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小编带大家去看看
咱们庆阳的春景
西峰1.南小河沟
位于距西峰城区13公里的董志塬西畔,沟壑纵横,谷坡陡峭,被誉为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一块翡翠。南小河沟流域面积36.3平方公里,是黄委会西峰水保站坚持半个世纪研究水土流失规律的基地,也是全国小流域治理的样板。南小河沟是踏春,烧烤的必选之地~同学们都去这里钓鱼,瓜嘻嘻滴现钓现烤现吃,乃叫一个美。
.小崆峒
位于西峰区城南九公里的董志塬畔,是陇东黄土高原的“天然标本园”和黄土沟壑区少见的风景旅游胜地。
一年一度的小崆峒庙会可要来了,告诉大家一定要去求个签,小编去年求的姻缘,还没走出小崆峒就被一双大脚绊栽倒,结果他就成了我的如意郎君,灵的不要不要的。
3.巴家嘴水库
大坝位于西距西峰15公里、黄河第三级支流的蒲河中段的巴家嘴,是一座高74米,长米,底宽米,顶宽6米的巨型黄土大坝,被称为“亚洲黄土第一坝”的巴家嘴水库大坝。
4.北石窟寺
(旧称寺沟),位于西峰西南5公里,处蒲河茹河交汇口东岸、覆钟山面西的崖壁上。窟群由石道坡、花鸨崖、石崖东面窟群、楼底村窟及寺沟窟群组成,尤以寺沟窟群最为集中、宏大、堂煌。该窟群开凿于高约0米、长约10米石壁上,上下三层,以窟为中心,分向西翼展开,状若蜂房,间有依势凿就的阶梯相通。计现存窟龛95窟,造像16躯,其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麦积山、炳灵寺窟群。在绝大多数窟龛内,原来均有彩绘壁画,现少数洞窟仍留有残迹。
据专家考证,北石窟寺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一千五百余年,代有修凿,既有官方崇佛的宏壮巨制,又有民间众生赎罪的精巧微构,尤以北魏、盛唐修凿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北石窟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著名的旅游胜地。
5.新兴示范园
(简称新兴园),位于西巴公路沿线,后官寨乡沟畎村,距西峰城区10公里,总占地面积亩,是西峰区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的集休闲度假、风情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大型自然生态园区,建成窑洞宾馆、别墅、喷泉、游泳池、垂钓中心、高尔夫球场、保龄球馆、网球场、射击场、桑拿洗浴、会务接待多功能健身、植物园、森林公园、围猎场、动物园等项目。
不想上班,想去这里晒太阳,在这个院子里撒欢子~
6.东湖公园
是庆阳市的一处大型综合型游乐场所。位于西峰区九龙路北段繁华地段,占地约.01亩,内有峰、湖、亭、桥观赏景点和水、陆、空等游乐设施。东湖公园始建于年,年初具规模,3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庆城1.鹅池洞
位于县城东南古城墙下一平台之上,内连城墙与城内相通,外有天然屏障,与柔远河相通,系原庆阳著名八景之一的鹅池春水所在地,相传为周祖养鹅之处,实为御防外族入侵而修筑以供城内军民汲水之用,历代均有修葺,形成了较大规模,后遭兵燹地震,仅存遗址5.86亩,9年被批准为莲池寺佛教场所。
.普照寺
位于庆城县政府后院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保存至今有5间正殿,不仅是一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早已闻名的甘肃省现存较古老的大型木结构建筑之一。
3.周祖陵
位于庆城县东山之巅,故山名为“周祖陵山”。据出土文物佐证,陵园建筑历代均有兴建,且数千年香火不断。为再现古城风貌,0世纪80年代以来,庆城县政府复庙宇、建楼阁、筑亭台、竖碑刻,命名为“周祖陵森林公园”,融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为一体。
4.周祖陵森林公园
3年被省林业厅列为省级园林基地,为甘肃省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点。
宁县1.湘乐宋塔、塔儿庄五代塔
湘乐宋塔位于湘乐镇湘乐河北岸的台地上,建造于北宋时期。塔基为等六边形,塔高米,造型古朴,风格雄浑。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儿庄五代塔位于盘克乡罗山府林场,修建于五代时期。塔基平面呈正方形,高三层11米。塔内呈四方形塔室,有壁画为修补时所绘。
.普照寺贞元铜钟
