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正道教研伍萍写景三级跳

编者按语

写景作文,从小学课本到初中课本再到高中课本,名篇比比皆是,要求孩子写的次数也是数不胜数。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真正把景物写到有材料、有文采、有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伍萍校长的《写景作文三级跳》!

写景作文三级跳

◎伍萍

正文

引子

非常赞成父母利用假期带孩子外出旅行。亲子游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在山水间滋养亲情,在天地间共长智慧。

我以前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带着孩子去旅行》发表在商报大周末版,其中也提到了关于习作的话题。

现在正好是春天,很多学校会组织孩子春游,旅行类作文是孩子最难把控的一类题材。

孩子要么写成流水账,把每一天的行程罗列下来,要么不知如何下笔,挤出几句空洞语句。

这不怪孩子。孩子在旅游过程中经历的事情太多了,他一时无从选择,要把整趟旅行写下来,他也无法驾驭。

如何让孩子在旅行中收获最大化?

帮助孩子回忆并选择几个记忆最深刻的点。还是举三亚旅行的例子,这五天的时间,孩子可能在海上钓过鱼,在海边玩过沙,在海里冲过浪,细想下来,可写的素材还真不少。

所以,旅游作文一定要从小处着眼,选点要小,把过程拆分,把一件事情写透。可以只写景致,也可以写在某个地方玩的场景,如玩沙,坐过山车等有一年,我带女儿到西安玩了几天。在回来的飞机上,我们一边看ipad上的照片,一边回忆这几天好玩的事情。

我让女儿选几个最想写的题材,女儿没有选兵马俑、大清真寺,因为这里面涉及到的文化内涵对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来讲还太深了点。她理解不透,写出来的东西就容易空洞。

倒是登华山的险,在老城墙上骑车,在古街上买埙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五年级,女儿越来越会选材了。离开马尔代夫那天,还在等飞机,她和另一个小伙伴就已经在纸上写下了自己心仪的题材:《海边大战寄居蟹》、《可怕的大鳐鱼》、《黄昏海钓》。

所以在此强调,指导孩子写旅游作文,选材时一定要化整为零,选点要小,这样孩子才容易把握。

还需提醒的是,无论是老师带孩子春游,还是家长带孩子旅游,切不可让孩子背负着写作文的压力出发,败了兴致。

玩的时候让他尽兴,对写作只字不提,但必要的观察是可以引导的,如果当时拍了照片,事后可以看着照片来加深印象。

正题:讲写景散文

我们的教材里写景的经典文章也不少,可以让孩子们好好品读:《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颐和园》《桂林山水》《黄山奇石》《草原》那么,该怎样写好写景文呢?

首先,知道什么是写景,什么是状物。

另外,你得先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我会出示两幅图,比如同样是荷花,一朵,就是状物,一池就是写景。在写景当中可以有状物描写。

写景作文,最需要的,就是这份独到的眼光。写景,最重要的是发现美。而且发现不一样的美。

1

一级跳

入门级,有取舍;

抓特点,按顺序;

(有料)

不要小看第一步,我们很多成人都不见得做得到。

我是这样引导孩子的:比如,秋天,你来到公园,你看到了很多景物,最值得你写的是什么?最值得你写的是什么?(教师提供这些词:银杏、青松、大石头、桃花、菊花、柳树、小桥、玉兰、梧桐树、柿子树、海棠)

要是春天呢?你又会选择哪些?

而这些景物,是不是都要写完他们的根叶花果?

不是,是抓最能表现这个季节的特点。倘若跟季节无关,我们就要抓最能突出这个景致特点的景物来写。比如我们在琼海边,应该写什么:海、芦苇、鸟、船。

这其实就是在教孩子关于素材的取舍。

选好的有特点的景物,我们还必须按照顺序,这是写景状物都必须得有的规则。

比如写人,不能一会儿写头发,一会儿写脚。要按顺序,可以让孩子背诵《翠鸟》那课,感觉一下。

写景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使用方位词。什么是方位词:上下左右吗?有没有高大上一点儿的。抬头望、俯瞰、眺望。还有用地方来标识。

这个顺序,可以是布局,可以是参观的顺序。

景物选好了,顺序也安排好了,是不是就算一篇好的写景文呢。那也有可能干巴巴的哦。所以,我们需要想办法写得很美,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好办法。

2

二级跳

进阶级,动静结合;

善用比喻,引用诗词;

结构多样(有文采)

景物选好了,顺序也安排好了,是不是就算一篇好的写景文呢。那也有可能干巴巴的哦。所以,我们需要想办法写得很美,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好办法。

第一招:让景物动起来。(怎么才动起来呢?让孩子自己出主意。)

比如:自身的动风吹,蜜蜂采蜜,我们打树叶仗湖水怎么动起来呢:鱼儿跳出水面,海鸥,船的波纹,扔石子。

还有一种方法,以静衬动,反之亦可,用其他景物的动,才衬托她的静。

比如,我看到的一棵千年柏树,正好一朵云从上面流动,更显出了树的岿然不动,树的沉稳。小松鼠在上面跳动也可以和树的不动相结合。动静相宜,画面感就很强了。

第二招:善用比喻。

干巴巴的写景,肯定不好看,我们要学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古诗里面经常用必须,柳树如碧玉,春风如剪刀。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

春雨像什么?

看朱自清怎么写的: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比喻要巧妙,柳条像什么?玉兰像什么?太阳像什么?我鼓励新鲜的表达。

我通常会在课堂上“逼着”孩子们想象不同的比喻方法。

第三招:引入诗词。

我们在写景的时候,可以有些引用。写柳树可以引用什么诗句?写荷花可以引用什么?写西湖可以引用什么?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第四招:在结构上做文章。

通常是总分总,也可以按照参观顺序来。当然,你可以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如桂林山水。很多老师问,苹果树下的孩子为什么写的同学没有千篇一律,其实秘密就在于下笔前的剖题指导。利用蛛网式剖题法完全打开了孩子的思维,唤醒比如,湖是什么?逼着孩子去想象——

“湖是地上的一块天。湖是晚霞的镜子。湖是一个险恶的陷阱。湖是一张水彩画。湖是一只焦急的眼。湖是大地的疮疤。湖是星星的摄影机。湖是山的一杯饮料。

湖是青蛙的海。湖是风的运动场。……”

王鼎钧的《作文十九问》给了我很多启发。拙作中还提到关于剖题的一个案例,老师们可以想想,比如《礼物》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们可能会写什么?

3

三级跳

高手级,故事进入;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有情感)

这是最高级,用到最好是幻化无穷。

从网上下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对不同年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

我特别看重受众。

比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我用这个例子: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他们就明白了景物要着我之情。

对中高段的孩子,我会用范文。

当时我还是担心孩子们看不明白,就诵读给他们听,他们还是很喜欢。边读边品。

如果有故事的话,加进去就更好了。很少有孩子会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fengzx.com/xfstc/5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