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牛首山佛顶宫ldquo世

北京雀斑医院医师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23/8877544.html

佛顶宫主体从60多米的矿坑中“长出”,建设难度国内外罕见;

  施工周期历时3年、高峰时每天名工人同时作业;

  补天阙、藏地宫,牛首山双峰、双塔奇观再现;

  多位大师、专家、学者集结,打造世界级震撼景观

  ……

  自10月31日试运营以来,短短几天时间,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已接待海内外游客数万人次,其核心建筑佛顶宫更是获得各方盛赞。

  南京旅游界一名专家赞叹说:“佛顶宫将建筑、文化、科技、艺术、佛教完美融合,堪称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更是一处教科书般的佛教文化艺术殿堂。”

  那么,如此震撼的佛顶宫是如何建成的?小编这就带你去看看!

深度揭秘佛顶宫

生态修复60多米深矿坑,施工难度国内外罕见

  走进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经蜿蜒山道攀向西峰,远远可以看到佛顶宫的金色圆顶在大片绿色中熠熠生辉。从更远处眺望,宛如从西峰矿坑内“长出”的佛顶宫和牛首山东峰遥相呼应;西峰新建的佛顶塔庄严耸立,东峰弘觉寺塔穿越年时光依旧雄伟,牛首山双峰、双塔奇观终于盛世再现。

  时光倒回到3年前,佛顶宫原址仍是一处直径余米、深60多米的巨大矿坑,坑内雨水深达30多米,底部沉积20多米厚的淤泥层。矿坑的起因则需追溯到年至年,经过两次长达21年的开矿,牛首山西峰被削平并下挖形成深坑。

  年,西峰上的辟支佛塔被拆除,牛首山双峰、双塔从此“形单影只”。生态修复牛首山西峰、在矿坑内建设佛顶宫,挑战难度是世界级的。

 一系列难题摆在项目设计方、承建方面前——佛顶宫是国内首个建在废弃矿坑内的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如何保证建筑采光、通风?尾矿渣形成的边坡以松散的凝灰岩和泥层为主,如何确保施工期安全及项目使用期稳定?

  经过一年多反复论证、10多次调整完善,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最终将佛顶宫设计成一个椭球形建筑,其建筑主体由矿坑底部支撑,但和周边山体保持较大间距。“佛顶宫和山体保持距离,可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李威说,佛顶宫东侧设置了净高超过36米的下沉庭院空间,有效解决了观景、采光、通风等难题。

  佛顶宫动工前,工作人员花了近4个月抽水、清淤,并在两侧护坡打下多根防滑桩,使用长达公里的锚索固定山体。

  为了自然修复牛首山西峰历史人文景观,设计人员在佛顶宫小穹顶之外又设计了一处大穹顶,大穹顶采用材质轻盈的全镂空铝合金屋盖,修复西峰天际线效果。

将设计方案从图纸变成建筑,难度更超乎想象。佛顶宫镂空铝合金大穹顶跨度米,为当今世界第一。施工人员安装曲面铝合金板时,采用了高空散装、吊装、整体滑移技术,其中曲面整体滑移技术在全世界首次采用。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副总经理陈斌说,在建设佛顶宫项目中,中建八局共申报了27项技术专利,目前16项已获得授权。

  随着难题被一一攻克,一座从深坑中长出、总高89.3米的佛顶宫恢宏亮相。

多位文化工艺大师集结,携手打造精品力作

  游客在佛顶宫除了感受建筑的精巧、震撼外,还能欣赏到一大批精美绝伦的顶级艺术珍品,这些艺术珍品由全国多位工艺美术大师、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携手创作,每一件都为佛顶宫量身打造。

  在佛顶宫地下5层的舍利大殿,矗立着一座高达21.8米的舍利大塔——今后每逢重大节日,佛顶骨舍利将从最底层的藏宫迎请到舍利大塔,供市民瞻礼。

  舍利大塔由安徽佛光集团、掐丝珐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金林集合多位工艺美术大师历时7个月打造。大塔通体为青铜铸胎锻造,使用了青铜、鎏金、掐丝珐琅、雕塑、錾刻等数十种传统工艺。

