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打造宜业宜居宜游新城西峰区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1583.html
城区高楼鳞次栉比,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公园、绿地景色宜人;乡间路网纵横交错,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在西峰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处处可以感受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触摸到了满满的获得感。

西峰区城区高楼鳞次栉比

近年来,西峰区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产业上水平、城市出形象、文明迈大步”为主抓手,按照“三抓一进”总要求,持续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富民产业,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完善功能设施

提升城市品位

每逢周末,带着孩子到城区的海绵运动绿地健身、游玩,成了市民秦玉娟的生活习惯。“这里不仅景色漂亮,还有体育健身场地、运动器材,孩子们玩得很开心。”秦玉娟说。

据了解,海绵运动绿地占地亩,主要建设有滨水休闲、儿童活动、农乐体验、体育健身、林下休闲、生态漫步等8个功能区域,充分发挥生态涵养、雨洪调蓄、游憩休闲等作用。

海绵运动绿地温聪聪摄

西峰区把城市建设的工作重心放到扩功能、提品位上,实施了一批基础建设项目,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完善庆阳机场4C级改造,完成银西铁路西峰段建设,修建条公里通村公路,推进城区北京大道北段、东湖路等33条道路新建和老城区道路提质改造。通过实施政府主导、社会自主、综合开发的模式,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十三五”期间,实施棚户区片区改造37个,安置户。强化供水保障,加快实施城市排水分流改造和城市排水干管及雨水出水口管道工程。同时,科学布设生态公园、生态休闲广场、生态居住区等生态景观和绿色长廊,突出生态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建设,配套建设小游园,截至目前,新增绿地55.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

推动产城融合

释放发展动能

西峰区聚焦“产业上水平”这篇大文章,按照“以产促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加快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建设,招引企业落户。目前,已建成工业园区1.77平方公里,招引入驻企业25户,中石油庆阳石化公司、长庆油田轻烃厂等14户企业已建成投产。

坐落于西峰区的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温聪聪摄后官寨镇东坪村+生猪育肥场

同时,加快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建基地、扩规模、扶龙头、创品牌等措施,做大做强生猪、果品两大主导产业。依托正大集团公司,采取“能人领建、正大代建、公司帮建”3种模式,建设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新建正大食品加工厂,形成集生猪繁育、育肥、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坚持苹果为主、多果并举的发展思路,以居立果业为龙头,联合西峰66家栽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成立苹果产业发展联合体。围绕肖金设施蔬菜园、武川、蒲河川设施基地,发展特色瓜菜产业;以龙头企业及合作社为带动,建设基地,带动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庆阳居立现代化苹果产业示范园工人采摘苹果庆阳鑫福源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工人采摘万寿菊目前,全区苹果树栽植面积达到25.4万亩,樱桃树栽植面积达到亩,各类瓜菜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场)58个,年畜牧业总产值达2.6亿元;注册农产品品牌14个。

塑造城乡文明

打造幸福家园

街道变干净整洁了,乱摆乱放的现象少了,行人过马路更文明了……这是市民对西峰城区环境变化的共同感受。

多功能抑尘车进行湿法作业温聪聪摄西峰区紧跟城市发展需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探索推行“五联共治、五网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构建“六级网格”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网、社会治安网、城管综合执法网等“多网”融合发展;建立“数字西峰”“”热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fengzx.com/xfsdl/10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