原为县城普照寺法器。据史书记载唐德宗贞元7年就已存在(年)。南宋时,金侵占宁州,贞元年间重铸铜钟,悬挂于钟楼内,以震幽冥。钟高.米、厚0.1米、口径1.5米,重达斤。
3.王孝锡烈士纪念馆
位于古豳文化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东面,占地平方米,以时间为序,共分为九大板块,展出了王孝锡烈士早期革命活动期间的图片、图书、遗物百余件。
4.白吉湖
秀美风光入画的白吉湖,坐落在宁县北川盘克镇境内的白吉湖,东连子午岭,南与金村乡、湘乐镇接壤,北与合水县毗邻,被45万亩的子午岭天然森林怀抱。白吉湖湖区山水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丰厚,名优特产丰富,是无公害渔业、荷花观赏和优质生态林苗木繁育的天然理想发展之地,秦池古道、古烽火台、前汉及唐宋久负盛名的商业重镇午亭子与罗山府遗迹遗址尚历历在目,刘子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于林间湖畔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足迹。春季的白吉湖,岸边树木生机盎然,风景秀美。
环县1.灵武台公园
位于环县县城北关,是依托唐肃宗继位的灵武古台、宋代砖塔、古城墙、烽火台等遗迹和灵武庙规划修建的县城综合性公园。宋代砖塔是环县历史上一大著名景观,始建于元世祖中统五年(),即南宋理宗景定五年。塔体为八角结构,一砖到顶,铜质镀金塔刹,通高米,造型美观,工艺考究,是庆阳市保留最完整的古代砖塔。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城堡战役遗址
位于环县山城乡马掌子山、断马崾岘、哨马营一带,距县城45公里。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
3.八珠革命纪念馆
位于八珠乡八珠原村。年3月,环县县委命名李凤存家为“曾为中国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革命家庭”;年7月,环县县委命名“曾为中国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革命家庭”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红色后代李鸿章投资5万多元,维修革命旧址3孔,建成了陈列馆,展出革命文物百余件(张)。年,李鸿章联合友人投资万元,规划修建占地0亩的八珠红色革命纪念馆。
4.河连湾
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纪念馆位于环县洪德乡河连湾村,距县城0公里,年7月至年9月中共陕甘宁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庆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文昌阁景区
位于环县县城环江西岸,是一处集文化游、宗教游、生态游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总面积亩,主要景点有环江翼龙雕塑、步云桥、桥西广场、文昌阁、钟楼、鼓楼、状元桥、砚池、任养亭、润物亭等。
6.东老爷山
位于环县东北部陕、甘、宁三省区交界之处,海拔米,是道教名山,有“鸡鸣听三省”的之称。有15座元、明、清古建和1座新建庙宇楼阁及景点,是休闲观光、红色教育、宗教旅游的绝好胜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华池1.大风川军民大生产基地旧址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渡过抗战难关,年4月,三八五旅七七零团团长张才千、政委宋景华率领所部进驻华池县大、小凤川,一面保卫边区,一面开展生产建设。他们挖窑建舍,拓荒垦田,修桥筑路,以农业为主,开办十余种作坊,使昔日的“野山僻壤、林木参天、人烟无几、兽群遍行”的荒凉之地,变成了“粮食仓满,蔬菜有余,牛马成群,猪羊满圈,革命家务日趋巩固”的另一个“南泥湾”。大凤川军民大生产基地旧址现保留了练兵场、纪念碑、七七桥等原迹,并在练兵场对面新建了纪念馆。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有窑洞8孔
分别为习仲勋办公室、住室、警卫班战士住室和伙房。政府保卫队驻于山顶,有窑洞9孔,住七八十人,修筑有哨所、炮楼、战壕等设施,可居高临下放哨并监视来犯之敌。并有小道与政府、军委两组院落相通。政府旧址经修缮,具原貌风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合水1.圣公泉
