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明亮的村道,美观整洁的院落,喜笑颜开的村民……在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一幅幅新农村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西峰区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西峰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一塬二河六路”为重点区域,以实现城乡垃圾规范化处理为核心,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通过上下联动、内外并举、全民参与的方式,扎实推进城区“六乱”和农村“三堆”“十乱”治理。按照城市与农村齐头并进的思路,确定了公路沿线视野范围之内无垃圾、村庄周围无“十乱”、庄前屋后无“三堆”、河道无堆积漂浮垃圾的“四无”标准,把农村全域无垃圾治理划分为“先干净、后整洁、再美丽”三个阶段,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响了清理垃圾的攻坚战、持久战,环境卫生不断得到改善,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干净整洁的城区街道
干部职工清理路边杂草
清理垃圾死角
宽阔明亮的村道
美观整洁的院落
什社乡李岭村村貌
什社乡李岭村文化广场
显胜乡“景观花带”
肖金镇王庄村干净整洁的街道
董志镇冯堡村村道种植整齐的百叶菊
后官寨镇道路两侧整修后的树畦
自今年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李岭村把整治脏乱差作为切入点,解决生产生活环境面临的关键问题,一项项举措逐步展开。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组建村级保洁队,聘请保洁员,对生活垃圾推行“户分类、组收集、村拉运、乡处理”的运行模式,实行“四位一体”保洁方式。对公路沿线及居民点房屋、道路进行绿化美化,涂白墙体上万平方米,安装节能路灯上百盏,栽植樱花、银杏等绿化苗木数万株,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变,如今的李岭村俨然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李岭村年荣获“省级文明村”称号,入选甘肃省十大美丽乡村。年被确定为省级生态文明小康村。 李岭村的“华丽蜕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峰区大力推进垃圾清除、农村治污和改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市容村貌整治、生态环境修复、城乡居民素质提升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截至目前,西峰区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行动中共组织动员群众2.4万人(次),出动机械多台(次),清理“三堆”处、生活建筑垃圾1.8万吨。在城区,以市场、商场、个体门店、城郊结合部为重点整治区域,累计补签“三包六禁”责任书余份,规范店外经营及零散摊点余户。在农村,对公路两侧、田间地头、河道水渠等重点区域的玉米秸秆、果园反光膜、废弃地膜进行了彻底清理。对彭原镇义赵路、温泉镇米湫公路沿线果园实施绿篱围网32公里。在区交通主干道和村组道路两侧种植格桑花、百叶草等观赏性花草多公里,清理杂草、整修树畦、涂白树干多公里,补植绿化树木7万株。对义门、周寨、纸坊、王庄、蒲河、寺里田等21个村农户门前随意堆放的柴草堆打捆成垛,安装栅栏1万多米,建成花园菜园多处。对董志镇庄头村和显胜乡冉李村、毛寺村74户农宅外立面进行涂白美化。各乡镇累计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村5个、“美丽庭院”示范户60户。新建垃圾填埋点30处、收集点处,配发垃圾箱(桶)个,购置垃圾清运车32辆。 在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纵深推进中,西峰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牢牢扭住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项目整合包装全方位、资金保障全额度、富民产业全链条、督查指导全过程、环境提升全视野的关键举措,努力彰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魅力西峰新景象。
来源:西峰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