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宗璞非典型陕西游客

本期编辑

朱佳妮(/49-50)

非典型

陕西游客

作者:戴宗璞(/73-74)

去陕西旅游,作为游客的你会想到那些地方?Somany!

除了十三朝古都西安,还有贵为西岳的华山天险,这还只是陕南哦。如果往北走,会遇到著名的“秦岭-淮河”线的秦岭(秦岭还有大熊猫哦~)。过了秦岭就是红色的陕北,喜欢自然风光的可以看壶口瀑布和黄土高坡,喜欢人文历史的可以去看延安的宝塔山追忆历史。当然,这一次我并没有驾临陕北,只是趁着实习和开学之间一周的空隙,深度游玩了陕南地区。至于陕北什么的,只能以后再找机会去啦!

作为不走寻常路的陕西游客,我自信自己的行程相比主流游览线路颇有不同。在这篇推送里,不想多说那些普通游客都有的经历——景点地址啊、票价啊什么的这种,网上都有,可以自行问度娘查看。如果你很喜欢挑战自己,如果你喜欢人文历史,如果你不想跟团旅游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这篇推文将对你有所帮助。

Day1~Day2华山

明信片-华山苍龙岭

华山?这难道不是游客们都去的地方吗!

嗯,是的!华山是一个大家都去的旅游景点,但我们的华山经历仍然与众不用,因为全程我们是从山脚下爬上去的。

相当比例的游客都不会选择在华山脚下的华阴市住宿(相比张家界脚下的张家界市,华阴真是没怎么得到华山景区带来的经济效益),要么是选择夜上华山看日出(我认为这对身体是过大的挑战),要么是晨间从西安出发来到华山脚下,然后索道上索道下,当天返回西安。而我们则是在Day1从上海乘坐高铁到华阴市,休息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从华山北峰脚下的玉泉院徒步登顶(然后坐西峰索道下,因为时间不够徒步下山,主观上说体能也没有好到那个程度)。

基本的路线是玉泉院——北峰——金锁关——中东南西四峰——西峰索道(太华索道)——摆渡车——玉泉院。

爬过北峰的人可能知道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都是只能手脚并用才能爬上的陡坡,但我觉得最开始的一段坡路才是最不友好的!坡路绝对比台阶更让人感到吃力,此处不接受反驳,若不服请出门右转火车站,乘坐高铁动车前往南京,尝试爬栖霞山上的坡路。华山脚下这一段坡路我们大约走了一个小时,平均坡度30度左右,也有比较陡的地方能让人有要滑下去的感觉,不过好在在坡度大的地方会有石阶,对自己爬坡能力没有信心的可以直接走石阶。

华山北峰海拔米,是五个峰中最矮的一座,也是和其他诸峰相隔较远的、孤立的一座。我们爬了大约3个半小时登上了北峰,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华山以险闻名,北峰一路能让人充分领略到这一点,值回票价;并且,相对于索道上山,你能够在沿途各种撸猫!华山猫猫普遍心宽体胖,毛又长又亮,除了在山路旁的补给点安家外,还经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出现(比如百尺峡这样的险地)。虽然说北峰顶上也有猫星人驻守,但既然上山路上也有向猫主子请安的机会,又怎么能错过呢!

上了北峰之后,过苍龙岭、金锁关,来到其他四峰的聚集地,走一个环形可以遍历四峰。除中峰(玉女峰)外,东南西三峰峰顶都是视野开阔的地方,摄影绝佳。华山处处有限,苍龙岭(连接北峰和其他诸峰的必经之路)和青龙背(登西峰必两次过此地),都是行走在山脊之上,左右都是接近垂直的绝壁,空无一物;长空栈道就是在玩儿心跳,惜命的我们在策划旅行时就决定不去挑战极限。除了这三处,还有东峰上的云梯和鹞子翻身也是hard模式。云梯和鹞子翻身都是无法从摄影图片中感受到难度的地方,这一点和其他华山的险地不太一样。云梯,首先是在山体上凿出的一段石梯,接近90度,有锁链可以抓。如果只是个90度的梯子,在有锁链的情况下并不很难,但石梯每一级十分窄,几乎只能将脚侧着才能踩实,而云梯在中途有一部分是突出来的,必须充分利用手臂的力量才能让自己通过这一段,情形类似于攀岩——但室内攀岩有保险绳、教练以及海绵垫,云梯只有山间湿滑的石梯、下面等着你快点上的其他游客和石头地面,怎么说呢,如果在那个地方手一松掉下去,那你下山的方式就是躺着下了。我们都成功爬上了云梯,然后毫无悬念得放弃了相同原理的鹞子翻身,因为上肢已经承受不起再一次的突然用力了。Emmmm,如果你是练过攀岩的或者是打拳的,大概云梯以及鹞子翻身不是很难通过,我们也确实看到过一些大兄弟蹭蹭蹭得就过了云梯,让人产生“我也能轻松爬上去”的错觉。

