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长大后,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

百城人物专栏长大后,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

李雪红

临走的前一天老妈来我房间闲聊,“过一阵秋刀鱼就该上市了吧”她说,“日本的秋刀鱼可真好吃,鱼皮薄薄的,你家那个小炉子烤9分钟,烤好了泛着金色和银色的光,淋点酱油,又简单又好吃,那年我和你爸可吃了不少秋刀鱼。”

是的,秋风渐起,超市里已经有秋刀鱼在卖了,只是目前鱼的脂肪不够厚,量也不多,每条日元,我还没有买,再过半个月才正当季,一条才日元,人民币6块钱,可以天天吃,顿顿吃。

那年,我生珍珠,爸妈来岛国,住了三个月,算起来是大学以后我们在一起最长的时间,后来泉泉出生他们来了一个多月,到珍珠上小学,我也回去长住过几次,但是在一起的时间没再超过三个月,想来以后也没有机会了。

我很庆幸那三个月的岛国生活在老妈的心里留下了还不错的记忆,秋刀鱼、蓝天、台风体验、看不够的红叶,新干线、广岛,每天路过小区的背着书包上下学的叽叽喳喳的小学生,如果硬要说一个缺点的话,那就是“小区里太安静了,像没有人住一样”。

对于少年离家的人来说,除了大部分模糊偶尔鲜明的儿时记忆,长大后想要寻找和父母在一起的共同记忆,好像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龙应台在一本书的序言中曾经这样提到父母“我自己十九岁的时候,父母之于我,大概就像城市里的行道树一样吧?这些树,种在路两旁,疾驶过去的车轮溅出的脏水喷在树干上,天空漂浮的濛濛细灰,静悄悄地下来,蒙住每一片向上张开的叶。行道树用脚,往下守着道路,却用脸,朝上接住整个城市的落尘。”“行道树不会把一生的灰尘回倒在你身上,但是他们会以石头般的沉默和冷淡的失忆来对付你”。

现在想起来,朝朝暮暮骑车上下学的路上,可曾停下来仔细看过街道两旁的行道树?今年暑假回家看到那些长大的雪松、国槐、法国梧桐,感慨现在的美,儿时却是没有意识的,它们一直都在啊,静静的,动也不动。

十九岁的我大一,暑假军训完有一个星期的假期,我扎着马尾穿着军训时的白T恤,坐着火车“过家门而不入”,一个人跑到西安玩了一趟,那也是小小的“自我”开始萌发的起点吧,之后,大二大三开始打工,每个暑假都在家呆不了几天,就急匆匆地跑了。

毕业工作赶上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开始两年从石景山跑门头沟上班,后来换了工作从西四环跑东三环上班,最忙的两年,一年有三分之二都在出差,脸上长满痘痘,老妈说是不是老在飞机里气压太低挤压的,吃了差不多一年的中药才好。

老爸还没退休,老妈偶尔来京住几天,看着早出晚归两头不见太阳的我只有怜惜,除了请一天假或者周末陪她出去转转,大多数时间都是她独自在家,她又不愿意让我多担心,每次都住不了多久就回去了。

经济日渐独立的我开始疯跑,长假自然也是不回家的,五一在贵州、十一在云南,某网站上有个“我的足迹记录”,看着地图上渐渐插满小红旗心中就无比满足,至于回家则只能推到过年有限的几天。后来离开北京,春节也不能回家,相见更加遥遥。

怀孕后爸妈就表示要来照顾我,护照签证也很快就办好了,我预想了不谙外语的他们的不适应,却忘记了对于很少出差、几十年生活环境都不变的他们来说,坐飞机、出国本身就是一件大事,尤其是老妈,她一路上心里都很紧张,老爸则保持一直的好奇心,他坐在窗边看机场附近的大海,说看到了很多很大的鱼,后来我想应该是海浪翻出的白边。

气候差别太大,而那年的大阪也出奇得热,太原出发的早晨他们还穿着外套,晚上出机场后被9月初的热浪和湿气击倒了,老妈说“怎么会这么热啊”,更要命的是,一直生活在干燥北方的他们对于超过50%的湿度特别不适应,到家第二天,老妈的腿上出了些疹子,她觉得只是湿度太大水土不服也没当回事,后来疹子不见消退而开始疼,她也没跟我说。

已经快要临盆的我挺着大肚子在家里,上次我家添丁是二姐家的大外甥,隔了十年,也许是久未见到活生生的孕妇,老妈觉得我的肚子格外得大,我开着空调光着脚吃着冰淇淋更吓坏了她,她坚持让我穿袜子说怕以后凉,也不让我吃凉东西,我满不在乎的态度也许让她更加担心,但是我妈说生的时候她不去陪产,她害怕。

