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西峰西峰巧用扶贫资金撬动产业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http://m.39.net/pf/bdfyy/xwdt/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盘小美

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西峰区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不断创新举措,加大扶贫资金的运行管理力度,统筹使用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围绕苹果、畜牧、瓜菜、乡村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培育经营主体,谋划一批产业发展项目。去年,西峰区显胜乡毛寺村抢抓农村”三变”改革契机,引导贫困户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入股毛寺村黑老锅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建设生态油料加工厂,建成生产车间平方米,配套鲜榨、精炼、罐装等设备。“加工厂4月底正式投入运营,每天可生产斤菜籽油。”毛寺村党支部副书记、毛寺黑老锅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毛永宏介绍,黑老锅油料加工厂每年可加工油料吨,生产车成品菜籽油吨,按每斤8元计算,每吨收入1.6万元,年可收入万元,净利润达到50万元。按照黑老锅公司、毛寺村集体、入股群众5:4:2的比例分配,群众可获得分红收入10万元,同时带动10多名村民从事压榨、罐装、贴标、运销等工作,每年人均务工收入预计在2万元。在利用好扶贫资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上,西峰区鼓励贫困户发展“五小”产业,今年,通过达标奖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对发展“五小”产业的贫困户直补到户资金共万元,同时,落实好金融扶贫政策,发放免息扶贫贷款,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资金短缺难题。温泉镇巨塬村崾岘组村民王兴林一家,过去靠种植庄稼和饲养几头猪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年被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9月,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王兴林申请到5万元免息扶贫贷款,他利用这笔钱新建圈舍,购买母羊自繁殖,扩大养猪规模,并流转30亩土地种植玉米做饲料,走出“种养结合”的循环发展路子。“去年养了32头猪,行情好,平均每头净利润有五六百块钱。”王兴林告诉笔者,这几年,他家每年养殖生猪30多头,湖羊20多只,通过种养结合,去年全家纯收入达到3万多元。如今,在扶贫资金推动下,西峰区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户发展产业,贫困村共成立合作社家,全区2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村有致富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宣传标语

1.树立人人珍惜、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

2.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3.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4.节约用水建“海绵”,青山绿水连碧天

5.合理利用雨水资源,科学建设海绵城市

6.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

7.城市节水你我他,人水和谐靠大家

8.加快管网更新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

9.强化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节约和保护城市水资源

10.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请节约用水

总编:巩晓静

副总编:李沁芳

责任编辑:赵芳芳

编辑:高岩

时政、社会、生活、文化

在这里我们共同掌握西峰发展脉搏

新闻-

投稿邮箱:zhangwoxifeng

.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fengzx.com/xfsdl/9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