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供图/0年“兰州银行杯”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在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山西、八千年历史看甘肃。至此,甘肃登场了……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陇从哪里来?甘肃省的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在甘肃、陕西、宁夏三省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六盘山,山势险峻,古人说要想到山顶的话,必须盘道六重,所以叫六盘山。这个山还有一个俗称,叫陇山。陇和垄是通假字,就是垄起、凸起的意思。关中地区是平原,而平原上突然凸起了一座山,所以古代的当地人就把这座山俗称为陇山。
我们要知道,甘肃这个名字是在唐宋时代才出现,而“陇”作为这片地区的代称,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了,所以先秦时代之后的汉朝,光武帝刘秀才会说出“既平陇,复望蜀”。甘肃省的这种情况和其他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是一样的,也就是简称要比省名悠久得多。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资料)。供图/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敦煌壁画(资料)供图/敦煌研究院
▲麦积山。供图/甘肃省文旅厅
▲崆峒山。供图/甘肃省文旅厅
▲文县天池。供图/甘肃省文旅厅
历史,是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历史承载着文化信息,文化引领着历史前行。甘肃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先民们在这块热土上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永靖黄河三峡。一半是清水,一半是浑水,看清浑交汇不一样的黄河。摄影/慧霞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公里,南北宽公里。
▲敦煌雅丹地质公园,像不像航母战队呢?供图/甘肃省文旅厅甘肃海拔大多在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这里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可以说,甘肃是一个拥有除海洋之外全部地貌的地方。▲甘肃这里拥有除海洋之外的全部地貌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中华历史的沧桑与静美。
总的来说,甘肃太太太长了,为此有一句话“新疆不发达,不怪新疆大,只怪甘肃长”。从甘肃东部到西部,相当于从北京市到南昌市。
这,就是甘肃,同时也是庆阳人民的烦恼:从兰州出发,在回家的旅途中,就能收到“宁夏欢迎你”的“招安短信”。即便如此,庆阳人却始终坚持“我是甘肃人”。
One
历史的回声
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省份。商周之际,周秦部族先后在今甘肃东部崛起并向东发展,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汉武帝至昭帝间陆续设武威、张掖、敦煌、天水、安定、武都、金城诸郡。至元,全国创设省制,甘肃正式设省。
▲色之韵,雪中的张掖七彩丹霞景观。摄影/陈兴社
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黄帝登临、广成子修炼得道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
▲美臀上的骏马摄影/郑树强
八千多年历史的甘肃,融丝路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伏羲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陇东黄土地文化为一体,是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地带,是我国早期文明最辉煌的地方之一,甘肃在中国西部形成一道神秘而独特的文化风景。
▲丝路金城,黄河之都。(兰州)供图/甘肃省文旅厅
在黄河兰州段以西,有一条绵延一千多公里、宽百公里至数百公里的天然狭长地带,是中原腹地通往西域、中亚的重要通道,世称“河西走廊”。
张骞、班超、法显、玄奘……从河西走廊走过,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光芒四射地铺陈在古道的每一公里。
▲丝路古迹。供图/甘肃省文旅厅
▲阳关故址。供图/甘肃省文旅厅
黄河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穿过蕴藏深厚的黄土高原,以其本身的活力,创造了一望无际的掼北大平原。这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两岸,孕育了黄河文化,进而迸发出灿烂多彩的人类文明。
▲甘南草原。摄影/常铭▲永靖黄河三峡-炳灵湖晨曲。摄影/孔令琳陇东南地区历史上是联结西域与中原、沟通北方与南方的枢纽,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少数民族与汉族等在此交汇融合。
考古证据显示,陇东地区原始农业早已存在,在甘肃西峰南佐遗址仰韶文化晚期遗址(距今-年)采集到古栽培稻,被认为是一种非籼非粳、介于籼粳之间的具有独立特征的较小栽培稻。说明黄土高原有原始稻作遗存。
▲如梦如幻是陇原。摄影/折兴发
Two
远古的脚步
漫长而古老的岁月。尽揽甘肃大地文物菁华,我们就从大地湾彩陶纹饰里藏着多少秘密说起……
打开中国地图,邵店村只是秦安清水河边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但对中国文化来说,却有非凡的意义,年,秦安大地湾被发现,将华夏文明推前至8年。
▲这件距今约6年的文物,被许多人称之为半神半人彩陶瓶。瓶为细泥红陶质地,腹部以上施陶衣。器形为两头尖的圆柱体,下腹内收。瓶器口为圆雕人头像,披发。堪称远古时期的雕塑杰作。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地湾出了中国最早的彩陶。大地湾一期文化出土的三足钵等00多件彩陶,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一批彩陶。这批距今约8年的紫红色彩陶,图案虽还不太完整,却将中国彩陶制造的时间上推了年,并以不容置疑的事实说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就是中国彩陶的起源地。供图/大地湾博物馆
因此,甘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彩陶之乡”。据记载,从距今8年的大地湾文化一期起,到距今年的沙井文化,甘肃彩陶文化延续发展了5多年,经历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沙井文化等阶段,形成了其独立的彩陶文化体系和完整的发展史。
▲沙井文化陶罐。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沙井文化彩陶被称为“甘肃彩陶文化的绝响”,之后甘肃彩陶文化逐渐消失。这时,便不得不提中原青铜文化的西进。考古发现表明,夏商文化已深入甘肃东部,对当地文化形成强有力的影响。
▲父丁铜角(商晚期)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西汉·木轺车(资料图)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彩绘车马出行图壁画砖(魏晋)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武威雷台汉墓供图/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Three
文明的召唤
文明,基于一种环境。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汇、不同地貌在这里汇集,甘肃更显得愈多元愈美丽!
你读过的诗与甘肃啥关系?一首诗,一座城,感受古诗里的甘肃。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以来,甘肃一直是古丝绸之路的锁钥和黄金路段,承担着多种文明交流融合的重要通道作用。历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文人墨客、贤达名流在甘肃从政、戍边、生活抑或旅行期间,挥毫泼墨、讴歌抒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很耳熟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还有很多很多的诗句,都讲述了甘肃各个时代不同的历史变迁。
▲攀越大漠摄影/王彦达▲今日玉门▲嘉峪关滑翔节▲《丝路花雨》旅游驻场版。此外,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饮誉全球,《读者》杂志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交响丝路追寻诗和远方,如意甘肃承载心与梦想。千百年后的今天,甘肃昔日的辉煌,已经难以见到,但走在陇原大地上,依然可以处处感受到甘肃历史文化的魅力。—END—
(本文部分图片由甘肃省文化旅游厅提供)??
给我们加上星标
从此不会错过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往期精选
、陇南,最不西北的地方
武威的前世今生甘肃:不亲眼所见无法感受她的美丽与壮阔
张掖丹霞镜头里呈现的华丽,远不及亲眼所见 文章已于修改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样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