当年的她不到三十岁已经生下我们四个,二姐还是难产,只记得“生的时候不知道要怎么才好,只有忍着忍着”的无奈,提不出“拉梅兹呼吸法”等具体的建议,不过她还是给了我一个重要的暗示,她生我们时产程都比较快,据说这个因素的母女遗传最多。

彼时的我们,也许是分开太久,又也许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里,虽然应该是最亲密的父母和孩子,空气中却有一种微妙的陌生感。

我收拾出二楼那个有Loft的房间,那间屋顶比较高,爸妈曾经说过不喜欢楼房的矮房顶,房间里放了电视,特意在卫星频道选了央视可以看的,电视旁的小桌上放了电水壶,省得他们下楼去厨房的水壶接水不方便。

爸妈到家的那一天,老中去北京接的,陪他们一起办手续一起上飞机,虽然语言都不通,千里接送还是显得有诚意,我在家挺着大肚子把厨房擦拭得干干净净,因为老妈最挑剔厨房,我还费劲地和面蒸了一锅馒头,发酵发得也不好。

也许这些太费心的准备让他们感到自己更像远方而来的客人,吃完饭后爸妈就钻在二楼的房间里,我却没有像在老家一样总是挤坐在他们的床边说个不停,只是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阵痛开始的整个睡不着的晚上也没有叫爸妈。

而一墙之隔的老妈也同样忍了好几天的腿疼,等到我生完珍珠才告诉我,医院,是带状疱疹,免疫力低加上路上的劳累造成的,而去看医生时已经耽误了几天,伤到了腿神经,后来神经痛了好久。我责怪她为什么不早点说,她只是说怕给我添麻烦。

珍珠顺利出生,确实如我妈说的,从最密集的阵痛到珍珠出来,我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医院时看到配置了冰水的产妇豪华午餐,听说我第二天就可以开始洗头洗澡,也迅速接受了现实,“老规矩也不全对”我妈说。

回家后爸妈开始细心地“伺候月子”,每顿饭爸爸都给我端到楼上,珍珠睡了就催促我赶快睡觉,有一天晚上珍珠吃完奶死活不睡,老妈接过去说我给你拍拍吧,她把珍珠用毛巾裹好,坐在沙发上轻轻地拍着后背,灯光暗暗的,我坐在旁边也能看得到她抿着嘴的耐心和脸上的无限温柔,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们之间的亲密感慢慢回来了。

没有孩子不知道,小小的婴儿真的是家庭之间的粘合剂,老中每天照例早出晚归还培训或者出差,除了能吃能睡能哭的珍珠,家里就是我们三个人,因为珍珠,我们都放松了下来,爸妈早晨起床后就会到我的房间,像在老家一样,我只要在家,他们俩早上都会来房间叫我,老爸拉开窗帘,打开窗户换气,放下婴儿床的护栏,老爸站在床边,老妈坐在我旁边,盯着还在呼呼大睡的珍珠看,看不够。

有时候珍珠醒着,我喂完奶就抱着她去爸妈的房间,我靠着墙边坐着,珍珠放在床中间,他们俩一左一右趴在珍珠边上看“眼睛真大”“鼻子有点塌”,老妈还会胡噜着珍珠青蛙一样的小腿,嘴里说“长啊长,长得长长的,大长腿”,有时候他们还把“奶牛妈妈”轰回房间睡觉,只留下珍珠,房间门都开着,我迷迷糊糊中听到他们俩聊天的声音,就像小时候一样,有着莫名的安心感。

在一起的时间长,也发现了以前看不到的爸妈的另一面。

老妈一向心灵手巧,来我家后不久,她很快地可以用所有电器,尤其是厨房里的,电饭锅蒸好米饭后会一直保温,有时候老妈把前一天剩下的凉米饭倒进去,再摁一下启动键,就会自动加热5分钟,这个功能我用了好几年都没发现。

老妈爱做面食,每天中午都给我们做面条,还带来了好多袋酵母给我们做包子,炸油饼,日本的面粉分高筋和低筋,老妈凭感觉把两种面粉按比例混在一起,从来没有失败过。

老爸爱吃鱼又吃不惯岛国的生鱼片,各种烤鱼帮了大忙,尤其是秋天的秋刀鱼,有时候晚饭他可以吃两条。晚饭的准备时间长,我常抱着珍珠靠在厨房门口和忙活的老妈聊天,听她讲“高氏料理”的种种秘诀,感觉油烟机灯下的老妈就像个女神。

