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万峰林位于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城南方向,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万峰林是中国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堪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被称誉为“天下奇观”。万峰林分为东、西峰林,景观各异。东峰林以巍峨的喀斯特峰丛为特征,西峰林是高原喀斯特景观。
兴义市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喀斯特地形地貌典型突出,形成了独特的锥状喀斯特地质景观。在三百六十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到过万峰林,还发出这样的赞叹:“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
马岭河大峡谷风景区:
贵州兴义市境内马岭河,峡谷谷深流急,壁挂如织,银瀑飞泻,峡谷以地缝嶂谷、群瀑横飞、碳酸钙壁挂形成景观特色。峡谷谷长74.8公里,谷宽50米至米,谷深米至米,谷底低于地面米。
万峰湖位于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兴义马岭河峡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峰湖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平湖明珠,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南国风光,山水画卷”之美誉。[1]万峰湖相当于2个云南大理洱海,17个贵州清镇红枫湖,76个杭州西湖,仅次于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位居全国五大淡水湖之列。
万峰湖是国家重点水电工程——天生桥高坝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烟波浩淼,湖光潋滟。湖内上千座山峰构成上千个全岛或半岛,景色十分迷人。万峰湖形成时间虽短,但却跻身于全国五大淡水湖之列。万峰湖湖周万峰环绕,故得名,蓄水亿立方米,水面达平方公里,迂回环绕在黔、桂、滇三省(区)之间,沿岸民族山寨,独特的民居,诱人的风情,还有那少数民族姑娘们的服饰、头饰以及那撩人的情歌。
坝美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北部的阿科乡和八达乡交界处,属喀斯特地貌,四周被翠绿的群山环抱,境内一年四季流淌着一条名为“驮娘江”的清澈小河。这个村寨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进出村都需乘船经过幽深、昏暗的水洞
坝美”是壮语的音译,意为“森林中的洞口”,坝美离昆明公里,属云南广南县。从前这个村子不通公路不通电,进出村落需要翻过大山。由于地处偏僻,与世隔绝,到上个世纪末,村里的人们基本上还沿用着多年前的耕作方式,种田用的是木犁木耙,浇田灌溉用的是古老的木制水车,自种棉花自纺布,碾米磨面用水磨或石磨。没有电,壮乡人就用沼气来点灯,用木柴烧火做饭。
普者黑景区,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境内,距县城13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以“水上田园、湖泊峰林、彝家水乡、岩溶湿地、荷花世界、候鸟天堂”六大景观而著称,
这里既有桂林山水孤峰、清流、幽洞、奇石的灵秀,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神韵,还有杭州西湖波光潋滟的明丽,更有比荷花淀还要浩荡的万亩荷花。景区内个景点各具千秋,座孤峰星罗棋布,83个溶洞千姿百态,54个湖泊相链贯通,2万亩水面清澈透明,13公里大峡谷雄险壮观,3公里茶马古道神秘古朴,4万亩高原喀斯特湿地让人叹为观止。
景区民族文化底蕴丰厚,壮、苗、彝等少数民族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普者黑旅游文化的主流。景区现已具备观光、度假、养生、休闲、骑行、写生、摄影、垂钓、观鸟、湿地体验等众多旅游体验。景区内普者黑村是湖南卫视大型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三个外景拍摄地。抚仙湖,因湖水清澈见底、晶莹剔透,被古人称为“琉璃万顷”。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70多公里。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5米,湖面积.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有.9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太湖的4.5倍,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抚仙湖水质为I类,是国家一类饮用水源地,也是我国水质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