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讲ldquo国庆rdquo

北京看荨麻疹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356.html
感谢您的   导读:在新中国迎来65华诞的日子里,庆阳有一群特别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庆。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名叫“国庆”的公民人。尽管他们的职业、年龄、生活境遇各不相同,但在祖国温暖怀抱里成长起来的他们,却有一个自豪的、幸福的名字。父母们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给他们起了“国庆”这个富有意义的名字,他们的成长轨迹也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他们的人生与新中国紧密相连,记载着祖国不同时段的变迁和故事。

  

  段国庆:

  忆苦思甜祖国未来会更好

  ■记者高于婷

  段国庆是某机关单位的一名普通司机,生于年10月1日,虽生逢国庆,但父母最初并未给他取名国庆,后参加工作时外公才给他改为国庆。

  段国庆兄弟姐妹六个,家里的经济状况十分拮据。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号召精简返乡参加农业生产,段国庆的母亲便放弃了工作投身农村,也带着他搬回了宁县盘克老家,借住在别人家的窑洞里,虽然有玉米面、糜子、高梁、洋芋,但他从来没能吃饱过。家里最困难的时候,甚至是没有任何的劳动工具,还是外公买了石磨、筛子、扁担从远处捎给了他们,他还曾带着几个兄弟姐妹去山里讨过饭吃。父亲在合水工作,几个月甚至半年才能回来一次,一大家人全靠父亲的微薄工资生活。段国庆感叹:“当时我读小学才五毛钱的书本费,每天就期盼着要是父亲回来能带给我一沓纸或是一支笔就好了,那真的是幸福得难以言喻了。”

  70年代中期,父亲的工作调到了现在的西峰区,家里也算是“二次返城”,但段国庆和四弟仍留在老家读书。那年他初二,带着读一年级的四弟,每天来回几十里路,大冬天只能光身裹个大棉袄,冷得耐不住了就给腰上绑个草绳。每天放学回家安顿好弟弟,他还得忙乎家务,准备第二天的早饭。假期时他还放过羊、放过牛,所有的生活来源全靠生产队集体划拨。两年后初中毕业,他才带着弟弟搭着班车回到了父母身边。

  他没有继续读书,为减轻家庭负担,初中毕业就开始打零工,砸石头、卸沙子,一天可以挣个5角钱补贴家用,毕业第二年他进了化工厂,18元5角的工资,每月还能攒10元,期间他还给其他单位做过维修工。年改革开放后,街上做生意的也越来越多了,母亲开了理发馆,有时间他还帮母亲给客人烫头发。

  段国庆说:“那会时兴的确良,我看到大家穿真是满心的羡慕,攒了20元钱也给自己买了一身,收拾得体面点也好找媳妇啊!”年结婚成家,段国庆一无所有,靠家里亲戚借钱买了盆盆罐罐,借了老姨父的家属院,才把日子过了起来。这时每月的收入也有一两百元,但日子过得还是很紧张。

  后来段国庆离开厂子,在蔬菜公司当过营业员、采购员,当过交警、站过岗。考虑到孩子的成长环境,段国庆带着一家人离开家属院,租住了一套不到50平方米的楼房,直到年才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段国庆说:“我没念好书,我只希望让孩子有好的学习环境,孩子们也不负我所望,现在都成家立业,让我放心了。”

  段国庆告诉记者,他最欣慰的就是去年过生日女儿给他报了旅游团,这份孝心是他收到过最好的礼物。今年国庆节他没有特别的打算,父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他只想与兄弟姐妹简单的聚一聚,多多陪伴父亲。“现在是不愁吃不愁穿,我从没有想过自己能走出穷山村,更没想到能有现在这么幸福的生活,我相信祖国的未来也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段国庆说。

  韩国庆:

  感谢每一个幸福的国庆节

  ■记者李楠

  年10月1日出生的韩国庆,对自己的名字很是自豪,名字是父母给起的,想着他是和祖国同一天的生日,那就与国同庆吧,他的名字就这样来了。

  他调侃地说,他的名字和生日特别好记,只要认识他的人总忘不掉他的生日,以前国庆节的时候总会有人给他写信和生日贺卡,现在亲戚朋友也不忘给他发上一条祝福短信。每当国庆节大家都互相说“国庆快乐”时,他都感觉到是在祝福自己。因为特殊的名字和生日,他还占了不少的“小便宜”,那年一家百货商场在国庆节开业时,他就得到了礼品,现在每当国庆节搞活动他都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些优惠。

