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后来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这片热土孕育了革命,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习近平
西峰区文体广电和旅游系统全体党员
赴南梁革命圣地参观学习
10月25日,在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委的统一带领下,我馆党支部前往华池、合水参观了南梁革命纪念馆、军民大生产纪念馆抗大七分校和太白起义纪念馆。南梁革命纪念馆
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局党委书记李生锦同志带领80多名党员干部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歌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南梁革命纪念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是一幅气势磅礴的革命画卷,诠释了革命前辈和无数先烈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它又是一座巍立的丰碑,铭刻着陕甘边区人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做出的巨大贡献;它还是中国共产党人谱写的光荣史册,成为感召后人,启迪思想的宝贵精神财富。南梁作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诞生地,它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已成为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抗大七分校旧址
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为了培养急需的优秀干部和指战员,年7月,在山西兴县李家湾组建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简称“抗大七分校”),年3月,分校迁址华池县东华池。校部下设3个大队,分驻大凤川、豹子川、平定川等地。分校多名学员携带镢头、枪杆、笔杆“三件宝”,在这里学政治、军事、文化知识,开荒种地,纺纱织布养猪放羊,至年校址移迁,给当地政府留下粮食万多公斤。分校在庆阳华池三年多时间里,学员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保障部队供给和打破蒋介石的经济封锁做出了贡献,为中国革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干部,这批干部成为了战争年代乃至新中国各条战线的领导骨干和中坚力量。抗大七分校培育的抗大精神,成为我们党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激励和鼓舞着庆阳老区人民奋勇向前。军民大生产纪念馆
军民大生产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它的模式为建设新庆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在大生产动中形成的艰若奋斗、不屈不绕自力更生的精神已经成为庆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庆阳人民建设家乡创造美好未来的不竭动力。大生产运动中全体军民战天斗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创造财富的智慧永远值得后人纪念和崇敬。合水太白起义纪念馆
太白起义是我党在陇东反抗国民党反动军阀的第一枪。之后,刘志丹等利用既得的武器,建立了一支一百多人的游击队,因这支游击队经常活动在南梁一带,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南梁游击队”。南梁游击队的成立,揭开了陕甘边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自年2月陕甘游击队正式成立到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部队,陕甘红军转战陕西、甘肃、宁夏、山西,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歼灭国民党正规军数万人及大量地方反动武装,成长为一支英勇善战的革命武装,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陕甘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陕甘红军历尽艰辛,克服困难,战胜了千难万险,胜利地完成了历史任务,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激烈残酷的战斗中,刘志丹、谢子长、王泰吉、杨森、杨琪、强世卿等陕甘红军杰出将领及成千上万的红军指战员,敢于战斗,勇于牺牲,他们的英名永垂史册,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小孩白癜风治疗方案小孩有长白癫疯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