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吃上了爱心餐
2月10日下午2点,走进西峰区什社乡文安村,整个村子都在“午睡”,可村民魏显德却穿起了工作服,带上口罩,准时准点的“上班”了。
只是魏显德的这个“班”,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的“班”可不一样,这个“班”是他自己招聘的自己,一分钱工资没有,还得自掏腰包,就这他却甘之如饴。
今年47岁的魏显德是文安村村民。他初中毕业后,背上行囊前往西安学习厨师技艺,三年时间里他认真学习研究切菜、配菜、炒菜的每一个环节,在厨艺上精益求精学成后就回到家,拿出所有积蓄,在文安村开起了第一家餐馆,起名东顺酒店。
酒香不怕巷子深。魏显德做的饭菜,味道好、量大、价格还不贵,生意也越来越好。年,他相继创办了桃屿酒店、西安尝尝美食广场。如今,还与咪咪川菜餐饮文化公司合作,定期开展培训,提高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魏显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只要顾客能进到咱们这个店里吃饭,不管是一碗炒面,还是一桌酒席,饭菜的质量绝对不能下降。”
今年,魏显德和往常一样准备做完年三十的年夜饭就给员工们放假,谁想,新冠肺炎疫情来的突然,魏显德当即做了两个决定:一个是给当地的员工放长假,两名外省的员工留在他家里一起过年。一个是给桌宴席的订餐者依次打电话联系退定金。
魏显德正在做爱心餐
“把他们留下主要是担心他们的安全,发生疫情,他们回乡路上还不知道是什情况,留下来跟我一起过年,多了两个‘家人’,过年还能热闹些。”魏显德说。
大年初二,魏显德在回家的途中,看到文安村三个卡口的医护人员、交警、公安、志愿者、机关干部坚守在一线,忙着为来往车辆消毒、登记,给村民测量体温。他看到一线防疫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在各个卡口上,手里却端着一桶桶泡面的时候,魏显德就坐不住了。回家就和两个员工商量:“这疫情不过去,咱也不能营业,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我想给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做点热乎饭,送给他们吃,你们要是愿意一起,我就给你们发些补助,咱一起干。”
就这样,从大年初三开始,每天早上七点多,魏显德一行三人就急匆匆的赶到自家酒店,关起门“上班”了。
魏显德正在装爱心盒饭
为了让一线防疫人员吃得健康、吃得好,魏显德在这上面可花了不少的心思:早上吃蒸馒头配熬稀饭、炸油条磨豆浆;下午,炒菜、饺子、各种面食换着做……今天吃韭黄炒鸡蛋和红烧鱼块,再加一份紫菜蛋花汤和米饭,明天就换做清炖羊肉配自己做的锅盔……荤素搭配、有菜有肉还有汤,尽可能的不重样。
“在家做饭都没见他这么尽心的,他这人就这样,村上有个啥事都爱帮衬着,他经常说,我们把苦日子熬过来了,现在生活好了,就该回报社会,我们全家都支持他。”魏显德的妻子冯存梅笑谈。
当村上有人问他,门都开不了,也挣不了钱,还得赔钱做,他图啥。魏显德说,“他们在那么冷的天气里,吃不好、睡不好的,就为了能让我们这些人能安全度过疫情,我就想让他们吃得好一些,吃点热乎饭,把营养跟上,身体好了就不生病。这些食材都放在冷库里那才是真正的损失。”
魏显德正在盛饭
每天饭一出锅,魏显德急急忙忙的热气腾腾的盒饭封箱装车,赶着热乎劲就驱车依次配送到疫情防控监测点,一天2次,一天份,一次都没有落下过。
魏显德的热心肠,让守着村子的一线人员十分感动。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王娜说:“只要能平安的让大家度过这个艰难时期,战胜疫情,我们就算每天吃泡面也值得,更何况还有魏显德这样的爱心人士,给我们做这么好的饭,我们更不能辜负他们,一定站好这班岗,确保他们都能安全的度过这个非常时期。”
来源:掌中庆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