  塔身的蓝色覆钵部分整体采用掐丝珐琅工艺。“迄今为止,国内掐丝珐琅艺术品最大高度只能达到1米,而舍利大塔掐丝珐琅部分高达2.8米,是国内外高度最大、工艺最复杂的大塔。”王金林说。

  在舍利大殿约26米高的天幕屋顶,4幅佛国世界彩绘完美融入佛国背景和万道佛光。彩绘创作者是四川工艺美术大师杨国荣,画面从佛教故事创作、图案设计、审核、定稿用了3个多月时间。杨国荣率领45人的彩绘团队,攀爬到20多米高的脚手架,仰头面壁,一笔一画全部手工描绘。

  在20多米高的天幕创作彩绘,不能太突兀、抢镜,色彩、浓淡极难拿捏。杨国荣每描好一个图案就爬下脚手架,从地面观众角度观察整体效果。“一幅80平方米的彩绘,需要耗时45天才能完成。”杨国荣说,虽然创作过程充满艰辛,但大家把最好的彩绘作品献给了佛顶宫。

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并非简单堆砌,而是大师们共同创新、创意、创造的结晶。舍利大塔四周设置了4座1.2米高玉雕佛像,4尊玉佛由25吨重整块白玉一切为四,然后整块雕成,极其罕见。设计方邀请了福建莆田工艺大师佘国珍造形,莆田工艺大师吴立波彩绘、镶嵌,两位大师呕心沥血,合力将4尊玉佛打造成了独一无二的顶级传世作品。

佛顶宫内还展示了多幅经文、楹联,幅大幅面美术作品,全国罕见的大量木雕、石雕、铜雕、漆画等。其中,楹联部分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牵头,江苏省楹联协会21位楹联专家、国内40多名书法名家联合创作并书写。

  在佛顶宫,看得见的是传世杰作,看不见的则是背后星光璀璨的大师级专家,更是牛首人放眼世界的文化眼光和广阔胸怀。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管委会文化宗教处处长胡勇表示,牛首人从筹建项目之初,就用世界眼光聚拢文化精英,广邀文化学者、工艺大师结合南京地域特色,设计、创作艺术精品。

文化为魂建筑为体艺术为表,佛教工程世界典范

  在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系教授、博导,三江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沙润看来,佛顶宫将建筑、文化、佛教、工艺美术等巧妙融合,打造了一个轻盈灵动、气势恢宏的世界级佛教工程。

  佛顶宫小穹顶下方是由56座飞天菩提门组成的莲花宝座,上下辉映,体现“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在佛顶宫一侧,长度为米的大穹顶如同佛祖袈裟覆盖在小穹顶之上,寓意袈裟护持舍利圣物。大穹顶代表“戒定慧”三学之“戒”,小穹顶代表“慧”,寓意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在地面一层禅境福海,中心为一尊全长7.5米释迦牟尼卧像,卧佛周边是巨型莲花舞台,没有演出时,莲花片收起,舞台化作一个巨大的公共空间。有演出时,巨大的莲花叶从地下缓缓升起,卧佛同时徐徐下降,声光影电,瞬间让人进入一个神秘而又动人心魄的佛国奇观。

佛顶宫内景。崔晓摄

  整个佛顶宫更是巧妙再现佛教传承脉络。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说,9层佛顶宫设置了三大空间,分别对应原始佛陀、古典佛教、当代人间佛教三个佛教时期,其建筑形式、工艺美术、艺术作品对佛教从印度到中国,从南京佛教文化到牛头禅宗起源,都进行了全面体系化表现,可以称得上是一座综合性的佛教建筑艺术空间。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是南京“十二五”期间的重点文化项目。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嘉清表示,佛顶宫不仅是一座古典与现代结合、当代建筑和佛教文化相融、独一无二又精美绝伦的艺术殿堂,更是一个弘扬和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景区核心建筑宫塔寺全面亮相

