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清远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镇,从年开始,英德九龙镇历经两年时间,在全镇范围内整合多万元涉农资金,用于各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后,鹤薮村焕发活力
去年年底,由于乡村面貌改善明显及优越的山水资源等,九龙成功申报为清远市第三批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获得省财政1亿元补助资金,给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浇上一把热油,也给村民们带来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
目前,九龙镇内有三分之一共83个自然村已加入美丽乡村建设的队伍,成为英德乃至清远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面旗帜。而在建设过程中,九龙镇保持创新锐意,没有局限于对村容村貌的改善,通过资金投入方式及多种机制创新,引导各村产业转型。
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逐渐成为当地旅游发展的一大特色。如今,九龙正在结合当地英西峰林的独特风景,将美丽乡村升级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美丽小镇。一幅人、村、景和谐发展的蓝图,正在九龙镇域徐徐展开。
机制篇借篮球赛“营销”美丽乡村15名班子成员挂点
17个村居全覆盖
九龙镇建设美丽乡村的序幕,是在年年初的一次班子成员会议上拉开的。会议决定,15名班子成员每人挂点联系一到两个村,全面覆盖17个村居。
“带领一个自然村搞好美丽乡村建设,从而为其它村做示范。”九龙镇党委委员陈球国说。同为党委委员的朱光亮在年3月开始走进挂点的枫木村,召集各村小组长商议,期望调动各村组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枫木村共17个村小组,只有老鸦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动作较快。
老鸦山村
环境脏乱差、人心不齐,大多村小组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薄弱。朱光亮称“刚开始去的时候,村里积极性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过去多建多占的村民不愿意退还土地,也有不少人对美丽乡村建设有所怀疑。
“建美丽乡村是自己的事,不积极,那就是你们不想像老鸦山人一样住新屋。”多次会上,朱光亮直接以言语相激。到了年中,枫木村各村小组才开始行动起来。
目前,九龙镇已有三分之一共83个自然村正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朱光亮总结,挂点村居,只有“搞定”理事会成员、村里有影响的人、个别反对者这三类人,才能顺畅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挂点的班子成员抓住各种场合,向村干部和村民宣讲政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村民理事会发挥带头作用。
组织篮球赛
为美丽乡村建设“打广告”
4个月后,进入这一年的暑假。由于九龙民间篮球氛围向来较为浓厚,该镇便举办了一场“美丽乡村杯”村际篮球赛,各村居组队巡回比赛。九龙镇党委书记黄永晨说,篮球赛不仅是提高村民身体素质,也是为给美丽乡村建设打广告而想到的“营销策略”。
九龙镇举办篮球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太平村位置偏僻,全村只有一个旧式篮球场,平时在此打球的并不多。太平教学点校长陈成汉听说篮球赛一事后,决定组建一支队伍。原本在外读书的大中专学生纷纷回家过暑假,很快召集了14人。“村史上第一次组建篮球队,没想到还进了八强。”陈成汉笑着说。赛事结束不久,村里打球的人多了,并新修了一座篮球场。
篮球赛后,太平陈屋村开始规划宅基地、改建房屋、集资修建祠堂,今后还将增设体育设施等。“很多村民去看过篮球赛,见别人村有多好,会想自己村为什么不行呢?”陈成汉说。
“在你争我抢的篮球比赛中,不仅比分数,也开始讨论比较各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黄永晨当初的想法得以实现,“1个人打球就可能带动10个人去看,看完别人村的建设,自己对比、消化,肯定会有所触动。”
除了篮球赛这一潜移默化的宣传,去年底,九龙镇组织镇政府班子成员、驻村负责人、支部书记和村长等多人,前往大陂岭下村、大陂村马头石村等6个村小组参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开启为期三个月的“百村整治行动”。
