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华西峰寺背说开去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151.html

 西峰寂寂,寺庙森森。   树影婆娑,寒风凛冽。   幽幽兰若,耿耿烛灯。   青青子衿,琅琅书声。   纤纤女子,滞于门前。   缟衣素袂,迎风翩翩。   清容绝世,殊别红尘。   素手扶门,面戚若甚。   举手欲叩,旋又回焉。   螓首低垂,清泪涟涟。   狂风陡作,寺钟乍崩。   女子惊起,急拭泪痕。   强作欢态,终叩门焉。   青枫瑟瑟,星汉渐转。   东方欲白,斜月西沉。   兰若依然,死静无人。昨夜书生,非复人间。

最近,我正在重温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名著。

我再次看了一遍《聂小倩》。

美丽妖娆的女鬼聂小倩,怎会与金华发生关系?

更与金华的西峰寺脱不了干系,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我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更不是钟情于女鬼聂小倩,而是我也与金华、与西峰寺背有着一段历史姻缘。

那是年暑期,出生于贫苦家庭的我,父母年老,为了挣得继续在金华二中读书的一点学杂费、书费与生活费用,我哥哥求得他在金华建筑公司从业的连襟楼店人楼金田的帮助,我得喊他姨丈。这位姨丈是石工师傅,当时当着工地班组长,我就到他班组抬石块、清理杂物等。公司名称是浙建三公司一工地,驻地就位于西峰寺背。

那个暑假我“打零工”近一个半月。普工的工资是每天1·05元。一个暑假下来,扣除必要的生活费用,也积攒了三四十元钱,大大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那时,在工余就风闻金华的工友师傅说过,聂小倩的故事就发生在金华,说是个女鬼,古时就在这地块的西峰寺里出没。

聂小倩就是与书生宁采臣在这里演绎了一段凄美浪漫的金华版“人鬼情未了”。

再细细读《聊斋志异·聂小倩》——

文曰:“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

人言:‘生平无二色。’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

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文中传递

了这样的信息:似乎言之凿凿,聂小倩是位女鬼,传说

故事发生地就是金华西峰寺背。

果真如此吗?兰若寺在金华什么地方?寺中的塔又是哪座?

查资料: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蒋鹏放分析认为,文中“兰若”是梵文音译,就是寺庙。从“至北郭”、“殿塔壮丽”等句可推测,此寺庙应在金华城北城墙处,且寺旁有塔,而当时全城仅一座塔,叫“万佛塔”。

翻开清康熙年间金华府志图,在金华城北是有一高塔屹立的,塔俯瞰着婺城,这座塔就是万佛塔,为当时金华城的标志性建筑。塔下有一“永福寺”,文中“出寺外,见荒坟累累。”“永福寺”外当时确实是乱葬岗,正好与文中的地理环境相吻合。

此外,据蒋鹏放考证,“万佛塔”前的楼阁庭院,系当时金华府考秀才之考场,现今的侍王府位置,古时浙江各地考生齐聚于此。宁采臣当是考生之一。考场周围建有众多考寓,供各地考生投宿。保存至今的还有“永康考寓”、“吴家试馆”等几处。蒋鹏放认为,宁采臣很可能就借宿于考场后面的“永福寺”。

不过,在很多金华土生土长的老人们的口中,关于兰若寺的确切地址,有着另外一个版本的说法:兰若寺就在名叫“西峰山(寺)背”的地方,昔日是荒郊野外,早先有一座西峰寺,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女鬼”传说。

许多金华老人都认为,女鬼聂小倩的故事发生在西峰寺一带。蒋鹏放认为这一说法缺乏确凿依据:城西郊外西峰山背,的确有过一座西峰寺,但附近没有塔。与“至北郭”、“殿塔壮丽”的地理描述相悖。因此聂小倩与宁采臣的故事不大可能发生在西峰寺一带。权且存阙疑吧。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龚剑峰谨慎地表示,聂小倩的故事发生地还是一个谜。“《聊斋志异》是蒲松龄根据搜集各地的民间传说改编的,他未必来过金华。从小说本身来说,聂小倩的故事发生在当时城北‘永福寺’一带,似乎更符合逻辑;然而金华当地的民间传说中,则在城西‘西峰寺’一带,世代流传的说法也不会没有一点根据的。”龚教授解释道。

婺剧中有一个《聂小倩》剧目。浙江婺剧团书记王亦平说,婺剧《聂小倩》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聂小倩》的故事就发生在西峰山(寺)背一带。

婺剧《聂小倩》讲述了金华女鬼聂小倩对东阳一书生心生爱慕,最终跟随书生回东阳生活的爱情故事。与蒲松龄版《聂小倩》在故事情节上大同小异,只是故事发生之地点不同而已。

时代变迁,曾经荒凉的西峰山(寺)背,如今已是车水马龙的江北闹市区。

年,国民党79军军长王铁汉认为万佛塔目标过大,易招日军飞机轰炸,而将该塔拆毁。昔日雄伟壮观的万佛塔自此荡然无存。

在万佛塔的原址上,医院的一幢大楼。据医院的退休职工应大伯指着大楼前的一棵老樟树旁的篮球场说,那里就是当时的“永福寺”,至今已难窥形迹。

年1月1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专家开始了轰动一时的“万佛塔”地宫发掘行动,发掘出一批唐宋文物,有铜雕佛像、金涂塔等文物件,证明着这座金华“万佛塔”曾经的辉煌。

也许,我想,我们无法确定聂小倩传说故事中的发

生地究竟在何处;本来,聂小倩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空

灵形象。“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

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这是宁采臣与聂小倩的

定情诗,亦是小倩内心感情世界的真实写照。对于浪漫

爱情的追求,妖亦若然,何况人乎?无论如何,蒲松龄

的小说让我们为之一振,这毕竟是一个属于金华的爱情

传说故事,在金华人的记忆深处,在我这个非金华本地

土生土长,却在金华求学,生活了五年之久的东阳人来

说,似乎也可以定格……

聂小倩   凉薄乾坤埋倩影,

衰残兰若黯流萤。   花逢冷雨难辞乡,

雾恨秋寒终作霜。   幸甚钟情无异类,

释然流恶有沧浪。   此生难续白头约,

来世佛前还泪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fengzx.com/xfsms/10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