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候话筒的兄弟
作者/杜立群诵读/焦宏翊
和往常一样,上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甘肃省庄浪县人民政府网站,很顺手地点击“庄浪新闻视频”板块,我的好兄弟——庄浪电视台新闻主播元平就如约出来播报新闻,我就是这样和他每天见面的……不过只能是我看见他,他是不可能看见我的。
认真而仔细地倾听他的吐字归音,专注而用心地观看他的动作眼神,然后拿出手机,将自己的真实感受用短信发过去。就这样,我对他每天的承诺就完成了——十年了,我们一直这样交流着。
认识元平还是大学时在一次演讲比赛上。那时我已经是连续四次的全校演讲赛冠军了,而他还是个无名小卒。记得那天我们都去校本部参加决赛,比赛开始前半个小时,选手们都在团委办公室休息,他西装革履地坐在我旁边,用天水腔很重的普通话问我:“你是中文系的杜立群吗?我叫王元平,计算机科学系的。”我微笑着点头,于是我们就算认识了……接着就是很客套的寒暄。那次比赛,我依旧冠军,并且是很轻松地夺得!元平好像第四名,比赛中他的普通话还是乡音太重,语音缺陷极多——但是,他的语调和声音,活脱脱一个罗京,令在场的所有评委和观众惊叹不已……
比赛结束后,在我们学校教育系任教的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苟芳琴教授认真地对我说:“如果你认识他,让他跟你好好练习普通话,他将来绝对是个很称职的播音员。”我忙点头称是,并且比赛后专门去找他谈话,我们此生的交往就这样开始了……
以后的日子,他几乎每天下晚自习都来我们宿舍找我,跟我练习普通话。他特别勤奋刻苦,为了纠正他天水方音中ai、ei和前后鼻音不分的状况,我让他反复诵读“黑白分明”和“风起云涌”这两个包含前后鼻音和ai、ei成分的短语,他便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不知道读了多少次,终于改正了过来,让我们欣喜若狂。他特别谦虚,只要普通话说的好,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我知道的他的“老师”就有很多,经常演讲的我们中文系的兰州姑娘薛瑾和方一如,在庆阳电视台播音实习的物理系小伙平功鹏,陇东学院广播电视台台长石波,当然最权威的还是我们学院的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苟芳琴和彭明权两位老师,经过不懈地努力,元平的普通话水平提高很快,我从心里为他高兴!
我们经常一起参加各种与语言艺术有关的活动。苟老师带着我们参加庆阳市政府与陇东学院中文系在庆阳宾馆合办的“姚文仓诗歌朗诵会”;朋友们推荐去合水县主持“金秋十月广场文艺晚会”;还有各种演讲比赛和朗诵比赛,都绝不会错过!就这样,元平的普通话水平越来越高,我俩决定为他到庆阳人民广播电台谋份兼职……
记得那天是星期四,天气不是很好,我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庆阳人民广播电台的大门。当时庆阳人民广播电台刚由西峰人民广播电台改制升格后不久,还与西峰电视台同址办公。在灰旧的办公楼一楼的一间大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播音部主任杨小军——这个我们只在西峰电视台《西峰新闻》中能够见到的熟悉面孔。他既是西峰电视台新闻主播,又是庆阳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主任,一直是我俩羡慕的对象。元平很恭谦地向他说明了来意,他便拿出一张《陇东报》,随意指了一条新闻让元平读。当时我由于紧张,赶忙到楼道里回避,紧接着就听见他抑扬顿挫地开始诵读……很标准的普通话、很专业的断句用气、很浑厚的磁性声音,让杨主播大为惊叹和欣赏,并且立即拍板录用,于是元平成了庆阳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播音员,不过是临时聘用的。
他在庆阳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那些日子,我正好到白银市实习了一个月,紧接着又去北京游玩,一直没有开手机,也就与他再没有联系。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日子就这样淡淡而过……突然有一天,我到中央民族大学的朋友宿舍上网,在QQ上遇见他,很亲热地聊了一会儿后,他告诉我庄浪电视台正在招一男一女两个播音员,录用后是庄浪县广播电视局的正式事业编制。我突然感觉心跳加快,急忙要求他去报考。可他说他已经安于现状,并且没有信心去——报考的选手一定很多,只要1个男播音,他恐怕没戏。再说现在的世道很黑,这么好的待遇,人家有钱有权的子弟肯定早已经把一切打点好了,去了也是白去……只记得当时我又气又恼,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扑面而来。那么多的辛苦,那么多的付出,就这样白费了吗?专科生的就业形式这么严峻,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吗?我很粗俗地用脏话骂了他,并且态度特别坚决地让他去报考——他终于答应了。
从北京回来到学校,他已经去庄浪电视台上班了——他被正式录用了,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新闻主播。我能想像到他考取的过程是怎样的艰难,我更能想像到在这个钱权当道的社会他忍受了多少刁难和白眼,但是结果让我欣慰不已,他终于走上了播音这条道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今天回想起蒲松龄的这句话,我确实深有同感!