“‘百村整治行动’也满足了村民们的需求,毕竟每个村民都想看到自己门前是干净的,村里是富裕的。”九龙镇镇长李俊说,随着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村民理事会作用逐渐凸显,九龙镇各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不俗成绩。“说再多,不如自己看一看,顺着这股积极性,还可以对乡村环境卫生和规划做进一步整治。”
多层监督
保障建设资金正常使用
九龙镇整合了多万元涉农资金及引导村民利用多万公路征地补偿款。这些钱均放在各村小组,用于村中公共事务和美丽乡村建设。
九龙镇纪委委员姜万河表示,为防止村干部腐败贪污,对于整合资金的使用,九龙镇设置了数道关卡。村小组需要用钱时,首先必须向村委打报告,经村委同意盖章后才能取钱。
早在年开始,九龙镇每个村居便建立了勤廉监督室,作为乡镇纪委的触角,负有监督农村重大事项决策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职责。驻村干部担任主任,另选取3名村民代表担任班子成员。与此同时,镇纪委还通过分片包干的形式,对各村小组违法线索进行排查。“发现有问题的,该提醒的提醒,该立案的立案。”
“一个人管账号,一个人管身份证,还有一个人管密码。”黄永晨介绍,为防止一人掌握大量资金,在各村提取资金时,需三人以上,“有的村甚至安排两人各保管一部分账户密码。”
“一事一议”也是九龙镇村集体财政监督的重要一环。过去“一事一议”还未规范时,确实出现过个别村长挪用资金的情况,但现在需要每家每户都同意后,村中集体资金才能使用。
在寨背碰田村,因不少村民在外务工,召开全村会议时,难免会有人缺席。村长曾卫红想到组建村务
吴亚记
退休老干部回村建美丽家园
过去的年,九龙镇金鸡楼仔村变化明显:结实平整的水泥路直通村口;新修的灯光篮球场成为孩子们最爱的玩耍场地;村前大堆垃圾被清运干净,整理出一片开阔的广场;改建后的米暗渠下水道彻底解决村中污水乱排放的问题。
3月1日,英德市领导赴九龙镇考察新农村示范工程,楼仔村因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得力,被选为考察点之一。当时,英德市委书记汪耿东得知该村建设积极性高后连连点头。他提到,“九龙现在有1亿元的资金来建设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要把1亿元做出5亿元的效果,甚至更多。这需要靠你们这些支书来带头。”
考察组正在听取九龙镇金鸡楼仔村村长、理事吴亚记介绍该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楼仔村这一系列的转变,村民内心十分清楚,不只是源于自身对改善村容村貌的渴望,更多是由于退休老干部吴亚记的有力引导。
年春分时节,楼仔村村民相继回乡祭祖。墙体斑驳的老祠堂外杂草丛生。墙角处,从排水沟中溢出的污水乌黑腥臭。眼前的场景让吴亚记倍感痛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想法涌上心头,他向其他村民提出了彻底改变楼仔村面貌的想法。
“有没有必要?”“钱从哪里来?”通过多次商讨,到年1月,村中才一致通过吴亚记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并成立了以其为理事长的理事会。
建设刚开始,就碰见了大问题。村前广场拓宽平整涉及一些村民的砂糖桔、蔬菜和竹木,村民要求给予补偿。尤其是有“花斑虎”称号的吴佛清,脾气暴躁,村民多不敢惹他。
“村中建设功在千秋,有利于下一代,大家都支持我回来搞村中建设,我不能辜负大家。”曾任黄花镇党委副书记的吴亚记,善于开展思想工作,他时不时找吴伟清拉家常,终于降服这头“拦路虎”。一天,吴佛清主动砍掉了自家部分砂糖桔,让全村人感到惊讶。
难点还包括资金来源,村集体资金远不足以支撑整个工程。吴亚记则发动村民筹工筹劳筹资。项目开工时,每户人家每天派出一个成年劳动力。如果农户个人原因提供不了劳动力的,按80元一天的工价代替。至今,楼仔村共筹工筹劳筹资60多万元,其中出工人次。在村民的齐心努力之下,楼仔村一日一变。
黄建文
“软弱涣散”村1年成全镇先进
位于九龙镇南部、省道线旁的大陂村原是一个“软弱涣散”村,村中各项工作任务排名全镇倒数,留守儿童、打架闹事等问题突出。一开始,黄建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内心有些抵触,“问题太多,管理起来太麻烦。”
年4月前,大陂村的党支部书记由驻村干部兼任。由于驻村干部不是本地人,不了解大陂村情况,村民也因排斥心理,不太愿意配合。48岁的黄建文,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他早前做工程队,后来承包村中土地办起养鸡场,是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九龙镇干部想让黄建文挑起这个担子,但三次劝说,均被拒绝。
“你要回去做点实事。”后来,黄建文求问父亲该如何抉择时,得到这样一句回答。这让他下决心回村。
因为是“空降”大陂村党支部,农村管理经验“基本为零”,黄建文面对中小河流治理引发的村民纠纷,以及上级布置的土地和涉农资金整合等任务,一时不知该如何着手。上任后,首次去镇政府参加全镇党支部书记会议,黄建文当晚一夜未眠。