  小时候关于国庆的记忆更多的是来自于吃大锅饭时,村上和乡上为庆祝国庆节而悬挂的宣传标语,他很是自豪,觉得全乡的人都在为他庆祝生日,母亲为他做的面条和两个鸡蛋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最难忘的国庆记忆是年,他在北京当兵,所有战友一起给他庆祝了生日,而且在那么艰苦的岁月,还特意给加了几个菜,团级领导还亲自来给他祝福,在首都能有那么多人给他过生日,他感动极了。国庆节当天巡逻时,他看着广场冉冉升起的国旗,看着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像,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让他激动地落泪了。

  退伍后,他转业回乡到工商银行上班,年的国庆节,他在兰州学习,全省工行系统参加学习的70多名同事一起给他过了次生日,还做了一个特别漂亮的蛋糕。事前他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当时大家正在学习,大会议室突然有人推进来一个大蛋糕,在他惊喜的表情中大家唱起了生日歌,他很高兴,大家还要让他发言讲话,他在讲话中几度哽咽,平时话并不多的他,那天说了很多心里话。领导也专门给他送了贺卡,这让他非常自豪。

  如今,已快到“知天命”之年的他,对于国庆节还是有种特殊的情愫,这些国庆节带来的珍贵回忆如同甘醇酒酿,随着时间愈发浓香……

  张国庆:

  牢记父亲期许与祖国共成长

  ■记者焦敏龙

  今年55岁的张国庆是庆阳市总工会的一名退休职工,她的家乡在合水县蒿咀铺乡,国庆节这一天和她有着特殊的渊源。“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而我是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那天出生的。”张国庆骄傲地说。说起自己的出生,她告诉记者,年10月1日,时任公社书记的父亲因为必须参加公社组织的国庆10周年的庆典活动,医院为母亲陪产。每次说起这件事情,母亲的话语里总是带着对父亲甜蜜的“埋怨”。当初,父亲为她起这个名字一方面是顺应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和祖国的振兴发展有所期待。

  出身于干部家庭的张国庆,从童年开始,便接受着来自父母的爱国主义正能量教育。父亲总是鼓励她:“你出生在这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日子,你的出生带着很多幸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你都要自信勇敢地面对。因为,自信就是成功的一半。”牢记着父亲的鼓励,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张国庆一直是班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中,这个喜庆的名字也为张国庆培养了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关于“国庆”,张国庆有说不完的故事。在她的记忆里,童年时的生日,母亲总会为自己煮一枚鸡蛋;结婚以后每年过生日时,丈夫总会为自己准备一件精致的生日礼物;而今年是生日礼物,是远在北京上班的儿子为自己快递的一条裙子。最令张国庆难忘的要数年的国庆节,那年,她和丈夫前往台湾旅游,乘飞机返回北京后,在首都工作的儿子儿媳挑选了一家高档酒店为自己庆祝生日。坐在高层的星级酒店,品尝着可口的饭菜,和儿子儿媳、亲家围坐一桌,望着窗外美丽的夜景,张国庆不由地感叹:是不是每个叫国庆的人都可以像我这么幸福啊!上世纪80年代初,能够住在一个做饭、睡觉可以分开的大房子里,就是张国庆最朴实的愿望。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她不但住上了大房子,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而且经常和丈夫外出旅游。“国庆”是一个始终让她感到自豪的名字。虽然这个名字朴实无华,但与新中国的生日紧密相连,张国庆的生活里总是多了一份喜悦和一份庄重。今年国庆节,是她55岁的生日。张国庆今年的生日愿望是:希望祖国能更加富强,民族更加振兴,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李国庆:

  名字见证时代的发展

  ■记者焦敏龙

  年10月1日,李国庆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他的童年在环县曲子镇天池乡度过。他在家里排行老大,提起自己的名字,他总是一脸自豪。“我出生时正好赶上国庆节,医生便为我取了这个名字。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医生希望我和祖国能够一起茁壮成长。同时,也是图个吉利,沾点国庆节的喜气。”李国庆说。