由于元平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专科层次,所以比我先毕业一年。我继续读我的汉语言文学本科,每天沉浸在甲骨文和唐诗宋词之间。与元平的联系一直保持得很紧密,他经常会打来电话,我们一侃就是半个小时。我们成了彼此牵挂的好朋友……我代表学院去兰州参加演讲比赛,他一直揪着心等我的消息,当听说我夺得甘肃省第二名的好成绩时,那激动的语气和口吻,让我心里发颤。我手机欠费了,没有丝毫不好意思地立马让他为我缴费;当然,他也会命令似的要求我逃课去校本部赶快为他提取档案并且火速邮寄过去。朋友之间,就是这样随意坦然!
大四那年快放寒假时,元平每天好几个电话打过来催促我去庄浪看他,他想和我好好说说话,我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也想去他工作的地方走走看看。年1月20日,我平生第一次踏上了庄浪的土地——好兄弟元平上班的地方。庄浪县城的大气繁华令我惊叹,元平兄弟的热情真诚让我感动!在庄浪的几天,他把我视为贵宾,尽他的一切能力让我吃好住好。由于《庄浪新闻》在庄浪本地收视率很高,元平现在已经成了那里的名人,无论是在商场里还是在公交车上,都会有人立即认出他并且窃窃私语……我真的为我有这样的朋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不知不觉,逗留庄浪已过5天。在元平的极其真诚的挽留声里,我决定辞别回家。他为我买了好多路上吃的东西,还给我父亲买了一瓶庄浪产的好酒。在车站,他给我买好车票送我上车后,便急急忙忙赶去电视台上班……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泪流不止。20多年来无数次的流泪,都是有原由的——或伤心、或激动、亦或高兴,但这次,我真的说不上为什么要哭,可我确确实实特别想哭,彻心彻肺地想哭……一直到静宁下车吃饭,我才渐渐收住眼泪。
大学毕业后,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工作待业在家。元平怕我心情抑郁得病,专门请假来会宁看望我开导我——记得那天会宁大雪纷飞,当他冒着漫天雪花冻得瑟瑟发抖走进我的家门时,我已感动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如今,我们都已工作十年有余,元平也由一名小播音员晋升为电视台台长,工作干得风生水起——我真心为他感到高兴!
元平,我的用心守候话筒的兄弟,今天写下这些文字,我是酝酿了很久了的。你的浑厚的声音让我痴迷;你的坚毅的精神让我佩服;你的聪明的才智让我慨叹;你的真诚的品格让我敬重。你的吃苦耐劳、你的大方潇洒、你的为人处事的机敏、你的悲天悯人的良心,都是我此生必须认真品读的人生哲学。我此生能够认识你,结交你,真是我前世修来的善报!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我们之间真挚的友情,应该是你我心中永远的一份禅意,悄悄地收藏起来,在静默无语中相伴一生的花样美丽……我的用心守候话筒的兄弟,你说是吗?!
作者简介
杜立群,男,白银市会宁县人。毕业于陇东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就职于白银市督查考核局目标考评科。
杜立群自小喜欢写作,其撰写的文章常见诸于报端。其中,散文《我的语言艺术之路》获得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博文大赛一等奖;散文《讲我的故事给你听》荣获年全国“倾听心灵”散文大赛一等奖;散文《父母说:人要知足》荣获年白银市“我的家风”征文大赛成人组二等奖;论文《会宁方言概述》荣获年全省大学生学术论文大赛二等奖。
同时,杜立群还酷爱演讲与朗诵,多次获得省、市、区比赛大奖。现为甘肃省朗诵专业委员会会员,白银市朗诵艺术学会秘书长,白银市白银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会宁之声网络广播副台长。
诵读者简介
焦宏翊,男,白银市白银区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和《新安夜空》主播。甘肃省朗诵专业委员会会员,白银市朗诵艺术学会理事。
焦宏翊自小酷爱语言艺术,从小学起便活跃在演讲朗诵及节目主持的舞台。如今的他风华正茂业务功底极佳,口齿清爽声音极具穿透力。近年来获得的荣誉有——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musicradioDJ选拔赛北京赛区20强;年河南电视台"寻找新主播"全国30强;年江苏卫视”未来金话筒”北京赛区12强;年陕西卫视“千语千寻声动未来”主持人大赛全国20强;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夏青杯”朗诵大赛甘肃赛区三等奖;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夏青杯”朗诵大赛甘肃赛区白银分赛区二等奖等。
图来自网络,侵删
编辑:桃峰夜雨
责编:杜立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