老爸保持了一贯的规律和勇敢,他早晨6点起床,出去散步,从小区走到国道附近再回来,顺路去买面包,老爸爱吃甜食尤其爱吃豆馅的面包,附近的便利店每天6点开门,他去买几只面包,有时候也去另一家7点开门的家庭手工面包房,老爸发现“手工的面包比便利店的贵”。

他负责每天去超市采买,就学会了一句“我不会说日语”,偶尔也拉着老妈一起去,告诉老妈“收银先问你有卡吗,买了冷冻的问你要冰块吗,买了盒饭那样的问你要筷子吗,你就通通摆手,看着屏幕给张大钱,她会找你的”,门儿清。

最让我佩服的还有一件事,当时我还在跟着NHK教育频道自学西班牙语,每个月初都会买西语杂志,想买9月的是发现已经10月了,老爸自告奋勇去买,我忘了给他拿旧杂志做样本,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随时拍照这么方便。

老爸把杂志封面的文字照猫画虎描在一张纸上拿着就去了,不知道怎么和店员沟通,不仅买到了10月份的,还让店员去仓库找出了9月份的,我问得意的他怎么做到的,他说先拿到了10月的,然后在纸上写了10字打上叉叉,改成9,指了指店面后面,又指了自己的眼镜做寻找动作,然后就都拿到了。

珍珠还没满月时老爸就把她抱出去,说“我们珍珠长大要经风雨见世面呢”,想想我这个从来不惧怕去任何新地方的性格,妥妥的是老爸的遗传呢。

这个期间,老中这个洋女婿虽然像局外人一样,也没忘了时不常给我们订各种吃食,给老爸买来营养饮料,呆了三个月后回国的老爸胖了10斤。

几乎每个星期天老中都开车拉着爸妈出去玩,他们仨去海边坐船、去附近的寺庙、去看红叶,我一个人在家照顾珍珠,也发现其实照顾孩子没有那么难。珍珠两个月的时候我们还坐新干线去了广岛,陪着爸妈去看了海中的宫岛大鸟居,广岛的和平公园碧空如洗。

珍珠出生后,老中送了我一台缝纫机,台式的可以放在桌子上,出了满月珍珠下午睡得比较长,老爸在楼上守着,我和老妈就在楼下客厅的窗户前摆弄缝纫机,老妈一直是用踏板缝纫机,这个自动的对她来说太小儿科,不过对于我足够了。

老妈指导我改了几条裤子,我把自己不穿的牛仔裤也剪短,还用彩线装饰,我们娘俩在秋日暖阳中听着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凑着头说话的场景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这也是女儿和妈妈的特殊沟通方式吧,太幸福了。

最近有时间就和老爸老妈视频,整理照片时看到那年给他们拍的照片,9年前,好年轻,那时候握着小拳头爱皱眉毛的珍珠都快9岁了,日子的方向只有一个,回头看时从前的照片都比现在年轻,珍惜和爸妈的现在,即使现在我们不在一起。

对视

船上

研究岛国地图

散步

他们的早课

-END-

个城市生活的人.6.26起世界集体写作计划

本文是集体写作计划

人物专栏第27篇

作者:李雪红

往期回顾

回复城市名称,查看过往文章

上海

广州

巴黎

香港

乌鲁木齐

洛杉矶

沈阳

科伦坡

堪萨斯

三亚

拉萨

米兰

大阪

深圳

成都

墨尔本

郑州

胶南

天津

溧水

慕尼黑

南宁

新加坡

芜湖

麦德林

阿姆斯特丹

西安

伦敦

厦门

安曼

长沙

上海02

青岛

西峰

南京

彦根

马鞍山

南京02

墨西哥

新疆

长胜

北京

北京02

福州

宣化

吉隆坡

无锡

布达佩斯

扬州

厦门02

成都02

乌鲁木齐02

格拉斯哥

香港02

马赛

北京03

且末

香港03

奥地利

黄金海岸

玩在潮州

喝在潮州

食在潮州

石家庄

王家坪

奥斯陆

堂子街

哈尔滨

西安02

隰县

南通

温州

济南

我们村

印度

天津02

广饶

斯里兰卡

德国

大马士革

孟买

哈尔滨02

摩根提那

爱丁堡

老挝湄公

南京03

溧水

上海03

溧水02

中东

杭州

溧水03

苏格兰

溧水04

西安03

溧水05

西安04

广州02

西安05

金城

仙台

合肥

台湾

天津03

哈尔滨03

广州03

互动问答

你也可以在







































白癜风能遗传吗
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fengzx.com/xfsdl/5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