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卫计委等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医院实际和群众的医疗需求,大力实施沪杭同城战略,积极引进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使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沪杭高端医疗服务。年8月,我院与第二军医大学(现海军军医大学)医院、医院、医院签订了医疗合作协议,医院-医院心血管病联合诊疗中心、医院-医院胆胰疾病联合诊疗中心,联合诊疗门诊于12月11日正式开诊。
在沪嘉两地医疗卫生深度接轨的大背景下,经过前期的广泛调研与友好协商,今年3月30日,我院与医院正式合作签约,在骨科、运动医学科、手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皮肤科、普外科等八大顶尖专科建立医疗合作,成立了医院-医院运动医学诊疗中心、骨科诊疗中心、神经外科诊治中心、神经内科诊疗中心、泌尿外科微创诊疗中心、手外科嘉兴工作站、钦伦秀普外工作室、皮肤科诊疗工作室。
截止10月底,我院已开设了上海专家门诊10个,其中4个专家门诊属于22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之一,门诊共服务人次人,会诊或手术等指导、协助解决疑难病例余例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项次,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使禾城百姓在本地真正享受上海名院、名科、名家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医疗接轨成效显著,获得百姓一致好评。???
12月15日
《嘉兴日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详细报道了医院在全面接轨上海中取得阶段性成效,真正使嘉兴百姓在“嘉”门口就能享受上海名院名科名家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全文如下
肩负百姓健康新使命谱写百年名院新篇章
嘉兴市二院:打造全面接轨上海“金三角”
接轨上海
斗转星移,医院秉承“体仁翼道”之宗旨、“百年名院、百姓福音”之愿景砥砺前行,在历史长河中抒写责任、奉献与光辉之歌。现如今,在沪嘉深度接轨的新时代新征程上,二院继续彰显着独有的张力与活力,主动承接接轨上海“海上东风”吹来之时面临的新使命。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重大部署为指引,医院改革任务,以“增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为宗旨,主动谋求接轨上海优质高端医疗资源的机遇。建桥梁、搭平台、挂纽带,一改最初科室间自发的“走亲”式接轨模式,走上了一条强服务、重管理、提医技的“金三角”般坚固的接轨之路——
二院接轨上海后,很多疑难手术开展效果优良,部分手术为嘉兴地区首例,填补了市内乃至省内空白。今年以来,医院已开设上海专家门诊10个,其中4个专家门诊属于22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项目之一,截至10月底,服务人次人,协助解决疑难病例例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项次,21位疑难病人通过绿色通道成功转上海就医……在造福一方百姓的同时,医院发展内动力,这一独属于二院的百年名院接轨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院长访谈
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访医院院长吴展
笔者: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问题落脚在我们医疗卫生行业,您有何感触?
吴院长:通过前期的嘉兴医疗卫生接轨沪杭,百姓在家门口看名医的愿望已经可以实现了。但是,从嘉兴医疗卫生发展的角度来看,位于上海、杭州之间的嘉兴,区位优势并不明显。反而,鉴于沪杭名院的虹吸效应和日益便捷的交通设施,许多病人很难留下。这对嘉兴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来说,是相当有碍的。因此,我认为,现如今需要解决的不平衡不充分短板,并非局限于嘉兴的病人能否便捷地让上海、杭州的专家看病甚至主刀,而是说,如何更好地做到在接轨的过程中,让每位医生专家带着技术“动”,把技术留在嘉兴。发展技术永远是硬道理,医院软硬件条医院的进程中,进一步补足本土医护人员在技术上的短板。
笔者:医院的接轨路径各不相同,二院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开辟发展之路的呢?
吴院长:时代在发展,但医者的品格和“为患者服务”的宗旨不会变,如何才能更好地呵护、夯实二院在嘉兴人民心中“百姓福音”的品牌地位,是我们在接轨中首要思考的问题。医院本非易事,医院要想可持续发展,专科支撑力必须强大,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必须可靠,诊疗服务和想法必须细致入微,这些都是在乘着接轨上海东风“借船出海”后达到“自主驰骋”目标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积累。
为此,我们要打造管理、服务和技术的“金三角”,在接轨中追求强强联合、取长补短。比如,业内有个说法,医院“头大”“皮厚”“手长”,脑外科、皮肤科、手外科在全国都首屈一指。所以,在接轨学科的选择上,医院这些全国顶级的学科和一些新型学科入手,借船出海。另外,在这医疗秩序重新定位、医疗资源重新整合分配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