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道路不宽,过往有车时经常会堵成一团;这里的楼房不高,各种老式楼房和商铺密集;这里的店铺不新,有的甚至破旧到你怀疑人生。
这里就是商业街,从东大街旁拐进去的一条小路,是庆阳人最熟悉的城市缩影。
有一种城市印记叫商业街这条街上没有光鲜亮丽的都市风格
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但在这里你能看见这座城市最接地气的部分
商铺、学校、菜市场、电动车...
或许在10年前
这儿还是实至名归的庆阳中心
它连接着陇东商场、老三院巷子、南亚商场
无一不是过去庆阳的购物天堂
如今的它或许显得年老色衰
但却承载了我们脑海里很多的回忆
最近的庆阳已是初冬
北风萧瑟
但这里仍然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卖水果的摊位、路边的小推车
堆放着家具的店铺
门前挂满了帽子的服装店
过往的街坊邻居大爷大妈
记忆中好久不见的场景,在这里转身就遇上
叫卖的声音,交易时的喊价声
吵闹喧嚣伴随着市井的生活气
在商业街上
老庆阳的模样似乎从未消失过
短短的一条路上
从日用百货到家具用品
都能在这里找见
那些淳朴的年代,似乎未曾走远
在年少没有奢求的日子
商业街,一定留下了着很多人青春年少的脚印
街口不远处的东方红小学
如今依然书声朗朗...
东方红小学创建于年,在庆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小叮当也毕业于这里,当年我上学的时候,它还叫做庆阳师范附属小学,是同学的快举手~
毕业很多年,校内校外似乎都找不到以前的踪影了。当年的二层小楼早已不见,逸夫教学楼不知还在不在,时光行走多年,留给我们的也只有回忆...
下午五点,校门外站满了等着孩子们放学的家长,停满了各式各样的电动车、汽车。孩子们从校门里雀跃着跑出来,牵起父母手的样子,似乎还和当年的你我无异。
每当这个时候,商业街这里总是格外的热闹,被塞进拥挤道路里的车子,咿咿呀呀不停说话的小孩子,带着笑意耐心倾听的父母,就是生活融入了柴米油盐的真实写照。
除了等待的家长,商业街上还有很多人都在等待着孩子们放学。卖烤面筋的小摊,烤红薯的阿姨,都在翘首以盼这些小顾客的光临。
孩子的天性就是吃喝玩乐,这短短一条街,回家路上总要尽情嬉戏才肯罢休。男孩子们勾肩搭背,在这条街上边走边跳,跑跑停停;女孩子们手拉着手,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无论周边的街景怎么变化
无论岁月带走了什么
这里都还是陪伴着我们长大的地方
现在东方红小学门口的围栏,在小叮当小的时候,还是一整排的商店,一直延伸到了财校的门口。彩色的饮料,各种各样新奇的玩具……当年几乎每家小商店都是人气满满。
那个时候校门外台阶上的书店,从小学时的乌龙院,到十几岁的男生女生,高中时代的读者、意林。几乎承包了我们学生生涯的辅导书与课外书。商业街南口曾经有女生最爱去的饰品店,琳琅满目的小饰品,过去也曾让小叮当耗干了零花钱,每次路过都要进去转转,出来的时候皮筋袜子通通买到手。
(网络配图)
放学回家的路上,走到商业街里面的时候也会动不动就拐个弯儿,跑去陇东商场,挑选喜欢的中性笔,好看的本子,看最流行的玩具,现在想起来总算找到了零花钱“失踪”的原因。
商业街与陇东商场交汇,南亚商场就在前面,与老房子一样,这条路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小吃。
卖家具的小店门口总是停满了拉货的三轮车,时刻张望着,期待有人需要送货。守望与等候,讨价还价,似乎是商业街上不变的画面。
这里总有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的东西并不差,价格也普遍低一点,最常见的就是袜子、手套等很零散的小商品,现在买的人不如以前多了,但是即使这样,他们也依然每天推着小车准时来到这里,奋力维持着生活…
城市的变化总是悄无声息
商业街的周边也不断有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谁又知道哪一天
原本熟悉的街道会不会就离我们而去
作为一个地道的庆阳人
虽然已经习惯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但有吵有闹,有烟有味
商业街市井最平凡的烟火气
仍然让我们感受到了最真实的庆阳
你还有什么关于商业街的回忆
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诉小叮当哦~
也可以说说下期你想看到哪个地方?
各位庆阳圈子的粉丝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