逛完所有的五个主要山峰,华山之行行将结束,距离我们从玉泉院出发也已经8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半小时登上北峰,在北峰上修整半个小时后,再经过一个多小时到达金锁关,三小时游历各峰后索道下山。如果要重复此操作,请给自己设定较早的闹钟起床,并且穿着宽松的衣裤,带着上山专用的手套(3元一副)。另外,火腿肠是爬山好助手,而水不应自带太多,宁可多花一些钱在山上购买,不然会严重增加爬山负担。以上经验针对喜欢挑战极限的童鞋,膝盖不好的慎重尝试。说起来,我们都是懒于锻炼的,最终还是能够8小时爬完华山,说明这件事也没有那么难哦~

Day3西安:大明宫+回民街

明信片-大明宫

说起来,我也不确定大明宫就是一个游客不常去的景点——去大明宫的时候,正好碰上西安城里下大雨,导致以室外景点为主的大明宫里一塌刮子没有几个人,游客还不如景区工作人员多。

说是室外景点为主,但室外确实能看出名堂的东西不多。说是含元殿的遗址,也就留下了一些夯土台基,若不是景区还有些标牌加以解释,恐怕连我都觉得没什么好看了。若是去了大明宫遗址公园,是一定要去看地下的博物馆的,颇有一些大明宫遗址发掘时找到的宝贝,运气好还可以蹭团队游客的讲解员,能够更好得理解历史上的大明宫和遗址公园。地下博物馆在含元殿和宣政殿之间,路上也有标志引导,看到了就直接进去,因为大明宫比较大,走回头路是很耗费时间和体力的。

男友面对大明宫这样的地方会切实得感受到“无聊”,坚持认为没什么好看的,而我就会觉得夯土台基有着历史的沧桑感,而四周青草让人想到“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的嗟叹。所以说,这个景点并不推荐所有人都去。

回民街贵不贵?贵,也不贵。

回民街好吃不好吃?好吃,也不好吃。

这一点恐怕男友是很有发言权的——在认识我之前,他自己去过一次西安进过回民街,主要就是在北院门,外加走了一段西羊市;这一次,在吃货猫的影响下,他做了很多攻略,深入回民街的犄角旮旯,找到了5家被西安本地人推荐好吃不贵的小店。非常对不起大家的一点在于,我们在回民街光顾着吃了,完全没有想起拍照这件事情。所以请自行脑补,或登陆知乎找原贴攻略。

第一站:王家韭饼

小门脸+路边摊的模式。一位阿姨和一位大爷合作,阿姨擀饼皮,大爷包馅儿上锅煎。因为是现买现做的,吃着特别香,但也意味着要耐心等待,特别是在傍晚客人很多的时候。如果怕大爷忘记你的单,可以稍加提醒。韭饼一只6块钱,有多种口味自己挑选,其中韭菜牛肉和韭黄牛肉比较经典,也是我们在等饼出锅时听到往来客人点的最多的两种。韭饼出锅之后,可以选择堂吃也可以选择拿着带走,如果是两人分食,贴心的店家还会把饼切成两份哦~

第二站:花奶奶

热腾腾的韭饼出锅,拿在手上吃还是烫嘴,这时候还有啥比酸梅汤更好的呢?就在王家韭饼附近,有个流动摊位叫花奶奶家,做的是纯手工酸梅汤。酸梅汤一杯也是6元,但绝对物超所值。坦白的说,这是我喝过的最好喝的酸梅汤了(如果喝过花奶奶的和其他一些店里提供的酸梅汤你会发现,两者天差地别),不仅仅是在陕西喝过最好的,也是“有史以来”喝过最好的。

