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华山
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更有“天下第一险”之称
今天
我们就来讲讲华山
介绍
华山(MountHua),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华山导览图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华山的主要山峰有五座
分别以东西南北中命名
北峰(云台峰)
北峰海拔米,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曾写到:“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绝顶处有平台,原建有倚云亭,现留有遗址,是南望华山三峰和苍龙岭的好地方。峰北峰腰树木葱郁,秀气充盈,是攀登华山绝顶途中理想的休息场所。
▲北峰(云台峰)
西峰(莲花峰)
西峰海拔.6米,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顶翠云宫前有巨石状如莲花,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诗中有“石作莲花云作台”句,当指此石。
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华山叫莲花山。
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就是发生在西峰
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象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为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
▲小苍龙岭
南峰(落雁峰)
南峰海拔.9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
南峰由一峰二顶组成,东侧一顶叫松桧峰,西侧一顶叫落雁峰。传说是因为回归大雁常在这里落下歇息。峰顶最高处就是华山极顶,登山人都以能攀上绝顶而引以为豪。宋代名相寇准就在此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脍炙人口的诗句。
▲落雁峰迎客松
▲落雁峰仰天池
东峰(朝阳峰)
东峰海拔.2米,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
八十年代后,东峰部分景观逐步得以修复。险道整修加固,亭台重新建造,在年毁于火患的八景宫旧址上,已重新矗立起一栋两层木石楼阁一座,是为东峰宾馆。
▲东峰宾馆
同时,华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观日处就位于华山东峰(朝阳峰),朝阳台即为最佳地点。
▲朝阳台华山最佳观日点
登顶观日
中峰(玉女峰)
中峰.8米,居东、西、南三峰中央,华山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多不知名。峰头有道舍名玉女祠,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峰又被称为玉女峰。
▲玉女峰
中峰多数景观都与萧史弄玉的故事有关。
相传,春秋时秦穆公的爱女弄玉,她酷爱音乐,尤喜吹箫。一晚,她梦见一位英俊青年,极善吹箫,愿同她结为夫妻。穆公按女儿梦中所见,派人寻至华山明星崖下,果遇一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正在吹箫。此人名萧史。使者引至宫中,与弄玉成了亲。一夜两人在月下吹箫,引来了紫凤和赤龙,萧史告诉弄玉,他为上界仙人,与弄玉有殊缘,故以箫声作合。今龙凤来迎,可以去矣。于是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腾空而去。秦穆公派人追赶,直至华山中峰,也未见人影,便在明星崖下建祠纪念。
华山五峰
各领风骚
接下来,小编来安利一些超喜欢的小景点
长空栈道
长空栈道位于华山南峰东侧山腰,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游人至此,面壁贴腹,屏气挪步,被誉为“华山第一天险”。
长空栈道有余年的历史,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元代高道贺志真为远离尘世静修成仙,在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搭木椽而筑。
栈道筑在光溜溜的千仞绝壁上,真正接近90度,上望崖壁好几十米,下望至少二、三百米不见谷底,栈道宽仅三十多公分,一边空悬并无栏杆,一边崖上钉有铁索可供抓手。
长空栈道
华山景区要求过往长空栈道的游人必须租用30元的保险带,只要操作得当可以确保安全。
华山三大险
华山三大险分别是千尺幢、百尺峡和老君犁沟,位于陕西渭南华山景区内从玉泉院出发到北峰的登山通道上。
千尺?,这是一条峭壁上的大裂缝,陷在两旁的巨石之间,共余级台阶坡度极陡,每级台阶的宽度不过三分之一的脚掌,两旁都有可助攀爬的铁链。(在90年代前是没有台阶的,是山上的道士手工琢制的刚刚能放下脚的“脚窝子”,一直到“井口”,两旁有可助攀爬的铁链,攀爬的难度比现在的台阶难度大得多)。
石级顶端有如井口,倘若把“井口”用铁盖盖住,通往华山的道路便被堵塞,所以称之为“太华咽喉”。
▲千尺幢
过千尺幢,马上就是百尺峡,虽没有千尺幢那么长,仅46米,石阶91级,但仍是华山天险之一。这里势危坡陡,石壁峭立,通道狭窄,且有悬石,摇摇欲坠。
明顾端木有诗状其险曰:“幢去峡复来,天险不可瞬。虽云百尺峡,一尺一千仞。”千尺幢、百尺峡的台阶都是从明末清初凿的,民国时几经加固,解放后又多次修整。一九八五年又凿为复道,游人上下各行其道。
▲百尺峡
“犁险于幢,幢险而犁突。”这描写的是夹在华山陡峭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险道,深不可测,有石阶七百五十多阶。传说太上老君见此处无路可通,就牵来青牛一夜间犁成这条山沟。
至今在西侧的崖上仍有石沟赫然若犁槽。是目前进出老君山景区的唯一通道。在北峰擦耳崖前有卧牛石,旁边的对联值得品味:“天上本无稼穑事,莫怪闲卧;世上还多不平山,切莫歇鞭”。
▲老君犁沟
金锁关
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
苍龙岭
苍龙岭是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其位于救苦台南、五云峰下,以其苍黑色的外部和其似悬龙般的地势而得名。
其如履薄刃,绝壑千尺的地势使得很多游客胆战心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愈大哭投书求助的故事并引发了大量的相关典故和考证,而该处也因此留下了“韩退之投书处”的文化遗产。
相传韩愈登华山览胜,游罢三峰下至苍龙岭时见苍龙岭道路如履薄刃,两边绝壑千尺,不由得两腿发软,寸步难移,坐在岭上大哭,给家里人写信诀别并投书求救。华阴县令闻讯便派人把韩愈抬下山。
此后,山西武乡有个叫赵文备的人,百岁时游华山,闻韩愈投书故事,放声大笑,
并在崖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辞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
有个叫李柏的人登山至此北,观苍龙岭奇险,感慨万端,知韩愈投书和赵老笑韩趣事留诗抒怀说:“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独立岭上但长啸。”
天下第一洞房
华山三大险分别是千尺幢、百尺峡和老君犁沟,位于陕西渭南华山景区内从玉泉院出发到北峰的登山通道上。
相传春秋时期在华山修行的隐士萧史和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就是在华山西峰凿洞成婚,“洞房”一词由此诞生。
如今每年有五十多万对夫妻结伴登山,到“天下第一洞房”进香上锁,演绎纯真爱情,携手甜蜜人生。
雾凇雪景
此处无声,用心体会
华山奇险不是三两句就能说清的
而她的人文历史更是需要亲身体验
不妨邀三五好友
历千险
挂金锁
观云海日出
看银装素裹
亲生体验一番
温馨小贴士:华山路险,请勿打闹
本版编辑
少年伊
责任编辑
爱爬山的大外宣
图片来源
万能的网民
长按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