黄建文首先想到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大陂各自然村早几年虽各自成立了理事会,但并不得力。大陂村山蕉坪村一村民说:“当初就是随便选的,每户轮着去做理事会成员。”于是,黄建文组织重新选举理事会成员,由各村同姓各房派代表参加选举。“一房就可以代表好几户,自己人争取自己的利益,会更加卖力。”
果然如黄建文所想,理事会“翻新”后,“战斗力”一下就提上去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大陂村变成全镇的先进村,16个自然村中11个参与全镇的“百村整治行动”,改善村中卫生,修建排污管道等,进而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剩余的5条村也已签订意向书,准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做村干部就像做生意一样,互相配合、互相尊重就能把工作做好。”黄建文总结自己1年村支书经历时表示,能取得明显的效果,离不开其他村干部的支持。
陈凤仙
九龙镇史上第一个女村支书
3月27日上午,九龙镇寨背村党支部书记陈凤仙如往日一样,骑着电动车下到自然村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岩背村村口道路正在扩建,陈凤仙停下车,与该村村长许伙带聊起工程进展。岩背村同步修建的还有文化室、篮球场、污水管道,陈凤仙提醒对方,趁着天气晴朗,要带领村民加快建设速度,争取早日建成美丽乡村。
陈凤仙与岩背村村长交流该村美丽乡村建设事宜。
像岩背村一样正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自然村,在寨背还有4个,达到全村自然村总数的一半,其中河头村建设已接近尾声。这一成绩位于全镇前列。“和别的男支书没有什么不同。”陈凤仙是九龙镇历史上第一个女村支书,在许伙带眼中,陈凤仙为人细心,做事有耐心,经常到村里了解情况,在村干部和村民当中很有威信。
在别人眼中干练的陈凤仙其实也有着鲜为人知的“软弱”。年10月,她从妇女主任升为村支书。由于各村理事会成员白天大多有事,陈凤仙需要在晚上下村,才能与他们商讨村委工作。陈凤仙怕黑,不敢一个人骑车下村,往往要拉着老公一起作伴。
寨背村委会共4个编制,目前到岗者3人,其中一名计生专干于年才上任。此前,陈凤仙和另外一位村干部维持整个村委的运转。“事情太多了,单就计生工作,量大又复杂。”以至于很多时候,陈凤仙无法按时吃饭。去年9月,儿媳妇做月子,作为婆婆的陈凤仙却在忙自己的工作,无暇尽责。为弥补儿媳妇,她每天早早地做好早餐才会出门。“最困难的时候,我都想放弃,还好现在都熬过来了。”
在陈凤仙的带领下,寨背村年获得九龙镇“一等村”的荣誉称号,而她本人在民主测评中获得全镇最高分。
旅游篇美丽乡村建设催生旅游发展热刚过去不久的三月,英德市九龙镇碰田村比以往更为热闹。
虽然花期将过,依旧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往碰田村观赏连片种植的油菜花。
英西峰林间,连片种植的亩油菜花竞相盛开,金黄花海芬芳袭人,引来众多外地游客慕名观赏。高峰时,碰田村曾一天招待多人。这是村长曾卫红始料不及的。虽然游客到来暂未给村里增加收入,却坚定了村民发展旅游的信心。
年,曾卫红随当地政府考察团赴浙江省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别人一个管理区都可以弄得像花园一样漂亮,我们有山有水,还有独特的峰林资源,为什么不进行旅游开发呢?”在镇政府号召下,曾卫红带领村民放开手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此同时,水稻收割后,整合土地种植油菜花的念头开始在心中盘旋。
在九龙镇,有心发展旅游的不只是曾卫红和碰田村,发展旅游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活石水村正规划土地,计划兴办农家乐;河头村修葺泥砖房,欲将其改建成民宿;大陂、岩下等村则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企业旅游开发项目……
过去投入不足
“旅游瑰宝”未被发掘
九龙镇是英德市砂糖桔主产镇之一,有“中国砂糖桔之乡”之称,其砂糖桔种植最高时达6万亩。近两年来,该产区砂糖桔因大面积感染黄龙病,逐年减少至2万亩左右,桔园管理粗放和弃管现象愈发普遍。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坐拥英西峰林的九龙镇自然想在旅游方面做文章。
英西峰林
英西峰林有“英西小桂林”之称,是驴友户外徒步的好去处,也是广东十大户外徒步探险圣地之一。朱光亮回忆,英西峰林于年正式推向市场,政府和私人各经营一部分,但因缺少投入,一直未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在缺少包装和营销的情况下,这块“瑰宝”在旅游市场上显得不温不火。
“上世纪90年代,英西峰林曾火爆一时,进入新世纪后便暗沉了。”在九龙镇洞天仙境汤泉旅游度假区副总经理黄健行看来,作为旅游景点,英西峰林周边配套不够完善。如交通方面,只有一条高速路过,承载能力有限,故每次节假日时,镇内必定出现堵车状况。另外,镇上宾馆、酒店数量和质量不足,满足不了旅游发展的需要。
