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村医麦存哥十周年祭

纪念村医麦存哥十周年祭

(上篇)乡村行医者

“赤脚医生”麦存哥

“赤脚医生”作为历史名词,早已淡出我们生活的视野。在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也已经找不到这个词条。其字面意思好象就是:打着赤脚,跋山涉水为那些穷乡僻壤的村民们祛除病痛的乡村行医者。事实上,这是红色中国的特殊产物,是与民办教师、民兵民警一样具有时代印记的一种职业称谓。

时代在变迁,农村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山村的医疗卫生工作还是得有人来搭理。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这些曾经靠为乡邻行医而挣工分的特殊医务工作者,就自然演变成乡村土医生,接理了村办医疗站,建起了乡间小诊所。办得好的,在普及农村医疗事业的过程中,还被挂上了“村级卫生所”的牌子。

医疗事业在发展,先进的手段、高超的技术把医疗保健推到一个新水平,城市人口平均寿命大幅度提高。医院和医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特别抢眼。医院争相更新医疗设备,挖掘医务人才,改善就医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横向技术交流,甚至进行国际合作,可谓高招迭出。同时,医疗宣传也被提到重要位置,电视广告最抢眼是不是酒类就是医药。

但是,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也导致了农村群众看病的“城市化”。虽然,政府在农村也推行合作医疗制度,看病试行由政府埋单,还对农村人口进行大病统筹医疗保险。由于医疗条件城乡差距的事实存在,大病重症进城上京,轻缓病痛上镇下县。条件简陋的“村级卫生所”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加之当年的“赤脚医生”年龄偏大,知识普遍老化,医疗水平相对低下,村里人只有在头痛脑热、小儿感冒、老人风寒时,才想得起向他们求助。

年刚过完年,我们村的“卫生所”也关门了,陪伴乡亲们三十多年的“赤脚医生”麦存哥因为医疗经验丰富而被亲戚请到兴平城里去坐诊了。他是老“赤脚医生”出身,过去的几十年里,全村上千口人的医疗保健全靠他。他对偌大一个村子近千户人家百事通、家底清。病危老人经他把脉“判刑”,一般误差不会超过三天,“误诊错判”几乎没有。印象中,麦存哥就是《白鹿原》里的冷先生。

村里人几乎不敢想像如果有一天,如果麦存哥也老去了,那村里将会是什么情景。平日里,只要他哪天走了亲戚或是赶集晚回家了,找他的人就能踏断门槛。虽然,更多的时候,人们健康着,精神着,似乎都发觉不了他的重要。这就像大家对于空气和水或者是自己的手脚,总是缺少了才更觉珍贵吧。

但是,那年冬天,他真的远离了大家,过年也没有回来。乡亲们就若有所失。大家也才意识到村里还的确再没有出这样的医生苗子。虽然,村里也出过学医的后生,可是真正学医的根本就没有一个能分配到村落里来。上医学院的本村子弟都留在了城里,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西峰哥学西医,远在唐山,出国学成医院;上卫校的高材生占医院,村里早年的工农兵大学生甚至还做着乡卫生院院长呢。村落里哪有可能容身他们的“单位”?

于是,乡村群众只好继续“看病难”着——交通便利的平原村群众能跑去乡镇卫生院,那些偏僻料峭的村落里的乡亲们可就真的没办法了。

我的老家在地处陕甘交界的刘家川,这自然村距中心行政村高辉还有好几里的山路,离永乐街道和县城那就不是一般的远了。我们全村象这样的自然村落还有三个。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村里的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了,剩下的真是老弱病幼,他们的健康只好靠天保佑。因此,村里从来就有请神送病的传统,这样的弱势群体每逢天灾人祸更是迷信得厉害。小病小灾土法解决,大病大痛请“神”来送,重病重灾只好听天由命。

那年年底,住在川里的二伯二娘同时抱病,一个卧病在床,另一个高烧不退、高压不降,昏医院。外出打工的浩浩哥撇下年底工资赶回家,直到大年三十还在伺候着病痛的老人。打小就欢乐无比的除夕回故乡一下子笼罩上了沉郁的阴影。连这一向孝顺的“三哥”也因为老人的病而脾气暴躁地骂骂咧咧,似乎变成一副逆子的嘴脸了。

还没等年味散尽,浩浩哥就给二老订回了寿木。按老辈讲究说,是为冲喜送病。再说,他又怎能放心地丢下二老和妻儿而去背井离乡再去出外打工呢?可是,用两口棺椁来安心,传达给子侄晚辈们更多的信号却是寒心。

记得那年正月十五,“赤脚医生”突然降临这个古老的山村送医下乡。人老几辈都在请神送病,这回没用请倒来了“真命”的天使,麦存用“装神汉”的办法诱导乡亲接受现代医学,也会把西药研面让乡亲当“神药”劝服,药到病除带走病痛的同时,还带给山乡父老的是满心欢喜的笑颜。送医下川的那“赤脚医生”正是麦存哥。我们热切呼唤每个医务工作者都能把“为人民服务”铭刻在心,医院发展已经城市化的同时,医疗事业也能惦记村落旮旯里的父老乡亲,顾及那些生存在山乡里的人们,让关爱没有被遗忘的角落,这也是真正的城市反哺农村,健康   

(尾声)“赤脚医生”之后村医之子成乡医

了解到乡村医生在新医改中获得新生,作为长久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正规
台湾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fengzx.com/xfstc/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