  今年51岁的李国庆现在是西峰区某商场负责人。说起自己的生活经历,李国庆非常感慨,他告诉记者,小时候,父母都是收入不高的乡村教师。父亲每周都要坐着驴车前往几十公里外的学校代课,而母亲则是个每月工资5元钱的民办教师。那时,家里仅有的两间窑洞,一间是全家人做饭、睡觉的地方,而另一间就是教室。上学的路上经常有狼出没,为了壮胆,同学们会每人牵一只狗步行十几里山路来这间简陋的窑洞跟着母亲上课。每天上课时,院子里总会有十几只狗安静地蹲在窑洞外等着自己的主人放学回家。那时,虽然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艰苦,但每逢自己过生日,母亲总会为自己和弟弟、妹妹一人煮一枚鸡蛋、做一碗饸饹面。

  在李国庆的记忆里,年的国庆节,印象最深刻。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大地迸发出了勃勃生机,在宁县回族自治区青铜峡某部队警卫班当兵的李国庆,随首长一起前往首都北京参加欢庆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盛大庆典。庆典开始时,随着拥挤的人潮,他远远望见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同志。在长安街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对在他面前经过时,李国庆既激动又兴奋,他想:能有幸在生日当天,亲眼见证国庆35周年如此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是作为一名军人最光荣、最自豪的时刻。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65年来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最让李国庆感受深刻的,就是家里的交通工具和家人的读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童年时,李国庆曾坐着驴车在简陋的窑洞里读书;参加工作后,他有了坐着汽车前往省城的大学进修学习的机会;如今,家里已经添置了汽车,儿子也已经坐着飞机留洋海外,远赴英国读完研究生了。现在的李国庆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他相信未来的祖国一定会比现在更加发达、更加美好。

  高国庆:

  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同时代紧密相连

  ■记者刘萍凝

  说起自己名字的来历,高国庆颇有一番感慨:“年9月1日我出生于西峰区肖金镇,9月6日,伟大领袖毛泽东逝世,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毛泽东逝世的极度悲痛中,一直到过满月那天,我还没有名字,当时乡亲们从自己家里带来馍馍、小米等给我过满月,为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便给我取了‘国庆’这一名字。”

  高国庆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年,还在上高中的他从学校退学,成为庆阳市火柴厂的一名工人。他说:“好多同学还在上学,而我已经去了国企工作,每月能领到.5元的工资,这让很多同学羡慕。”后来,国家实行国有企业大改革,大批工人下岗,高国庆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从一个被羡慕的工人变为下岗闲人,这是年的初春。

  从年至年,是整个国家特别是大批工人探索、学习、寻找的时期,随着国家对下岗职工进行培训、二次上岗,高国庆也找到了一条出路,他说:“当时很困惑也很迷茫,自己中途退学,也没学一门手艺,几经波折之后,在庆阳宾馆烧锅炉,但为了学一门手艺,我就去上驾校,学开车。”

  年,庆阳地区的汽车并不多,在当时汽车是很奢侈的交通工具,高国庆在那段时间很忙碌,白天上驾校,晚上烧锅炉,临近春节,当时的班长给了他元工资,因为太累,高国庆就睡在锅炉房后面,他以为自己在做梦,第二天早上起来,果真从枕头底下摸出了钱,他说:“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赚钱经历。”

  从年到年,这38年的时间,让整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如今,高国庆是成了庆阳移动公司的一名驾驶员,临近国庆,他正跟着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检查七县(区)的通信设备。现如今,高国庆买了平米的房子,随着时代的大发展,自己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他把这一切的感慨都凝聚在给15岁儿子的一封书信中:“儿子,那个年代虽然物质贫乏,但人们的精神是富有的……人的文化很重要,但比文化更重要的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但顽强不屈的精神始终都在……爸爸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军人,但家里到爸爸这一代一直是四代单传,所以没能实现这一心愿,但爸爸始终以一个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要强、直率、守时、讲信用,爸爸希望以后你会更有出息……”

(来源:陇东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fengzx.com/xfstc/14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