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5月5日,陇东报社“绿色庆阳·美丽家园”六·五环境日全媒体主题采访组,分为五组,以“绿色庆阳、美丽家园”为主题,深入到各县(区),集中开展庆阳市生态环境建设成就宣传。
5月31日,本报推出第二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美丽家园”全媒体主题报道。
?点击上图 初夏时节的庆阳村庄,目之所及皆是绿色。村路干净整洁,两侧统一标志的垃圾箱、疏密有致的绿化带,让村庄更加规范有序;村民家门口的老槐树、核桃树枝叶繁茂,院前小花圃里月季花、海棠花,一朵比一朵娇艳;走进村民家中,宽敞舒适、窗明几净,心也跟着亮堂起来。
宫河镇东里村居民点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俄少飞摄如今,村庄里有了统一的垃圾回收箱,好多农户家的旱厕变成了水冲厕所,垃圾乱扔乱堆现象再也不见。微风阵阵,鸟语花香,树下拉家常的老人,文化广场上开心玩耍的孩子,满脸喜悦从田间地头返家的农民,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
“三大革命”齐进村貌焕然一新
肖金镇小寨村位于西峰区南部,5月1日,记者走进小寨村,村道平坦开阔,各家屋前枝繁叶茂、花团锦簇,几位村民在树荫下说着话。西峰区小寨村村民在家门前乘凉聊天。高于婷摄“现在政策真是好,日子舒坦得很!”村民葛维琪已是80岁高龄,腿脚略有不便,儿孙都在城里工作,家中就他和老伴。孩子们虽不在身边,但对葛维琪的生活起居很是放心。家门前摆放着垃圾分类收集箱,每天定时有保洁员清理;屋顶装着太阳能热水器,打开水龙头就有热水;屋里装的是水冲式坐便器,干净没异味。今早,葛维琪给村上打了个电话,等会就有专人来抽化粪池,然后把沼液送到农业合作社作肥料用。“生活条件方便,连本人‘环境’都干净了。”葛维琪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儿子叫他进城住他还不愿意,“村里家家门前有小花园,走两步就是小广场,干净得连个纸片都找不到,到处都是风景。”
我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切入点,认真贯彻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推进农村“垃圾革命”“厕所革命”“风貌革命”三大革命,下实手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西峰区董志镇冯堡村居民点的垃圾分类收集站。俄少飞摄据统计,全市共清理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废弃物4.05万吨,排查清理“三边一部”垃圾堆放点处;聘请卫生保洁人员1.07万人,18个行政村实现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农村改厕按照“必须入院、提倡入室、整村推进”的思路,确定市县级示范村13个,去年完成户厕改造户、完成行政村卫生公厕改造座,今年计划改厕户,目前已完成户,占任务的40%。风貌提质坚持以线带面、层级延伸的工作思路,以境内主干道为主,确定6条市级和36条县(区)级农村风貌提升示范线,指导农户对住宅内部功能和总体风貌进行微改造,累计拆除残垣断壁处,创建“清洁村庄”50个、“美丽庭院”40个,评选“美丽家庭”户。
庆城县高楼镇村民给道路绿化带除草。高于婷摄强化统筹保障“四级”联动落实
我市坚持“垃圾污水补短板、‘厕所革命’求突破、村容村貌抓片带”的工作思路,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衔接、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确保任务落实。正宁县三嘉乡关家川村弟家川组居民点。高于婷摄正宁县三嘉乡关家川村弟家川组村民魏养宁,村里人都亲切地称他是“跑烂鞋”。因为他既是宣传员、又是督导员,上面的政策规定、村里的大小事情,他都门清。最近村里正忙着改厕,魏养宁早出晚归,一家家跑,宣政策、跟进度、解难题。魏养宁说:“改厕有补贴、免费发垃圾桶,政策一个比一个好。这几年,村头建起了小荷塘、文化广场,好多人来旅游休闲。国家帮咱们建这么好的环境,村里人特别珍惜,思想觉悟也提高了,不仅配合实施政策,还主动帮忙宣传呢。”
正宁县宫河镇东里村村民家中改造后的厕所。俄少飞摄去年,市财政列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经费万元、乡村振兴专项经费万元,8县(区)列支专项资金万元,全力支持农村改厕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厕所革命”方面,在中央每户元、省级每户元奖补资金的基础上,将市列万元环境整治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户厕改造,并从乡村振兴专项资金中再列支万元,按各县(区)改厕任务数量下拨,市级奖补资金达到每户30元,各县(区)共落实补助资金.4万元,确保户厕改造每户补助标准不低于1元;今年,市财政再列支万元,全力支持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方面,建立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机制,由县(区)统筹整合,向贫困村安排;从村集体入股分红收益和集体经济收入中提取村级公益设施管护基金,推行生态护林员、环境保洁员、公益设施维护员“多岗合一”,着力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不足和人员不到位的难题。“风貌革命”方面,各县(区)统筹资金万元,群众自筹万元,全力保障工作需要。