第三站:石家包子

石家包子有自己固定的门面,一块牌匾挂在门上很好认。我们去吃了它家的孜然大包——你没有看错哦,孜然味的包子。一开始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并且冒出了各种猜测:是用孜然和面的吗?是包子外面洒满了孜然吗?事实倒没有我想的那么夸张,孜然是加在肉馅当中的,肉汤看上去类似红油辣子,外表倒是没什么奇特的。孜然肉馅出乎意料得好吃,好吃得我迫不及待把最后一块塞进嘴里,再一次被烫到了。孜然大包,1块8一只,虽是“大”包但感觉并不太大,建议一人一个得买。

第四站:盛志望酿皮

全中国都知道陕西的凉皮,但老陕的地界上,凉皮是一个很笼统的叫法。Day4的导游曾经详细讲过凉皮下的分类,然而我并没有记下来。其实除了凉皮,还有酿皮,备受群众好评的一家叫盛志望,然而这一家的酿皮是我在回民街唯一没有觉得好吃的东西,但我仍然不能批评这一家铺子。因为包括酿皮在内的许多回民街小吃都像香菜一样,有人喜欢得不得了,有人绝不肯尝第二次。在盛志望我们还点了酸梅汤和肉夹馍,酸梅汤自然和花奶奶差了一条西羊市;至于肉夹馍,好吃确实也是好吃的,但并不是正宗的——肉夹馍的肉本应该是猪肉。

第五站:志亮灌汤包

这一家灌汤包点不仅仅是远离外地游客众多的北院门(也就是游客们通常以为的回民街),而是真正开在了回坊的深处,隐藏在成片的居民楼中,让我们差一点儿就放弃了寻找。走入这家店,倒是人声鼎沸,尽管是晚上八九点的光景,仍然食客满堂,点单还需排队。考虑到肚子已经被韭饼包子什么的撑满,我们两人很收敛得只点了一碗八宝粥和一笼牛肉蒸饺。我吃了不少牛肉蒸饺,而男友吃掉了大部分的八宝粥。牛肉蒸饺确实是好吃的,但似乎八宝粥更具特色,里面放入红枣、山楂片、枸杞、桂花等等食材,乍一看有那么点黑暗料理大杂烩,但入口香甜不腻,也是超出我预期的一道小吃。店里的跑堂小哥声音嘹亮,后厨每做好一车的东西他们就叫单号,而叫到的时候,还特意在后面加了一个“号”字,避免了客人(我们)自认“”的尴尬,小哥也真是很有softskill了。

尽管是深入回民街,但还是有些遗憾的——没有吃到定家酥肉(因为他们的酥肉卖完了);没有尝试一下镜糕,没有判断出哪一家的奶酪好吃……嗯,没关系,又有理由再去西安了呢!回民街,我会再回来的。

Day4宝鸡:汉阳陵+乾陵+法门寺

在旅行策划阶段,这一天的安排是我们最不放心的,原因在于交通。观察地图,可以发现乾陵和法门寺距离凤凰城……哦不对,宝鸡市更近,而法门寺和西安之间有两个小时的车程。Evenworse,这两个景区和西安之间往返的公共交通都少得可怜,更别提是在乾陵和法门寺两地之间摆渡了。西安当地为了解决这种自由行的不便,形成了西线一日游的市场,彻底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却让人忍不住怀疑旅行的品质。

我们最后的选择是跟团一日游,因为相比起跟团游不能自由掌控时间,被困在法门寺or乾陵回不了西安的风险还是更让人无法接受。在考查评估认为酒店介绍的一日游旅行社收费合理、风评良好之后,我们愉快地缴纳了定金。由于九月初的促销活动,西线游在乾陵、法门寺的基础上附加了参观汉阳陵——这个景点不在我们事先的策划当中,但既来之则安之,反正是“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帝陵乃是陕西特色。

