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城市榜单层出不穷
这不,又一榜单给震撼出炉!
地区生产总值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公共财政收入
这是一个拼实力的榜单
扬州13大土豪镇榜上有名!
一起来数数吧
江都区邵伯镇全国第邵伯,古名步邱,又名甘棠,是地处江淮要冲江都之北的千年历史文化名镇。一千六百多年前,东晋名士谢安,在此筑埭治水造福乡民,人们比之为召公,从此这个运河重镇得名邵伯。
江都区仙女镇全国第仙女镇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无论经济总量还是工业经济规模,均位于扬州市各乡镇前列。仙女镇汉朝时名蔡家庄,元朝时称黄塘,明末清初始称仙女镇。《后汉书郡国志》等史籍载有杜康二女在此得道升仙的传说,"仙女庙"因此而得名。
仪征市真州镇全国第真州镇,南濒黄金水道长江与名城镇江隔江相望,西近六朝古都南京,北接丘陵山区,东临里下河平原,是有着"风物淮南第一州"美誉的仪征市城关镇,被列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层和宁镇扬城市带中重要的卫星城市与节点城市、上海三小时都市圈范围。
江都区小纪镇全国第交通区位优越,素有“里下河门户”之称。交通便捷,加之距江都、兴化两个区(县)和扬州、泰州两个地级市各30-40km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已形成了相对独立、完善的交通、经济发展体系。
宝应县安宜镇全国第安宜镇位于江苏省宝应县西北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
江都区大桥镇全国第大桥古称白沙,自汉以来,已有人文记载,或见文物,或见史志。明朝时,平江伯陈瑄开白塔(獭)河,沟通漕运,大桥得“天下之水都汇于此”便利,渐成货物中转集散地,商贸的兴起促进了古镇的繁华。
高邮市卸甲镇全国第卸甲因唐代名将薛仁贵征东时令将士在此卸甲休整而得名,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稻麦、家禽、花卉等种源优势。同时,区镇合一的扬州(高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依托扬州大学、省家禽研究所和里下河农业科所“一校两所”科研支撑力量雄厚。卸甲镇将打造成种源基因库、种源示范区、种源体验区和种源交流区。
宝应县氾水镇全国第是镶嵌在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明星古镇。
地处扬州市北部,是扬州市最大的乡镇之一,距宝应县城南18公里。
邗江区西湖镇全国第西湖镇地处扬州市区西北部,东临景区,南接城区,北靠园区,区位独特,气候宜人,丘陵地貌,汉代古墓葬密集,既是蜀冈西峰的龙脉,也是古扬州的发祥地。
仪征市月塘镇全国第在月塘连绵起伏的群山中,到处都蕴藏着被誉为“中华一绝”的雨花石,其蕴藏量占全国的2/3,被称为雨花石之乡。
拥有天乐湖市级旅游度假区、捺山省级地质公园及登月湖等18座小型水库和捺山等10座小山及近万亩的茶园,目前已初步打造天乐湖、捺山等项目,今后5年将规划建设国际康养城、医养中心、健康城等一批旅游项目。
仪征市大仪镇全国第大仪镇,“扬州西乡十三集之首”。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率部抗击金兵取得大捷,并举行盛大庆功仪式,大仪镇由此得名。大仪镇经济发展突出。
高邮市临泽镇全国第临泽是千年古镇、鱼米之乡、商贸重镇。早在南北朝时期,临泽就已形成集镇雏形,宋明帝泰豫元年(公元年)起,曾独立设县长达年,自古人杰地灵、商贾云集,素有“广陵小扬州”之称。临泽高跷入选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邮市三垛镇全国第三垛镇地处高邮市东部,高邮城市副中心,也是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国家重点镇、国家级生态乡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江苏省综合规划示范镇、江苏省卫生镇、扬州市重点中心镇、扬州市环境优美镇。
最后,
祝福扬州所有乡镇发展更上一层楼!
更多土豪镇榜上有名!
别忘了给自己家乡点啊~
信息来源:扬州发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