关川美景。陈飞摄我市还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民办实事事项,建立了周报告、半月调度、季分析、年考评制度,确保任务推进数据真实、技术达标、质量可靠;对问题突出的县乡村严肃批评、督促整改,坚持定期督查与明察暗访相结合,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巡回督查;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红黑榜”,定期发布整治成效和存在问题,督促“三大革命”有序推进。
肖金镇冯堡村居民点。俄少飞摄典型示范先行因地制宜“用方”
我市农村“三大革命”齐头推进,在示范带动中涌现了“小寨经验”“熊家庙模式”“合水做法”等一大批好做法、好经验、好模式,为深入改善人居环境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撑。
正宁县三嘉乡关川村突出田园特色,建设美丽乡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陈飞摄正宁县宫河镇东里村建立了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小组,制定了《东里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洁员管理制度》等,每月组织对全村所有农户的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在村委会张榜公布结果,落实巩固环境整治成果。
西峰区冯堡村村民家的柴房。郝芳摄宁县焦村镇高尉村举办了以“政府把关、企业参赛、专家参谋、群众选择”为主题的庆阳市农村“厕所革命”企业产品擂台赛,引导群众自主选择质量最优、性能最好、价格合理的改厕产品。
合水县立足实际建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息监管平台,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任务落实,该做法曾在“第五届中国第三方评估论坛暨首届地方督查评估能力提升高级研修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庆城县高楼镇雷家岘子村村部本报见习记者俄少飞摄庆城县高楼镇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形成雷家岘子——杨塬环境整治示范线,带动3个示范村,并建成了4个文化主题广场。家家户户参与改造,乡里乡亲助力建设,乡村风貌全面提质。
如今,我市农村垃圾有处去、厕所无害化、风貌焕然新,群众不仅积极配合政策实施,还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为农村“三大革命”添力。西峰区冯堡村村民变废为宝,利用旧轮胎、旧砖瓦、旧钢材、废漆筒、废油桶、废木料建成柴房、花坛,美化村景;庆城县熊家庙办事处李家庄村村民将改厕后废弃的水桶,掏孔贴标识,放在村口收集各类垃圾;正宁县宫河镇东里村村民,精心培育屋前小花圃、小菜园,用农家智慧打造出了一方方心灵园地,乡风文明愈来愈美。
西峰区小寨村:
“厕所革命”跑出“小寨速度”
请输入
记者郝芳
说起过去1年村里最大的变化,西峰区肖金镇小寨村的村民都会提起1件事——家里的旱厕改成了水冲厕所。去年,小寨村党支部把“厕所革命”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按照标准改建卫生厕所座,全部通过县乡验收,创造了以“滚塑一体化粪池+专用直冲马桶+高压喷头+硅胶防臭漏斗”为关键技术元素,抗压防冻防臭防渗漏、群众普遍认可的“小寨模式”。
如何在短短的16天时间内完成户群众的改厕任务?“我们坚持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带头改,通过现场体验、讲解宣传等方式,超额完成户厕改造任务,创造了当月建成、当月使用的‘小寨速度’。”小寨村村委会副主任葛同庆说,“我们采取‘支部发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示范引领群众’的办法,在改厕工作启动当天就迅速确定了45户改厕示范户。同时,针对老年人、年轻人、妇女等不同群体,动员爷爷为孙子孙女改一个好厕所、动员儿子为父母改一个好厕所、丈夫为妻子改一个好厕所,让群众自愿参与改厕。”
如何让群众放心改厕?肖金镇政府组织5家厕具生产企业在小寨村召开产品推介会,企业现场讲解和解答群众的疑虑,让群众亲身体验和对比,群众自主选择产品质量高、企业实力强、技术成熟、价格适中的厕具产品。同时,村上设立了改厕技术服务站,全程跟进技术服务;肖金镇政府专门成立了改厕质量技术监督小组,全程监督施工建设和厕具安装过程,严把程序关,确保建设质量。
改的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小寨村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改厕成败的唯一标准。改厕工作有人抓、厕具坏了有人修、废渣满了有人抽,真正把方便群众的实事办实办好。村上还专门配备了抽粪车、潜水泵,指定专人开展抽渣和维修服务;逐户发放卫生厕所使用须知,引导群众科学用厕。
如今的小寨村,厕所换新颜,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村党支部书记高万宏的话说,小寨村的村民,提起瓦刀,是包工头;走上讲台,是教师;坐在办公室,是干部,但扛起铁锨,挥动扫帚,整治人居环境时,他们都是村里的普通农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庆城县杨塬村:垃圾有去处环境有“脸面”