试运营5天,迎来数万游客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核心建筑揭开神秘面纱后,迅速引起海内外游客   10月27日,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供奉大典暨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开园仪式圆满举行,随后牛首山举行了3天预约公开瞻礼活动,10月31日园区投入试运营。

  “试运营5天来,园区已接待了数万名游客。”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嘉清介绍,虽然还有少量二期启动的工程仍在不断完善,但旅游区内的核心景观对外开放条件已基本到位。

  餐饮方面,梁武素斋、一福一厨等餐饮门店和星巴克、哈根达斯、华夫班特等休闲餐饮品牌已进驻牛首山,东入口游客中心同时配备了可容纳0人就餐的大型旅游团队餐厅。紧邻牛首山的中国最美乡村之一世凹桃源,还可以为游客提供各种农家乐餐饮选择。

  在导游服务方面,景区配备了20辆新能源游览车用于游客驳载,整个文化旅游区可满足4辆车同时停放。

宫塔寺齐亮相,佛顶塔预计明年开放

  随着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投入试运营,其核心建筑宫、塔、寺全面亮相。佛顶宫完美修复西峰天际线,东峰及弘觉寺塔、佛顶宫及佛顶塔完美再现双峰、双塔对峙景观。

  其中,佛顶宫占地面积88.8亩,9层分为三大空间:禅境大观、舍利大殿、舍利藏宫。

  专家介绍,佛顶宫内各类文化艺术点位高达个,这些点位的创作、制作,管委会均邀请了国内知名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国家和省级工艺美术师担纲负责,合力打造传世精品。

 除了最具特色的佛顶宫外,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还有诸多颇具看点的建筑、景点。例如,位于牛首山主峰西南侧的佛顶寺,建筑群沿袭禅宗寺院的伽蓝七堂之制,秉承唐代建筑风格,按功能划分为礼佛、弘法、斋堂、僧寮、茶苑5个区域。

  佛顶塔建筑高度约88米,九级四面,建筑面积平方米,塔身为钢混结构。在塔的第八层,安置了一口全铜铸的佛顶金刚钟,钟上刻有隆相法师书写的《金刚经》全文。不过,目前佛顶塔暂未开放,预计正式开放时间为明年。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五大看点

东入口广场

  东入口游客服务中心占地9万多平方米,建筑设计提取“盛世礼佛”之唐代建筑风格元素。广场上有七个大小不一的同心圆,每个都有不同的主题。风铃塔位于东入口广场,塔高28米,共有只风铃。风铃塔下是碧莲池,池中将种植睡莲。

佛顶寺

  佛顶寺位于牛首山主峰西南侧,坐西朝东,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整体建筑群依山造势,寺院佛殿建筑以中轴线贯穿对称布局。佛顶寺建筑群沿袭禅宗寺院的伽蓝七堂之制,秉承唐代建筑风格,按功能划分为礼佛、弘法、斋堂、僧寮、茶苑5个区域。

佛顶塔

  佛顶塔建筑高度约88米,九级四面,佛顶塔塔身为钢混结构,岀檐为钢结构,瓦为暗金色筒瓦。屋面形式为九层四角攒尖顶筒瓦屋面,外观为唐代建筑屋面风格。

佛顶宫

  佛顶宫建于废弃矿坑内,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佛顶宫以供养为设计主题,依据供养内容的不同,分为大穹顶和小穹顶两个部分,寓意外供养和内供养。

牛头禅文化园

  牛头禅文化旅游园位于牛首山东峰南侧山腰,以传承法融禅师的牛头禅宗文化为核心,范围包含弘觉寺塔以及摩崖石刻周边遗址区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fengzx.com/xfstc/1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