汉阳陵是“文景之治”中汉景帝刘启的陵墓,从上文的地图上可知距离西安市区不远,实地参观中发现此陵就在高速公路旁,自驾也可方便到达;若是不能自驾,则有游览车可以到达。和热门景点的熙熙攘攘相比,汉阳陵可以说是人烟稀少的清静之处了——景点讲解员将此归因于缺少宣传——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众景点。汉代帝陵多是封土为陵,辅以地面的城墙、阙门等建筑,阳陵也是如此。整个帝陵的地面木质结构已经灰飞烟灭,除了陵寝封土之外也只有南阙门夯土地基的遗址仍可见。汉阳陵封土与埃及金字塔有一些相似,可以分为明确的东南西北四边,四边共有81条陪葬坑。当年的考古发掘只打开了封土一侧的陪葬坑,并建造地下博物馆供游客参观,至于景帝长眠之所则完好无损、不见阳光。

在讲解员带领下,我们这个临时的旅行团进入地下博物馆——一个灯光昏暗,空气凝固的空间。透过双层玻璃可以看到,陪葬坑垂直于陵墓一边整齐排列,长短不一,其中情形也是各不相同,最大的共同点或许是每一个坑的坑壁上都能看到很专业的盗洞。嘿!摸金校尉还真是古老的职业。据说81条陪葬坑分别代表了掌管皇帝起居的81个方面,各不相同,其中随葬品以正常物件三分之一的大小制作并陪葬,体现了景帝的节俭。小时后看央视的《国宝档案》,就知道汉阳陵的裸体俑,这一次来到阳陵也真实看到了无臂的裸体俑,确实别具一格。至于这些俑为啥裸体?不如你也去阳陵走上一遭就知道答案了。

走出参观陪葬坑的地下博物馆,才知道讲解员说“在地下逗留时间不能过长”并非妄言。紧接着就是参观阳陵南阙门遗址——说是南阙门遗址,不如说是南阙门台基的遗址。汉唐时期高台建筑很常见,南阙门的木质结构也不是直接构筑在平底上,而是先铸造夯土,以夯土台为基础再行营建。不得不说,古代人的夯土台基质量相当惊人。那三合土是彻底的熟土,两千年来寸草不生,也扛过无数风吹雨打,甚至还保留了一些木质建筑地基结构让考古学者们能够据此推断当时台基上建筑的情况。只不过,这也是汉阳陵地面建筑唯一的遗存了。

乾陵及懿德太子墓

宝鸡-乾陵-神道

所谓“脏唐臭汉”,乍一看是黑了两个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一统时代,实际来说……还是有那么点道理的!汉朝的事情按下不表,起码唐朝确实因为一个女人而风云诡谲了几十年。从正统来说,乾陵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但人们都是来看她的妻子武则天的,不知高宗对此会作何感想。

乾陵一向是热门景点,相关的攻略、照片网上已然数不胜数,无需赘言。而我们的一致感受就是:此山乃风水奇绝之地,此陵是盛唐气象,值得专程前往。相比之下,陪葬乾陵的懿德太子墓恐怕就不是人人都会去的地方了。

乾陵陵区被发觉的三座王公墓葬分属章怀太子(李贤,武则天次子),懿德太子(李重润,中宗李显长子、武则天孙)和永泰公主(李显女)。章怀太子墓离陵区较远,而我们的旅行团安排参观的是懿德太子墓。相比皇陵的气势,懿德太子墓的格局自然远不相及。进入一座仿古小屋便可以见到太子墓的入口。入口处可见斜坡,斜坡两侧有小窗可见摆放陪葬器皿的耳室;沿斜坡向下行走,见石门即为墓口,跨过石门十米左右便是懿德太子墓的主墓室。主墓室有穹顶,地面空间大部分都被一座巨大的石棺占据,而其他的陪葬品若非被盗墓贼盗走便是在考古发掘时已经取出,珍贵的壁画也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懿德太子墓除石棺外,主要的参观价值在于其墓室结构,它是我们推测乾陵地宫内部结构的一个样版。我们参观的当日,碰巧遇上了太子墓内部电路结构维修,地下完全没有照明只能靠一行人的手机照亮,再加上此墓没有通风系统,空气中有着一股复杂的味道,因此当我们走出墓室便迫不及待跑到了阳光下,试图把阴气给晒掉。

