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时间,个展棚销出香包、刺绣、剪纸、皮影等民俗文化产品.78万件,成交额.4万元……从刚刚闭幕的第十五届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上传来的一组数字无一不彰显着西峰文化产业大步向前,文化融合旅游凸显出的拉动效应。
文化浸城凸显城市人文魅力
“这次来西峰不仅感受了底蕴深厚的陇东文化,领略到当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品尝了独具风味的当地美食。”从天水赶来看望朋友的王唯盘点起自己此次的出行:城南的民俗文化产业园区恢弘霸气,城东公园门前的剪纸艺术雕塑别具一格,城北的不窋大像、彩色粽子雕塑相映成辉……不禁赞叹:“不虚此行!”
近年来,西峰区不仅把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建筑中,更是抢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遇,采取行政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办法,整体推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香包民俗文化产业走上市场化经营轨道。目前全区共有香包营销公司42个,香包生产户多家,香包刺绣固定生产“大军”1.5万人,年生产各类香包多万件,产值多万元,远销全国31个大中城市及东南亚、日本、欧美、台湾、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民俗文化大发展的辐射带动下,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影视剧制作、书画艺术品、广告创意设计、新闻出版、文化会展八大行业有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西峰区乘势建设集生态整治、民俗文化、产品生产交易、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区域特色文化民俗文化产业园区,充分发挥西峰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大幅度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惠民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
社区剪纸、包粽子、水果创意拼盘等文化活动比赛趣味十足;乡镇村组的赏菊之约、郁金香节、油菜花节、芍药、牡丹花海文化竞相争艳;全面阅读文化周、“和谐西峰大舞台”、“千台大戏送农村”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在西峰,无论是在城区还是村组,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层出不穷。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西峰区把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大力实施新型社区建设“”工程,提升基层社区的文化设施,办起了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了书法室、微心愿室、亲情驿站等多个特色服务室,15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社区整体服务全面提升。
在农村,完成全区个行政村的“乡村舞台”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全覆盖;80个全省行政村(社区)“数字农家书屋”的建成,让村民只要打开手机,点击进入数字农家书屋平台,随时随地就可以将文化典籍、农业种植技术培训等书籍一览无余。西峰区还积极实施了“历史再现”工程,建成了庆阳仁民香包博物馆、庆阳一片红邮票博物馆、庆阳宝泉钱币博物馆等6个民间自办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文旅深度融合催生文化产业新活力
日前在西峰区毛寺村举办的“中国·庆阳首届油菜花节节会上融合了花海美景和全民健步行、自行车公路越野赛等文体活动;第十五届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融和了民俗文化产业与“和谐西峰大舞台”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已建成的景点“李岭乡村记忆园”、毛寺乡愁记忆馆等更是借助石磨、辘辘、牛车等农耕文化和香包、刺绣、剪纸等民俗文化塑造景点之魂……
“文化+节会+旅游”的新型模式成为西峰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一大特点。今年,西峰区按照全域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整合区域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村一园一寺一带一基地”的五大旅游品牌,精心筹划了首届庆阳冰雪旅游节暨年大众高山滑雪锦标赛、什社李岭海山寺旅游文化节、三月三小崆峒旅游文化节等十大时令性文化旅游节会活动,以文化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承弘扬,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同时,西峰区深度挖掘陇东历史文化,依托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南佐遗址、百年“海山寺”、始建于年的肖金宋塔等禀赋优越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力开发建设公刘庙、宝塔寺、宋塔公园等重点景区,不断唤醒沉睡的文化旅游资源。据了解,仅刚刚结束香包民俗文化节客流量就达到10万余人次,比上年节会收入增长.8万元,增长百分比达61.2%。
觉得不错,请点赞!
总编:巩晓静
责任编辑:赵芳芳
编辑:高岩
学习园地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于5月22日至26日在兰州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以及观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动员带领全省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而努力奋斗。
什么是“八个着力”
一、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二、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四、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七、着力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和发展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
八、着力改进干部作风,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三严三实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两学一做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一学五抓
“一学”即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市区党代会和“两会”精神。
“五抓”即抓短板、抓谋划、抓扶贫、抓民生、抓作风。
“”西峰区未来五年总体发展思路
“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
“①”为坚持改革创新这条主线;
“②”为着力做好“城市出形象、产业上水平”两篇大文章;
“③”为持续深化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双轮驱动”、组团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双翼支撑”、从严治党和社会治理“双向保障”的“三双”战略;
“⑤”为努力建设政治清廉、经济强劲、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美丽新西峰的“五大发展定位”。
张倩盘小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