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广场:以体现周祖农耕文化和庆阳民俗文化为设计理念,由戏剧广场、水景文化广场、山丘林地区和康体活动区四部份组成。入口处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不锈钢香包雕塑,后面的雕像未勒石介绍,不知是哪位周祖。
周祖广场:从夏朝孔甲年间算起,至商代康丁年间古公亶父南迁岐山,周祖在庆阳艰辛创业,共传承12代,达余年之久。周人在庆阳定居以后教民稼穑,开创了先周农耕文化的先河,使庆阳由游牧区变成半农半牧区。
北石窟寺:位于市西南25公里覆钟山下,蒲河和茹河交汇的东岸二级阶地上,与泾川南石窟寺同时开凿,南北对应,因而得名。号窟是北石窟寺的创建洞窟,也是北石窟寺佛教艺术精华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崆峒山:因与平凉崆峒山有渊源关系,并称姊妹山而得名;又因镇山之神无量祖师殿和山势呈凤凰卧巢状而称无量山、凤凰山。据考证,明崇祯时就有人在此刻像立碑,焚香许愿。每年三月三庙会,香客游人纷至沓来。
小崆峒山:庆阳是世界上黄土层分布最深厚的区域之一,黄土沟壑区风景旅游胜地。独特的黄土喀斯特地貌蕴藏着第四纪以来古气候、古环境、古生物等重要地质事件和信息,是研究黄土高原发展变化的“天然标本园”。
小崆峒山:位于著名的董志塬腹地。“塬”是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原”是指宽广平坦的地方,另一意思同“塬”,这一名称是“黄土高塬沟壑区”,并非“黄土高原沟壑区”。
歧伯殿(小崆峒山):歧伯是我国远古时代最著名的医生,他是甘肃庆阳人。黄帝为疗救民疾,尊其臣子歧伯为师,一起研讨医学问题,《黄帝内经》多数内容以二人答问的体裁写成,“歧黄之术”即指中医学术或理论。
窑洞民居(小崆峒山):享有“天下第一黄土高原”之誉的陇东中心庆阳市,古时候有“万孔窑”之称,也由于窑洞的出现,才有了“洞房花烛”、“洞天福地”等词语。小崆峒山里的这处明庄窑,规模较大,保存完好。
窑洞民俗博物馆(小崆峒山):这是一处利用废弃窑洞改建的民俗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皮影、剪纸、刺绣和泥塑等民间工艺品。黄土窑洞是一种颇具土风的民间居室,古有“车马屋上行”的奇异景观。
宝塔寺:初建于汉,原名浮图寺、正觉寺,“安史之乱”时,太子李亨率三百骑夜奔彭原,郡太守李尊接驾,夜宿此寺。李亨称帝(肃宗)后返回彭原,驻兵半年,召集兵马商讨平乱。因是皇家救命之地,被敕封为宝塔寺。
公刘庙:公刘建立豳国,是周先祖中功劳最大、影响最深远的领袖。经专家踏勘考察,中国民俗学会将位于温泉乡刘家店的公刘庙,正式命名为“华夏公刘第一庙”,周祖发祥地的争论终告沉寂,西峰公刘庙更为国人瞩目。
老洞山:景区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古遗址群落集中密布约亩,是西北黄土高原罕见的古文化名胜集存区,随处挥镢就可见文物,还有被称为董志塬一大奇迹的仰韶文化遗址。专家考察认定为黄土高原上唯一的黄土窟群。
老洞山:始建于前秦,唐贞观时曾迁洞修复,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其间屡毁屡建。沟底清泉流水,九龙盘梁;正院洞窟泥塑,香火旺盛;二台佛家教主,殿阁雄伟;三台儒教殿堂,文星高照;塬面引水工程,水塔高耸。
老洞山:这里不仅是儒、释、道三教和谐相处之仙山,更独特的是各类建筑融入了地方民居特色。黄土洞窟里极其珍贵的雕塑壁画,为先周臣民“陶复陶穴”的艺术精华,经千年不塌,实属奇迹。庙会时间二月二、九月九。
十王殿(老洞山):十殿阎王由第五殿阎王总领,麾下有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馗、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等,整个阴曹地府即为他们所控制;而在这些冥神之上的地藏菩萨,则意欲超渡阴魂,令世人不再行恶受苦。
老君殿(老洞山):老君即老子李耳(字聃),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为最高神明三清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之第三位,又称为“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
肖金宋塔:建于北宋徽宗政和八年(年)金城寺内,原有钟楼、僧房、佛殿等,宋塔位于佛殿之后。虽经数百年风吹雨淋,千疮百痍,塔身倾斜,原貌残缺,但雄姿犹存,屹立于董志塬南大门,一如尽职的护塬卫士。
巴家咀水库:坝高74米,长米,底宽米,顶宽7米,全国12座重点拦泥水库之一,被誉为“黄土高原第一坝”。库容5.11亿立方米,控制流域平方公里,年发电万度以上,灌溉面积14.4万亩,西峰第二水源。巴家咀水库:由一座黄土均质大坝、一条输水发电洞、两条泄洪洞、两级发电站和电力提灌站组成,是一座集防洪保坝、供水、灌溉及发电于一体的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历时近四年,是庆阳人民在水利事业上的一个壮举。
庆阳市博物馆:目前甘肃省市级博物馆中面积最大、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全馆分为历史文物、佛教艺术、历史名人、古生物化石、革命文物、馆藏书画、香包刺绣、剪纸、皮影艺术、农耕文化、庆阳民俗等11个展馆。
香包(庆阳市博物馆):庆阳香包是一种祝愿祈福、禳灾避邪的民俗物品。按剪纸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式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香料,就做成一个个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香包。剪纸(庆阳市博物馆):屡获大奖的一幅作品,代表各省市34个形态各异,身穿民族服装,活泼可爱的儿童,簇拥着妈妈,表示各族人民幸福生活在祖国大家庭。妈妈热望最后归来的儿子——台湾,他伸开双臂奔向妈妈。剪纸(庆阳市博物馆):庆阳剪纸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比同类民间剪纸,独具特色:一是原始图腾文化的遗存,二是古代阴阳哲学观的载体,三是远古文物的“纸化石”,四是独特的审美意识。
黄河古象(庆阳市博物馆):在黄河覆盖下多米深的沙土层中,沉睡了万年的剑齿象化石,从头到足一块骨头不缺。这个庞然大物最终“走”进了北京自然博然馆。而在它的故乡,人们只能看到高大威武的复制品。青铜器(庆阳市博物馆):商周青铜器是该馆藏品特色之一。我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具,不单是盛物用的容器,也是宗庙中的礼器。一件件布满绿色锈渍的青铜器静静摆放在展台上,仿佛在向人们倾诉着三千年的过往。
油画(庆阳市博物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于年11月7日在华池成立,习仲勋任主席。这块根据地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得以在陕北立足扎根,保存和发展了革命的基本力量,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背上封侯(庆阳市博物馆):盛唐粉彩负重陶驼,高78cm,长75cm。猴子喻“侯”,驼峰寓意“封官进爵”,反映东亚地区人才度过流沙,奔向长安求取功名的愿望,折射出大唐兼容并包的胸怀。西安经文博物馆借展。
摄影、作者:航船梦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