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播报他坚持在西峰街头修鞋30多年

在西峰区广场路的路边,一架老式补鞋机被用得油光发亮,修鞋匠李聚存坐在补鞋机的后面,旁边一个大木箱上放着钳子、锥子、剪刀、锤子、刷子等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皮革、万能胶、钉子等修鞋用的材料,前面还有一张给客人准备的折叠凳……

如今,手工修鞋这门老行当受到各种鞋吧、皮鞋美容店的冲击,原来还活跃在西峰城区大街小巷的修鞋摊,已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但仍有为数不多的修鞋匠仍然坚守着这门老手艺,在街头巷尾干着修鞋的工作,李聚存就是其中一个。

一万多天的真诚服务

51岁的李聚存是西峰街头修鞋匠中的一位,他的摊点在西峰区广场路。“从年开始,我就在这里摆摊修鞋,到现在一直没有换过地方。”李聚存说,他一直靠修鞋来养家糊口,到现在,已经干了30年了。

李聚存在西峰区秦霸岭市场附近租了一间房,每天早晨,他蹬着自行车来到摆摊的地方,晚上才回到租来的房子里。“干我们这行都这样,天亮了就来干活,天黑了就收铺回家,一年天,一天也能不落下。”李聚存说,不仅为了自己能够赚钱养家,更为了能给顾客带来方便。

“哎哟”,正在补鞋的李聚存突然喊了一声,原来是被锥子扎了一下,他摊开满是泥污的手,看了一下,又继续笑着干起了活,他说:“干修鞋这活,难免会被锥子扎一下或被锤子砸一下,特别是天冷的时候,手脚僵硬,受伤是常有的事,但客人还等着鞋穿,所以得先把鞋修好。”

很多时候,李聚存的修鞋摊前都围坐着几人,其中有前来修鞋的顾客,也有闲来无事找李聚存聊天的街坊,为人和善的李聚存就在修鞋摊上一边忙着补修手中的鞋子,一边跟身边的人拉家常。“和大家聊天,也是一种服务嘛。”李聚存笑着说。

“李师傅人缘好,性格开朗,整天笑呵呵,附近好几位大爷闲着没事时,都爱来找他聊天。”顾客周煜告诉记者。

好手艺修得好质量

“李师傅干活很仔细,价格还便宜,修补过的鞋子也特别结实。”孙丽霞说,因为李聚存修鞋的手艺好,修过的鞋质量也好,因此,孙丽霞家里的鞋子坏了,只要能修,她都拿来让李聚存给修一修。

在李聚存看来,修鞋也要凭良心。“修鞋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活儿,但要想干长久了,一定要保证质量。”李聚存说,因为有质量的保证,他才积累了这么多的熟客和回头客。

在定点摆摊之前,李聚存都是一年四季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四处吆喝着做生意。“那时候,什么雨鞋、球鞋、皮鞋,都要补,拉链、雨伞都得修。”李聚存说,定点修鞋后,他修鞋的日子也比过去安定得多,也没有走来串去的辛苦,这让朴实的李聚存感到很满足。

“现在很多人鞋子坏了,就直接丢掉了,没有多少人过来修鞋子,生意慢慢冷清了,所以我很感谢这些来找我修鞋的人。”李聚存说。

只为坚守这份老手艺

据李聚存回忆,十年前,西峰广场路上修鞋摊还有20多个,但现在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几个摊子。“现在的人大多都不愿意穿修过的鞋子,鞋子坏了,人家宁愿买新的,也不愿意修。”李聚存说。时代发展了,人们的观念也改变了,愿意修鞋的人越来越少,修鞋匠们没有了顾客,修鞋的传统手艺也在慢慢消失。

多年来,李聚存依旧坚守着这门正在消失的传统手艺,而来到李聚存的修鞋摊修鞋的人,大多都是和李聚存生活在同一个年代的人,还有一些老年人。“只要有人来修,我就会一直坚持。”李聚存说。

“时代在变,现在的环境,已不再是那个‘补了又补’的年代了。”李聚存有时也感慨,城市的新楼房越修越多,老街巷越来越少,年轻人穿名牌皮鞋也是越来越多,很多名牌鞋店在城市里都设有专门的鞋子护理店,还有专业的现代修鞋设备,这也给李聚存的修鞋摊带来的挑战。

李聚存也曾想过开一个专业的修鞋店,但因为财力所限,最后也没能开起来。“现在这样也不错,每天挣几十块钱,修一双鞋,便宜还耐用,只要有顾客,我的生意就有保证。”李聚存说,他也见过一些专业的护理店,这些店里做不了如给鞋“上线”这类传统的手工活,这些护理技术和传统的修鞋技术各有优势。

来源:陇东报/掌中庆阳

赞赏

长按







































安卓开发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fengzx.com/xfsls/4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