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涵原创:第27期
冠云山探秘
文/王治恩
出了金城灵宝,向西南四十多公里便是朱阳小镇,再向正南约三十公里,一座大山便横在眼前,这便是冠云山。它座落在东径°50’28”,纬34°10’16”,山体呈东西走向,五座山峰挺拨高耸,一字排开,最高峰为东一峰—和尚坟,海拨.1米,山上枯木参天,怪石嶙峋,山下奇花异常,流水潺潺,风景幽静,胜似仙境。然而这些都只不过是一些名山的共有之处,不足称奇。就是在这座名不见径传的山上确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神奇。如果说华山是以险闻名,泰山是以高闻名,嵩山是以恶闻名,则冠云山将以奇而闻名!
一奇:天外来客镇守山门
冠云山北坡山角下两道山梁中间夹着一片平坦的开阔地界,这是从北坡上山的唯一通道,在这里居住着百十户人家,奇怪的是在这片开阔地界正中间停立着一块直径约八米的球形巨石,其四分之一已深陷地下,据当地传说,古时候某一天突然从天空飞来一团火球,落地时一声巨响,紧接着便是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一连几天几乎昼夜不分,等到尘埃落尽,周围山也多了一层灰黑,于是这个小村也有了名字—黑山,人们又看见本来平坦的地里多出一块圆溜溜的铁红色的大石头,为了图个吉利,人们便把此石称作“镇妖石”。说来也怪,此石后来也确实镇住了妖,年国民党一股残兵准备翻越冠云山向卢氏南逃,刚到黑山沟口一打听,听说这是黑山沟,沟里有一块镇妖石,这些无恶不作的土匪兵心里发毛,一怕犯了地名,“黑”于黑山沟,二怕镇妖石确实显威,于是改道何家村,在何家村宿了一夜,次日临走时将村里的所有房屋放火烧光,好好的一个村子化为灰烬,当事后黑山人听说后无不一声长吁—黑山,一个“黑”字,一块镇妖石,镇住了这群妖孽,使这个村子幸免遇难。在后来的农业学大寨中,村里的年青人嫌此石种地碍事,要将其炸掉,老人们听说后雷庭大发,年青人也只好罢休,至今这块巨石仍然镇守着山门。
二奇:地下涛声隆隆作响
黑山沟的南尽头便是冠云山,山根有一道较为平缓的山梁,当地人称作“大梁”,绕过大梁向东进入一道沟谷,当地人称做“水洞洼”,沟谷两侧怪石堆砌,沟谷中间一条小溪淙淙流淌,奇怪的是当你走进谷口,便能听到脚下隆隆作响,犹如江河在地下奔腾,沿沟上行,一路走去,脚下响声不断,直到半山腰响声方止。据当地老年人讲,冠云山压着一条大江,有一对金鸭子擋在水口,一些年青人出于好奇,也曾想到向地下挖去看看能有多大水,但老人们坚决反对:“挖破了水口,小心水漫金山寺”。
用现代科学观点讲,这极可能是一条地下河,但为何听起来似乎很近,但水确为何不会外溢。
三奇:气势恢弘的大明寺遗址
沿水洞洼一直上到山顶,翻过山脊,沿着陡峭的南坡向下约三四百米,便出现一个近乎二亩大小的平台,其间古砖古瓦散布遍地,断壁残墙迂廻曲折,大小石佛像已经肢体不全。透过这些遗迹,我们可以想见昔日这里香火的旺盛。值得庆幸的是这里的石碑虽经风雨侵蚀,但碑文还依稀可见,只是庙宇的首次修建于何年,碑文也无记载,只记录了第一次毁于“大明崇祯七年(年)后天不雨,饥馑臻,盗贼作乱,庙宇毁伤,遗址尚在,所有石神像十五位,寺字尽无矣”,第二次修建“工起于道光三十年(年)成于咸丰七年(年)上有玉皇聖庙佛殿,三清聖庙,西间有观音菩萨堂,东间有十帝阎君庙,帝藏菩萨堂,东殿有药王、马王、牛王、火神、瘟神、城隍、山神、土地庙、下有龙王庙”,其布施单上施舍人数众多,遍布山西、陕西、河南。“住持和尚陈自辉、余方贵、刘知全”。据当地人讲,这些石神像的毁坏应归功于文革时期,红卫兵小将们心血来潮,想破四旧,立四新,便上山将这些石神像的头——打掉,至今这些神像都有成了无头冤躯,且不说昔日庙宇的辉煌,只就庙基地势也着实让人惊叹:四、北两面依着陡峭的山壁,东面边沿着深涧,一股清泉沿崖流下,发出清脆的响声,站在这断墙残壁之间,极目南眺,脚下山恋重叠,蜿蜓起伏,簿雾朦胧,耳畔水声潺潺,让人只觉得飘飘欲仙,不由得惊呼,好一个人间仙境,真是修仙养道的好去处!
四奇:甘之源——龙王庙中一潭清水
从大明寺遗址沿坡南下不到50米,便看见依山崖而建的龙王庙,至今完好无损,庙堂供台顺崖而建,供台里面有一个约一半见方的水潭,不见泉眼,也不见水流向何处,这里的水永远是满满一潭,无论天旱雨涝,这水从不会减少,也不会外溢,更加奇怪的是这些圣水只可轻轻舀出饮用,但千万不可搅动,如若不然,马上天公会翻脸,定叫你睛不了山,淋成落汤鸡,方圆一二百里的人每逢天气大旱便到此庙中取圣水祈雨,说来也怪,到这里祈雨十有九应,庙中至今挂满了锦旗,都是祈雨得雨后送的。
五奇:过风道的风可吹响笛子
冠云山西峰下有一个山口,因这里常年大风不断,所以人们称这里为“过风道”,当地有一民间艺人突发奇想,带着竹笛,到此风口,调好笛眼角度,风便把笛子吹响了,按着熟练的指法,一曲美好的音乐便随风飘荡。
六奇:玉皇顶的云——准确的天气预报
冠云山东二峰——玉皇顶上屹立着玉皇庙,至今保存完好,生活在黑山沟的村民从古至今,站在村里远望玉皇庙,便可作出基本准确的天气预报,“玉皇顶上一片去,不出三天雨淋淋”、“玉皇顶上有兰天,天不下雨地上干”。
这便是豫西名山冠云山,其神奇之处远不止这六奇,如若时间充足,你可以攀登东一峰观看和尚坟——在高耸入云的峰顶上有一座坟莹,周围翠柏环抱,但坟中所葬何人,人们不得而知,这又是一个迷,西峰下有一绑马桩,一个石桩子高约七八尺,被绳子磨得光滑明亮,是何人在此栓马?这又是一个迷,迷中有奇,可以想见在不远的未来,一些有识之士把冠云山开发成旅游区,它将吸引着山南海北的无数红男绿女,游人们便纷止沓来,彼时冠云山奇山又要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王治恩,三门峡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文化促进会会员,河南省诗词楹联协会会员,河南省宗教协会理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虢州砚”传承人。曾参加三门峡党史办“豫鄂陕第四分区史略”及灵宝县民间故事集和“红色追忆”“朱阳镇镇志”、朱阳镇非遗项目申报”等编写工作。原朱阳镇文化旅游办主任,革命老区办主任。
我没多少
清晰的记忆
伊涵,原名郭丽萍,灵宝市作家协会会员,三门峡市虢国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全球郭氏企业家风采平台主编。从事教育事业,爱好读书,写作,弹古琴,唱歌,打乒乓球,旅游。用眼睛观察世界,用心灵感受美好,用文字记录永恒。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