黄健行也认为,英西峰林是一处难得的优质旅游资源,具有一定品牌特质,目前商业开发较少,再加上周边没有大型工业,峰林还未受到污染和破坏,是一块难得的“处女地”。这也是国业旅游公司在开发了洞天仙境后,近期再投资3亿元开发“荣强小桂林”旅游项目的原因所在。
土地入股
村民参与开发“小桂林”
3月的一个下午,岩下村村民陈房娣到鸡舍捡了3个鸡蛋,准备为即将放学的孩子做晚饭。丈夫常年在外打工,陈房娣往日总匆匆忙忙,不仅操心地里的农活,还要照顾3个小孩。
如今,陈房娣闲下来了,村里的土地正在被用作旅游开发,已无地可种。她憧憬着自己和丈夫都能在景区建成后,在家门口谋一份工作。
岩下村位于英西峰林核心地带,周边峰林散落,形态各异,风景独具一格。但进村道路旁,除了山坡上可见部分砂糖桔,多为抛荒之地。“以前村里管理比较混乱,私人占地情况严重。”岩下村村长许北永说,此前村中土地利用率不到20%。
村边苏坑河流淌而过,一排木结构的房子初见雏形,该处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游客接待中心。门前,一片约百亩的水塘在不久后也将变成荷花池,供游人赏玩。当前,岩下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正与英德市国业旅游公司共同开发“荣强小桂林”。国业旅游公司计划用3年时间,在此地规划打造原生态观光、乡村旅游项目。
年,岩下村借助九龙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通过涉农资金整合和村民集资等方式筹资10多万元,用以改善村容村貌。“建设资金仍有较大缺口。”许北永说,当年年底,村里投入亩土地,与国业旅游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租金,一改往年零收入的尴尬局面。另外,国业旅游公司同意将规划中的两个停车场归入岩下村集体所有。同时,岩下村还获得景区附近10亩地的开发权,用以发展农家乐,售卖农副产品等。
融资5亿元
九龙旅游有望3年见成效
去年底,九龙镇成功申报清远市第三批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获省财政1亿元资金补助,将规划连片打造乡村旅游、农业特色产业、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等不同类型的5个主体名村、45个示范村。
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后,佛仔岗村成为乡村旅游的又一去处。
九龙镇党委书记黄永晨解释,当初能争取这1亿元补助,得益于全镇镇村干部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共同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以及积极主动开展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结果。有了1亿元的助力,黄永晨不再单单想着只做好美丽乡村建设,他计划在此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将九龙镇打造成美丽小镇。
“美丽小镇不等于所有村成为美丽乡村。”黄永晨透露,镇内道路交通、水环境、美化、绿化、亮化等都要进行一次全面升级。虽然省财政补助的1亿元按规定只能用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但为扩大资金的使用率,九龙镇计划用其融资5亿元。
“要想办法用1亿元做出5亿元、10亿元的事情来。”英德市委书记汪耿东曾在九龙镇提出,要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放大资金效应。“九龙镇未来以旅游为主导产业,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居则居,打造一村一特色。旅游收入提高了,也就有了还款能力。”黄永晨语气坚定地说。黄永晨透露,英德市旅游局正在制定全市旅游发展总规,预计年中可完成。此前,英德市长黄镇生也曾要求英德市“美丽办”,于今年上半年,协助九龙镇完成该镇美丽乡村和旅游发展规划。
“国业公司的旅游开发项目、新农村示范片、昆汕高速建设期都是3年。”黄永晨说,九龙镇将用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的1亿元资金融资5亿元,加上国业公司3亿元投资,九龙旅游业发展十分有信心在3年内见成效
英德NET粉丝活动
参与文章留言点评,送一盒英德红茶
规则:只要你参与留言(由后台精选出来的留言),将会得到积庆里赠送的价值86元红茶礼品一盒。
活动时间:截止到次日早上8点,我们将会对留言进行回复,凭该回复到英德义乌积庆里茶业旗舰店领取(请提前一小时预先通知9:00~11:30、15:00~17:30)
感谢积庆里茶业对英德NET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