记者高于婷
俄少飞摄5月19日,记者一行来到庆城县高楼镇杨塬村,满目葱茏映入眼帘,白墙灰瓦点缀其中,文化广场上欢声笑语。
跟着杨塬村党支部书记杨义勇,记者走进了整齐划一的新农村居民点,大门外有树有花,庭院内清洁干净。
俄少飞摄“你看,这是咱们镇上统一发的生活垃圾收集袋。”杨义勇指着一家门前的灰色袋子,上面印制着“高楼镇”生活垃圾专用收集袋的字样,他告诉记者:“去年我们专门去别的镇学习了一趟,回来给乡亲们讲垃圾分类的好处,现在大家的观念和习惯变化很明显。”
4年前,杨塬村被列入县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在镇、村干部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整村面貌焕然一新。可是,“垃圾去哪”始终是个问题。
俄少飞摄村民徐延峰回想以前,没有专人清理,也没有专门的收集箱,就在路边挖个土坑,随便把垃圾扔进去。“挖的都是露天坑,风一吹垃圾到处都是,天热的时候还特别难闻。”徐延峰说,“现在各家都会把生活垃圾收好,每天定时有保洁员来收,统一投放到居民点旁边的大垃圾仓,镇上每天会派专人收运。垃圾有去处,环境就变好了。”
俄少飞摄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高楼镇积极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坚持政府推动、榜样带动、上下联动、群众互动,共建设污水收集池1处,购置电动垃圾清运车10辆,免费发放垃圾收集袋0余个,设立垃圾分类回收亭3处;投入人力人次,累计清理“三堆”余处,清运陈年垃圾80余吨。通过网格化管理、成立保洁队、无人机抓拍、设立“红黑榜”等措施,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推进农村环境面貌走上新台阶。
俄少飞摄据杨义勇介绍,杨塬村每月评一次垃圾分类“红黑榜”,乱堆乱放、保洁不到位的扣30分,环境整洁、保洁到位则奖励分。“积分可以抵钱,获得奖励后还可以去村部‘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现在村里一家比一家做得好,每月评比都是优中选优。”杨义勇说。
庆城县高楼镇:风貌提质乡村更靓见习记者张瞳
俄少飞摄“咱们村没有闲人!有当宣传员、劝导员和保洁员的,都想着怎么把村子建得更漂亮。”5月19日,记者一行来到庆城县高楼镇雷家岘子村,一进村就看到村部门前的长廊上,几位村民忙着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俄少飞摄66岁的何世雄是雷家岘子村宁洼自然村组长,他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对三轮车违规载人、骑摩托车不戴头盔、摩托车不挂牌照等行为进行监督劝导。回忆这些年的工作,何世雄感慨道:“这些年村子变化很大,新建的房子住起来敞亮又阔气,水电也很方便,环境卫生各方面都变好了,村民的思想观念先进,很支持配合村里工作。”
俄少飞摄记者在雷家岘子村村部附近走了走,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建有小花圃,月季、牡丹、铁杆海棠等争奇斗艳,还有辣椒、葱等;小花圃四周用统一样式的小木桩围起来,既起了保护作用还很美观。村民王成说:“环境变好了,心情都跟着变好了!”
俄少飞摄离开雷家岘子村,继续往杨塬村行进。一路上,只见刚完成栽种的行道树整齐划一,娇艳花朵点缀其中,主题广场独具特色,公共设施建设十分完善。步入杨塬村,一座“美丽乡村”的石碑映入眼帘,人工如意湖、凉亭、木廊架、文化墙、造型独特的苹果雕塑,组成了一幅乡村美景。
俄少飞摄庆城县高楼镇副镇长赵志鹏介绍,去年以来,高楼镇严格落实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紧盯“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目标,创新思路,将人居环境改善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打造“1+3+4”风貌提升示范线,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雷家岘子村至杨塬村是高楼镇重点打造的一条环境整治示范线,1条示范线带动3个示范村,并建成了4个文化主题广场。家家户户参与改造,乡里乡亲助力建设,我们的乡村风貌全面提质了。”赵志鹏说。
俄少飞摄据了解,目前高楼镇已完成公路两侧花草种植0公里,整修树畦1.6公里,修剪行道树18.8公里,拆除残垣断壁15处;并率先在杨塬、雷岘和高楼实施美化工程,居民点院落统一使用青砖白墙改造,周围布设景观小品,门前使用防腐仿古栅栏建造家庭小花园57座1米,发动住户种植观赏花卉;深挖本地历史文化背景,建设4处文化主题广场,弘扬本土优秀文化。
庆阳市集中开展“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具体有这些……绿色庆阳·美丽家园①丨那山、那林、那人,绿色大地上的绿色故事重大调整: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考核内容
正式公布!庆阳1地入选0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文稿丨记者郝芳高于婷见习记者张瞳
图片丨记者俄少飞陈飞高于婷郝芳
视频丨记者李卿俄少飞赵紫云
审核丨郝芳发布丨马瑶陇东报社新媒体部
新闻-8353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