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年第6期P-
周向频,吴怡婧.晚明福州曹学佺石仓园平面复原及特征研究[J].风景园林,,27(6):-.
晚明福州曹学佺石仓园平面复原及特征研究
周向频
男/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吴怡婧
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摘要:晚明福州著名文人曹学佺的石仓园是当时福建地区最负盛名的园林之一,其设计营造既表达了晚明文人园林普遍的趣味与手法,又呈现出较为鲜明的闽中地区的造园特征。利用文献研究法及实地调查法,对曹学佺的诗集《石仓诗稿》及相关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园址现状地形的勘察,对石仓园进行考据和复原,尝试还原石仓园全盛时期的面貌,并在此基础上从营造历程、布局构成、景物配置等方面对其造园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晚明时期的石仓园整体上主要呈现追求山林幽境、因借天然山水及丰富的植物造景三大特征;山下以大水池为中心环池置景,山上景点建筑掩映在林木中,景点建筑质朴疏朗且融入自然,并十分注重巧借园外之景,包括四周的山川、寺庙、田园、村庄等。
关键词:风景园林;晚明;福州;曹学佺;石仓园;复原;造园特征
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福建有记载的诸多历史名园中,曹学佺建于福州的石仓园是晚明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园林之一。曹学佺(—),字能始,号雁泽,又号石仓居士、西峰居士,福州侯官县人,是晚明闽中诗派的代表人物,并引领闽中诗派在晚明诗坛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期的汤显祖、黄汝亨及后世的王士祯、谢章铤都对其有很高的评价。曹学佺于万历二十三年(年)进士及第,随后出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按察使,其官居金陵期间,与聚集在金陵的文士结社雅集倡和,引领金陵诗坛文人雅集进入繁盛局面,被钱谦益称为“金陵之极盛”。在宦海沉浮八年后,于万历四十一年(年)回到家乡营建石仓园,同时也与当地闽派文人频繁往来,继续“主闽中词盟”。石仓园建成后,不仅成为闽派文人社集的重要场所,也吸引着外地的文人雅士慕名来访。钱谦益曾云“今天下文士入闽,无不谒曹能始”,并记载石仓园“水木佳胜,宾友歙集,声伎杂进,享诗酒谈宴之乐,近世所罕有也”。石仓园在经历明末清初的战乱后逐渐荒废,几经易主后只剩当年的山水草木,清一代仍有不少文人前来凭吊怀古。
曹学佺在南京为官的10年里曾遍访江南园林山水,石仓园与晚明江南园林存在着极大的共性,但在造园理念、要素与手法等方面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方面是当时江南园林好叠山,而石仓园中几乎未见人工叠山,对水的处理亦不同于江南园林的精巧细致,而是疏凿天然水体,加上乡土植物造景,从而呈现出一定的闽中地域风格和独特的园主个性。
2?研究现状与复原依据
近年来已有一些研究者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