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击庆阳都市网↑可订阅。
庆阳都市网 庆阳都市网 冬日的庆阳西峰,寒意凛然。与气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持续升温的重点项目建设:城建项目遍地开花,园区建设紧锣密鼓,农业项目风生水起……至目前,庆阳市西峰区累计实施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个,完成投资.6亿元。城建项目让城市充满活力
家住西峰区的王浩辉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多年来,他用相机记录着这座城市的点滴变迁。而他最近几年拍摄的西峰,有了越来越多的“新元素”——一个个拔地而起的新项目。“通过自己这些照片,可以让大家看到这座城市每时每刻都在变,天天都在发展。”展示自己的作品时,王浩辉不光是成就感,还有幸福的滋味。
西峰区立足打造区域门户城市的定位,年全面启动实施各类城市新建、续建项目38个。区上坚持抓城市交通和民生工程两个重点,道路建设由主攻交通“大动脉”向辐射“毛细血管”转变,民生事业由抓点示范向普惠纵深推进,从而在“面子”上扮靓了城市、“里子”上惠及了民生。特别是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和投用,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集固沟保塬、生态保护、农业灌溉、观光休闲、环湖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城区雨洪集蓄保塬生态项目,通过近两年的实施,目前人工湖水系工程、彩虹桥工程和绿地景观主体即将完工,年可望在旱塬实现碧水千里、绿树成阴、双桥飞架南北的美景。总投资30亿元的南盘旋片区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峰区的新地标和新的商业圈。
年以来,西峰区还对体育场片区、果汁厂片区等多处旧城区实行提质改造,东湖公园的扩建改造可望年底全面建成,免费开放。通过一系列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共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超过历年项目总和的两倍,有效解决了城区“行路难、停车难、垃圾倾倒难、如厕难”等问题。特别是汇景家园、福景家园两个保障性住房小区建设项目的启动实施,让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实现了安居梦……
园区项目形成集聚效应
近年来,西峰区各类文化公司迅速发展,达到多家,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生产基地和发展园区,无法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抱团”发展非常困难。而年开工实施的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项目,规划占地亩,集文化产业传承保护、研发生产、体验展销等为一体,项目囊括了庆阳历史、民俗、农耕文化等多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庆阳的“文化之魂”。西峰区岐黄民俗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仁民告诉记者:“希望能借助园区把庆阳的民俗文化做大做强。”
西峰区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主攻点,着眼搭建经济发展平台,突出基础建设,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就业在园区解决。全区三大园区和十大专业市场已进入建设高潮期:城南石化工业园稳步推进,鑫兰干气芳构化等5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城北工业集中区加快建设,在已建成的4条主干道的基础上,年又新开工了3条道路,10个标准化厂房钢结构安装已基本结束,园区基础框架初步形成;庆发公司、福润万头生猪屠宰、30万吨饲料加工等入园项目建成投产,西峰制药厂、彭阳春酒厂搬迁改造项目即将开工,鸿泰石油、威尔斯公司等6户企业入园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征迁工作;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全面开工,十大专业市场建设项目快速拉开,全面提升“物流西峰”整体水平。
农业项目谱写增收新篇章
马来西亚香蕉、巴西草莓、海南岛木瓜……这些产自南方的水果蔬菜对生活在陇东高原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如果告诉你,这些水果蔬菜现在就生长在董志塬上,你会惊讶吗?
冬日里,走进位于西峰区温泉乡黄官寨村的天富亿现代生态农业文化体验示范园,这些热带水果蔬菜在无土、有机等新型农业技术的培养下长势良好,而且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亲手采摘的乐趣。
年10月,省委书记王三运在天富亿调研时,曾称赞这个项目做到了集科技性、环保性、集约性、观赏性、效益性于一体,是一个好模式、好思路、好典型。天富亿现代生态农业文化体验示范园董事长马平告诉记者:“我们的做法就是让农业生产经营摆脱原有的固定模式,得到重新组合,实现土地最大效能,使传统农民经过培训发展成为职业农民。”
西峰区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增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等机制,使农民资产“动”起来、农村产业“活”起来、农民钱包“鼓”起来。按照规模化发展、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运营的模式,突出东果、南菜、北畜三大产业格局,扎实推进土地流转,鼓励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新发展各类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26个,带动全区新栽果树1万多亩,新建钢架大棚2亩、日光温室亩,建成规模养殖小区23处。在典型引路的同时,西峰区以现代综合农业示范工程为抓手,充分挖掘地域优势,新建绿色循环现代农业体验园4个,走出了一条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新路子。
项目建设撑起了西峰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到年10月底,西峰区共完成生产总值.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亿元,大、小口径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0.1亿元、6.24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元,农民现金收入实现.6元,各项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庆阳都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