比墓更阴森的恐怕是墓主人生前遭遇。懿德太子并不是真的当过太子,他因为与妹妹永泰公主及妹夫一起议论祖母武则天而遭祸,被武则天下令杖杀。后武则天过世,中宗李显将自己一对儿女的尸骨迁至乾陵脚下陪葬,并加封号“懿德太子”、“号墓为陵”。就在我们进入的仿古小屋外还贴了一副对联,大意是说他出生富贵却因言获罪横遭屠戮,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虽然那副对联读起来像是近代人所作)。其实我不太明白,李显为何将儿女迁葬至此,明明自己当时已为皇帝该有自己的陵区,完全可以迁葬到自己陵寝之侧。这样安排,也不知是母亲武则天更不乐意些,还是儿子女儿更怨怼些。

法门寺

宝鸡-法门寺-四股十二环锡杖

法门寺是个很有故事的地方,如果对这座千年古刹的沉浮感兴趣,不妨看看央视的纪录片《法门寺》,特别你如果有前往陕西并参观法门寺的计划,事前了解也有助于参观(纪录片简直就是在给人“划重点”)。

法门寺的地上建筑全都是现代的,而法门寺地宫的考古发掘正是以地宫上古代佛塔的倒塌为契机,因此,参观法门寺的重点应当放在出土文物上而不用在意地面建筑。据导游所说,法门寺新建筑和台北大楼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之手——环视四周涂着金色涂料的建筑物,我已经取消了日后可能的宝岛行中参观台北的计划。

法门寺供奉着一枚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北宋初年,钱俶修建雷峰塔供奉的是一枚佛螺髻发舍利),并且历史上对这枚指骨舍利有着连贯的记载,是唯一一枚世界佛教徒公认的真身舍利,因此地位十分尊贵。就是因为这枚舍利,才有了法门寺的佛塔,有了佛塔才有了佛寺;有了这枚舍利,才有皇家的重视,才有唐王室为此供奉的百千件器皿和珍贵的秘色瓷。

我们并不执着于见到佛祖指骨舍利,因此没有选择在真身舍利展览的日子来参观,也就没有去看新建的、专门为信徒瞻仰舍利建造的合十塔,而是都集中在了法门寺旧址——那里才是当时法门寺地宫的所在地,也是可以一睹地宫出土宝物的区域。宝器分别在两个展馆中,一间是放舍利的宝函及四股十二环锡杖的展厅,另一个是王公贵族供奉的展厅。除了锡杖,我们并没有给宝物们拍照——两个展馆我们参观了两遍,被金银器、琉璃器、瓷器极大得震撼到,以至于完全记不起拍照这件事情了。大唐珍宝之精美无法被语言形容,若非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那是千年前的工匠一点点打造出来的。本来看着这“金光灿灿”的法门寺,男友觉得不值一观,但这些穿越千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器物让他改变了想法——相比之下,佛塔地宫里安放几枚影骨舍利的佛塔,可以说是很粗糙了。

一天的游览在法门寺结束,登车返程已然是傍晚六点,回到西安则是八点的光景。我们虽然都感觉十分疲惫,但觉得这一天十分充实,也觉得这家旅行社和给我们带队的导游都相当不错,超出预期。在此并不打广告,若确有需求可以在后台询问相关信息。

Day5乱逛长安

前一天我们出了西安城去了三个地方四个景点,就安排了接下来一天在西安城内逛,想着这样不会太累。但事实是这一天也走了很多地方,回到酒店的时候累到趴下。

上午:陕西历史博物馆

中午:子午路张记肉夹馍

下午:书院门、碑林、大雁塔

傍晚:陕菜醉长安

晚间:西安城墙

明信片-陕西历史博物馆陶俑

出发前往陕西之前,20年前曾经驾临西安的母上大人就说“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必去的地方”。而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喜欢历史的我在陕历博还是看的十分尽兴,不光是主展,还参观了“何家村——大唐遗宝”的特别展厅(没有去看唐代壁画,原因很简单——太贵了)。建议进馆租用讲解机,如果没有讲解机,就只能走马观花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啦。当然,如果你是个对文物无感的人,放弃陕历博也是可以的。

男友十分了解我,我不出他意料得在博物馆看了一个上午,出门已经快过了饭点。陕历博不远的地方,就是“子午路张记肉夹馍”的子午路店,可以在那里吃上“三件套”——凉皮,肉夹馍,冰峰(一种类似美年达的汽水)。这家的店面并不十分显眼,要留心才能找到,虽然是临近一点,但店里人满为患,差点找不到座位。我们两个人各来一份“三件套”,才30元出头,而且都被朴实的肉夹馍生生填饱,可以说是相当实惠了!

