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寺的柿子
朱扬
那一年秋高气爽且秋高云淡的北京,历历在目流连忘返的是在西峰寺疗养院和柿子相伴那些日日夜夜,时时刻刻,煞是让人记忆犹新......
西峰寺是北京一座古老的寺院,院子的四周环绕着柿子树,记载着引人入胜的“三绝”:有北京市最高寿的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的白果树,这颗始种于汉代,历经沧桑的“银树王”,特别壮观气派,树高50米,树冠恰似巨伞,树围11米,需八九人拉起手来才能把树干合抱;有陈圆圆当年打柿子的花园,此花园是明将吴三桂为陈圆圆所建,园内花木葱茏,假山流水,花香鸟语,浑然天成,风光无比秀丽;柿子树下,珍藏着恭亲王“鬼子六”儿子的坟墓,墓名叫“精埂宫”。墓室一泓清泉如境,山泉涌入,浸之石棺不再上溢,始终保持这个水位,如遇水旺,会自动从两侧水道排出墓穴,如此精妙的设计,令人大饱眼福,叹为观止。
西峰寺融入了现代的时尚气息,古色古香的院内已装成铝合金的门窗,景观奇特,清泉甘冽,旅游者络绎不绝,成为人们神往的一方风水宝地。
那青青的黄橙橙的柿子漫山遍野,给西峰寺注入了一道道与众不同的风景,使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前往开会的有众多的知名学者文豪,无论是老学者,还是中青年的学者,纷纷喜欢上了柿子,都想尝上一口。尽管西峰寺的院长十分严厉不准摘,发现摘一个罚款10元。胆子大的要数那些老学者,天刚蒙蒙亮,一层层的淡雾弥漫,犹如仙境一样的风光,他们就起床手中拿着一根根树枝去摘柿子了,一蹦一跳的,仿佛年轻了许多许多,真的返璞归真,过起了山里人纯朴自在而又无忧无虑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柿子不仅比南方的甜,并且大出一半,没有核,柿子上有一道箍印,那是因为季候风偏冷所致。摘下柿子,有的人过把瘾品上一口,还有的人摘下一个青青的还带着绿叶的柿子,带回房间细细的欣赏,待回故乡时,好给亲朋们谈谈这柿子的特别之处。
夜幕不知不觉的降临了,星星伴着月亮,四处静悄悄的,唯有柿子树的树叶声,秋蝉的鸣叫声,汪汪的狗吠声,还有那婉转的歌声融合一体,恰似醉人的音乐大厅演绎着“夜色交响曲”......
住在柿子树下的西峰寺,睡觉的感觉有些特别,盖上一层厚厚的被还要加上一层羊毛毯,很快就能进入梦乡,这样的入睡与山里的清新空气息息相关。那方水也清凉透澈,洗在脸上由冷变热,痛快舒畅,煞是一番好感受。
快要离开西峰寺了,那远远近近的,团团圆圆的柿子,一个个一对对一串串的,数不胜数,真是一幅收获珍藏的金秋画面。
简介:朱扬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大公报》《解放日报》《星星诗刊》《扬子晚报》《新华日报》等媒体发表余篇,已出版《拥抱春天》《留点时间看看天》
舒庭雅装饰舒心温馨典雅
张经理
李经理
喝了毛铺酒一生好运有
好酒加好友天长共地久
喜讯
家有喜事找扬扬喜上加喜
浪漫婚礼邀扬扬美尚佳美
喜讯
朱扬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