓜基地,村民们忙着将培好的营养土装盘,为点籽育苗作准备。“近期开始移栽瓜苗,五月份甜瓜就能上市了。”村民张翠琴边装土边说。今年开春,纸坊村集中流转了余亩土地,计划将瓜菜大棚由原来的17座增至座,目前已完成70多座大棚的新建任务。“为引导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我们将一部分瓜菜大棚交由村属合作社经营,一部分大棚发动群众承包经营,目前,已有70多户参与其中。”纸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一凡说。设施瓜菜是西峰区的特色产业之一,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今年,西峰区计划在纸坊村所在的蒲河川和什社乡武家川继续大力发展甜瓜产业,目前已完成定植余棚。“我们今年主要推广星甜20号、星甜24号、博洋9号等品种,这些品种都是经过多年试验、深受市场欢迎的品种。”西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左鹏博说。同样,在华池县城壕镇现代农业菌光互补示范产业园的香菇接种大棚里,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忙着摆棒、消毒、扎孔、接种……“春节后,香菇菌棒生产就已开始,目前已完成40万棒。”庆阳双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启文介绍,“接下来,我们将开展万棒黑木耳菌棒的生产工作。”城壕镇现代农业菌光互补示范产业园是华池县招引北京国电远鹏和庆阳双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是一座集农业科研、菌种培育、示范种植、初深加工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在产业园的实验棚里,新引进的“筷子”菌种整齐摆放着。“这些‘筷子’菌种是我们引进的黑木耳菌种,目前已经完成菌种扩繁。”梁启文说。走进合水县板桥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大棚内,满眼新绿,蔬菜长势喜人,10多名工人忙着给西红柿吊蔓。“这几天正是西红柿吊蔓的关键时期。”板桥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承包经营户李义鹏说。李义鹏经营着24座日光温室大棚。“去年12月育苗,今年1月栽种了6棚辣椒、10棚黄瓜,其余大棚栽种了西红柿。”李义鹏介绍,目前黄瓜已上市,辣椒和西红柿很快就能上市,每座大棚预计年收入2万元。随着气温持续攀升,庆阳的19万亩设施蔬菜,陆续进入了生产旺季。甘南春耕春管向“绿”而行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韦德占田间地头,农户加紧犁田、翻耕、育苗;经营站点,执法人员严查假有机肥、假种子等假冒伪劣产品销售行为……春光渐浓,甘南州各地春耕春管工作有序展开,如火如荼。走进夏河县达哇央宗有机肥料加工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一辆辆运输车正将来自全州多个养殖合作社的牛羊粪便运送过来。车间内,机器轰鸣,发酵好的牛羊粪便经过粉碎、分筛、制粒、抛圆、风干、装袋,制成了可供销售的生物有机肥。“甘南天然草场广阔,牧民将牛羊放养于草场,把废弃的牛羊粪便变成生物有机肥,既能解决养殖粪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又能不断提高土壤基础地力、改善农产品品质,还给当地群众增加收入。”夏河县达哇央宗有机肥料加工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扎西顿珠说。据了解,为全面加强有机肥质量,确保全州绿色春耕生产有序开展,甘南州早在年初就对全州16家有机肥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了抽查,将抽样送到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同时详细了解有机肥产品登记备案、包装标识标签、广告宣传、生产销售库存和价格等情况。“我们连续三四年春耕用的都是有机肥,成本低、肥力足,庄稼还长得旺。”谈及有机肥,舟曲县峰迭镇嘎麦诺村村民刘金先赞不绝口。随着甘南州有机肥全面替代化肥行动的深入推进,舟曲县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公害的“绿色”春耕成为新风尚,“环保施肥,施有机肥”的理念已融入广大农民群众的春耕生产中。迭部县电尕镇更古村,是迭部县良种青稞的主产区。站在迭山俯瞰更古村成片的青稞良种繁育基地,村民们正在开展春灌、施肥等作业,干劲十足。“青稞作为迭部特色产业之一,因其产量稳定、病虫害少、绿色有机深受群众和市场青睐。今年我们村种植青稞约亩,县里为我们免费发放了青稞良种和有机肥,我们一定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为今年的丰收打好基础。”更古村主任贡巴九说。“新模式、新技术、新理念,正在让甘南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甘南州农业农村局局长旦智杰说,“‘绿色’将持续为农业生产注入活力和动力,让甘南州的农业向‘绿’而行,行稳致远。”陇南人勤春早播撒希望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煜宇文县尚德镇周家坝村村民正在田间劳作。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王小勇春回大地,空气中的寒意渐渐褪去,陇南市万亩冬小麦最先返青,陆续进入生长旺盛期。田间地头,农户们纷纷开始给返青后的小麦追肥,并开展病虫害防治等各类田管工作,农技人员持续跟踪苗情动态变化,面对面指导农户落实落细田管措施,真正做到因“麦”施策。冬小麦管护忙而有序,犁地育苗赶春更是火热。伴着隆隆机声,武都区桔柑镇农机手们动作娴熟地驾驶着旋耕机、播种机穿梭在田间地头,翻地、播种、施肥等程序一气呵成。转眼间,原本杂乱、硬实的土地变得整齐、松软,新翻泥土的气味四处弥漫……为筑牢全年粮食生产基础,陇南市、县(区)农业农村部门紧盯万亩春播生产任务,抓好技术服务和保障工作,全面掀起春耕热潮。去年秋播结束不久,陇南各县区供销社主动出击,加强与上游化肥企业对接联系,通过电话预约、网络销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fengzx.com/xfstc/1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