大雁塔是个有名气的地方,作为景点也没有超乎我的想象,因此看看网上攻略即可;但书院门和碑林又是一个很多人可以不用去的地方——比如当我在碑林里看《多宝塔碑》的时候,男友找了一个座位玩起了小游戏“找你妹”。我必须承认,书院门和碑林如果不是真心热爱书法并且有相当的了解,确实可以放弃,因为并看不出什么名堂。如果要问我真的有什么收获,就是我在碑林现场看到了工作人员制作拓片(墨水很香),以及终于有点理解为什么说王羲之的字是天下第一行书以及世人对《兰亭集序》的狂热追捧。不过碑林也有意外之喜,因为那里不光有刻字的石碑,也有其他的石刻艺术品,如昭陵六骏,以及曾经在马伯庸微博里看到的“李小孩墓”的石棺。至于书院门,是一条专门卖传统笔墨纸砚的所在,以及有一些来源不明的碑林拓片;不过在书院门的一个小巷子里有一家创意陕菜叫做“醉长安”,我们点了好些菜,口味还是不错的。如果有闲,可以一试。

西安城墙同样也不是一个冷门景点,但我们游城墙的方式却很冷门——在吃完陕菜之后,我们选择在城墙上租了两辆自行车,在长13公里还多的城墙上骑了一圈回到终点。城墙上砖地坑坑洼洼并不平坦,所有的自行车都是山地车还是男版的,骑行时根本没有闲情逸致看风景,只想着要控制好车子不要撞到什么东西。城墙自然还是好的,红灯笼挂了一路,也有一轮明月,但是骑行城墙还真不是一个我想象中那么美好的事情。

Day6半坡博物馆、兵马俑

西安-兵马俑

一般人在西安城的东边想去的地方,无非是兵马俑和华清池,本来我也是这么想着的——但是男友根据他三年前和小伙伴一起游华清池的经验觉得实在没劲。我一合计,不去华清池就不去啦,澡堂子能有啥好看的,兵谏亭也就是个亭子而已。正觉得花一天看兵马俑略浪费,就在地图上看到了“半坡博物馆”这么个地方。正巧男友也颇有几分兴趣,就决定在前往兵马俑之前瞅瞅半坡遗址。

半坡博物馆里有展览出土文物的展厅,也有展示考古发掘现场的遗址厅。总得来说,还是发掘出的遗址比较好看一些,特别是前一天已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看过史前文明文物的情况下。站在平台上向下观看遗址,可以看到先民建造半地下房屋的遗迹,以及水利设施、墓葬(害怕骨骸的慎重观看,有真的人骨),特别是绕着村落的疑似水渠的大沟,规模之大让人咋舌。史前文明的遗迹总是让人无限遐想,奇怪的屈肢葬,巨大的水渠,还有出土陶器中上的刻画符号,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神秘、不可捉摸。

兵马俑是我们陕西之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最“热”的一个景点了。在这么一个典型的陕西景点中,我们似乎还是想到了一些不那么典型的东西。兵马俑比我想的要大,要壮观,想想距离秦始皇陵这么远的一个陪葬坑就是如此规模,还有其他的陪葬坑没有被找到,就知道杜牧说“秦爱纷奢”绝非虚言,对比之下,突然觉得汉景帝的阳陵真的是十分节俭的;另一方面,兵马俑的陪葬坑并不是只有烧造兵马俑耗费人工,因为原本是建造了一个地下建筑群安防这么多的兵马俑,证据就是兵马俑脚踩的是层层垒砌的秦砖,他们的头顶曾是蓬草覆盖的屋顶!更细思恐极的是,如果不是几十年前那个老农民要打井喝水,恐怕是没人知道有这么个大陪葬坑的存在——甚至在发掘兵马俑的时候还找到了后世的墓葬——那些营建陵墓工匠的下落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秦始皇陵里藏了多少秘密?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伐无道、诛暴秦”是那个时候天下百姓发自内心的渴望。

我们的陕西之行始于华山天险,终结于秦始皇陵兵马俑。

赞赏

长按







































西宁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fengzx.com/xfsfc/4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