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和煦,草长莺飞
这个“五一”假期
格外令人期待
但是
当下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
想出游又不敢出游
成为新的难题
“五一”假期出游
怎样才能玩的尽兴又安全?
个人该如何做好防护呢?
4月28日天水市新冠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通知
对“五一”假期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有关事项进行了规定
通知
关于“五一”假期期间加强健康防护
严防疫情输入的通知
各县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市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当前,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但是,境外疫情呈暴发增长态势,湖北和武汉解除管控措施后来天水返天水人员增多,企业学校逐步复工复产复学,“五一”假期将迎来春游踏青、探亲访友、休闲购物、聚餐聚会等活动高峰,人员流动和聚集更加频繁,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风险加大。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进一步加强健康防护,严防疫情输入,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现将“五一”假期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出行健康防护。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全市广大市民提高防范意识,按照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口罩使用场景的通告》精神,正确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探亲。确需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要提前向所在单位及社区、村报备,并做好个人健康防护,避免到人员密集场所,外出期间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离开天水外出须向所在单位报备,由单位做好出行管理。全市师生及其家属(家长)离开天水外出须向所在学校报备,由学校做好出行管理。外地及境外来天水返天水人员要按省、市有关规定配合落实防控措施。各类酒店、宾馆要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积极协助入住人员落实我市防控要求。
二、加强公共交通出行防护。交通部门要根据客流情况合理组织运力,尽量使乘客能够分散或者隔位入座。要减少聚集,加强通风换气,做好车内的清洁消毒工作,加强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健康监测,做好防控知识的宣传。及时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当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提醒乘客务必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采用无接触付费方式,减少多频接触表面机会,尽量保持合理距离。
三、医院感染防护。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监督检查,指导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号)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试行)》(国卫办医函〔〕号)要求,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加强发热门诊管理,严格做好患者引导分流、预检分诊,落实发热病人留观制度、医护人员标准防护、院内感染监测、日常消杀、人员培训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感染。
四、加强旅游景区防护。文旅部门要落实行业监管责任,组织对景区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督促整改,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规定得到有效落实。全市各景区要落实主体责任,提前制定“五一”假期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安全检测、游客分流、通风消毒等措施,加强公共场所、设备设施安全检查,确保安全开放、安全游览。各县区政府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结合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指导乡镇加强乡村旅游管理,切实降低疫情输入风险。
五、加强购物防护。商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指导全市各类商场、购物中心、超市卖场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加强公共场所安全管理,提醒顾客正确佩戴口罩,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如存储柜、电梯间按钮、扶梯扶手、卫生间门把手、公共垃圾桶等)要做好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人员聚集时要通过管控分流减少聚集。
六、加强餐饮防护。市场监管部门要指导全市各类餐饮经营单位严格执行餐饮行业疫情防控指南有关要求,落实通风消毒、员工防护等各项防控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的食品须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确保就餐环境和餐具设施干净卫生。
天水市新冠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年4月28日
甘肃省全面恢复堂食
允许50人以下聚餐活动
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是朝阳产业,餐饮业是市场活跃度的风向标。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餐饮行业可谓是“精准打击”,面对疫情的冲击,为提振消费信心、激发市场活力,4月27日,甘肃省政府举办关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积极促进消费新闻发布会。▲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忠习
近期,各地餐厅陆续开放堂食,如何确保食品安全,满足消费需求?王忠习告诉记者:面对疫情的冲击,市场监管局服管并重,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主动上门指导,为企业生产经营多清障碍、少设门槛;在落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面恢复堂食就餐,允许50人以下集体聚餐活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导整改,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原则上不得随意责令停业。文明用餐,倡导公众消费新风。督促餐饮企业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全面推进“文明餐桌”行动,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大力推行“六项承诺”(菜品明码标价标量,不欺诈顾客;餐饮具严格清洗消毒、趁热摆台,不“一盆水一块布”洗碗刷盘;从业人员佩戴口罩手套,不飞沫传播污染;引导适量点餐、“光盘”、打包、不铺张浪费;取消最低消费,不设霸王条款;实行明厨亮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坚决禁止加工经营野生动物,引导顾客分时、分批、错峰进店就餐,鼓励采取提前预约、打包带走、网络订餐,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用餐新风尚,进一步增强公众消费信心。全面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向公众展示餐饮服务相关过程,方便广大消费者在线监督;组织群众代表、媒体记者进车间、逛商场、查餐厅,现场了解甘肃省加强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消除就餐顾虑,提振消费信心,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氛围。今年五一
甘肃旅游景区
只开放室外区域并严控游客数量
4月27日,记者从全省旅游景区有序开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今年“五一”假期,所有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收费景区在实施临时性优惠政策前要慎重做好评估,防止客流量超限。
会议指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省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尽管我省连续多天没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但必须清醒看到目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境外疫情正在加剧蔓延,输入风险大幅增加。文化旅游行业必须坚持上下一盘棋,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安排,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做到外防输入不放松,内防反弹不懈怠,持续做好各项防控工作,进一步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为加快恢复防疫常态化下的生产生活秩序创造更加有利条件。
会议要求,各级文旅部门要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增强大局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坚持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赢,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要把疫情防控摆在第一位,严格落实《甘肃文化旅游行业防疫手册》《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毫不松懈抓紧抓实抓细文旅行业疫情防控。
严守“警戒线”控制景区流量。在疫情防控期间,所有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收费景区在实施临时性优惠政策前要慎重做好评估,防止客流量超限。这是硬指标、硬任务,各市州县区文旅部门、旅游景区不能有丝毫懈怠,切实做到思想上重视,执行上到位。
各级文旅部门、文旅企业要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扎实开展假日市场检查,提前加强疫情预判防控,切实做到“早部署、早发现、早处置”,严格落实假日应急值班制度。同时,要着眼加大“六稳”工作力度,既要做足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和工作“两个准备”,又要做实拓展存量和创造增量“两篇文章”。先救企业,通过实施一系列救助措施,进一步引导文旅企业拓市场、稳就业、保民生。先从乡村旅游做起,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盯紧抓实文旅项目,继续招大引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正确处理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系,继续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