位于老城镇镇政府西南坎山脚下,为古时境内著名景点之一。旧时此地有四尺深的小井一口,内有细泉一眼,四季不停地涌出。据清乾隆年间知县陶奕曾所纂《合水县志》载:“县南五十步,泉出山下,极清冽。相传旧有修道者卓锡出泉,能愈百病,每旱祷亦应。云:按圣公之名,殊觉俚俗,或当为圣功易。曰:山下出泉,蒙蒙以养正圣功也。然前人题咏及碑记皆如此。”
.子午岭
又称桥山、古陆梁,南吞三秦,北击大漠。子午岭林区以“鹿峡秋风”、“碧落霞天”、“古庙松荫”、“寒岭梅影”、“芦洲飘雪”、“桃岭飞虹”、“直道林荫”、“太白春水”、“自响水鼓”、圣泉薰兰”等景点而著称。
3.塔儿弯石造像
塔位于合水县城东北部约70公里的太白乡苗村川塔儿湾村,始建于宋代,以凿磨的红砂岩石条块叠砌而成,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式建筑,共十三层,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正宁1.罗川古城
位于四郎河北岸,街道中心有三座高大的明赵氏石坊,最东边的是恩宠坊,街西边为清官坊和天宫坊,是甘肃省公存的唯一石坊,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皇帝冢
位于正宁县五顷原与二顷原结合的斜坡弯道的岘子处,古冢三面临谷,一峰耸起,高10~60米,冢西半部现修水平梯田18阶,每阶1~3米,阶面宽1~米,上植核桃树近千棵。冢顶部原呈长方覆斗形,现为椭圆形,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面积1~平方米。
镇原1.石崆寺
位于县城东川公里多茹河南岸的石佛湾,属金龙村所辖,凌空悬起30多米。据考证,石崆寺筹备于北魏,开凿于隋代,唐初开始造像,经明清两代改造重修,增建了土地寺、药王殿、灵官庙等,泥塑了金身,才形成了一处释、道、儒三教并存的石窟群。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年),因水灾冲毁而重修,有遗存碑文记载。全寺东西走向,凌空婉蜒,地势险峻。现存8个石窟,内有石雕佛像13尊,泥塑神偶5躯,壁画数十幅。这一石窟群,融释、道、儒三教于一体,集唐、宋、元、明、清五代文化艺术于一炉,是一处古艺术群。
.鸡头山
悠久古老,史籍方志多有记载。最早的当首推太史公的《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西于空桐,登鸡头。”《镇原县志》记载:“秦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鸡头山腰后侧有一土丘,当地传说是秦始皇北巡长城时为祭祀黄帝而筑的坟茔。
3.原峰山
位于镇原县西南30公里处的中原乡原峰行政村南,古称陇山。原峰山古老悠久,历史上是西汉安定郡所在地高平县的著名古刹,北周保定三年(公元年)九月,武帝西巡原州,曾巡幸登临。还是驻军、执军、屯兵防守的关隘要塞,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自东汉将州治移置临泾后,此处才逐渐冷落,变为单纯的古刹寺观,仅有游人信士来山顶礼膜拜,加之屡遭战乱,原有建筑受到破坏。自年开始重建,并成为镇原游览观光的胜地之一。
4.天恩寺
位于平泉镇八山沟,坐北向南,占地0余亩,楼阁宫殿40余间,从沟底至山顶呈长方形,将佛掌圈入其中。拾级而上,顶端为镇山祖师无量殿,两侧飞檐阁楼对峙,垂柳翠柏掩映。东有王公殿,西为王母宫,左右护卫,相配成趣。其下平台之上,正中五间为三宫殿,塑有尧、舜、禹三杰坐像。两侧配殿,东为子孙宫,奉祀三霄娘娘,配以钟楼;西为药王殿,药王孙恩邈端坐殿中,配有鼓楼。钟鼓二楼,小巧玲珑,高屋建瓴。极顶平台上,钟磬鼓角,音韵悠悠,和着缕缕香烟,形成凝重的寺观古刹氛围。最下一层,高筑三孔拱形门洞,正中为千手菩萨,两边洞门供人出入,厢房、僧舍分列左右。寺外一片平坦广场,西筑戏楼,南建山门,门外独建灵官殿一楹。从此,天恩寺香火长盛不衰,信士络绎不绝。同治年间遭兵燹破坏,光绪时重修。
5.白马池
亦称白马泉,在镇原县东7.5公里、屯字镇东3公里的景家洼,因为当地有白马庙,故称白马池。据考证,清同治7年(公元年),此地两度山体滑坡,堵塞沟渠流水,形成此池。据测定,水深17米,水面面积15.3万平方米,总蓄水量为万立方米,流域面积1.97平方公里。
6.太阳池
位于县东3.5公里、屯子镇东5公里左右的太阳高家,以新丰梁为界,东西两边各形成一座天然湫池,其地形如太极图状,故新丰梁以东,向阳之地的池湫称太阳池,以西背阴之地的池湫称太阴池。据考查,太阴池的形成早于白马池48年,为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年)。池水面高程为米,长米,平均宽50米,最深水位14.5米,水面面积4.5万平方米,约多亩,总蓄水量为18万立方米,流域面积1.3平方公里。
庆阳圈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