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奏响旅游文化农业交响曲

西峰区深入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大力开发、整合区域内特色旅游资源,着力塑造文化旅游品牌,各乡镇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景”的思路,依据自身的民俗风情、历史资源、文化底蕴,打造开发特色乡村文化旅游项目,探索建立了“旅游+文化”、“旅游+农业”等多种模式,绘就了全域旅游新版图。

金灿灿的油菜花

游人在油菜花前合照留影

月亮湾香草园游客服务中心

月亮湾香草园孔雀雕塑

月亮湾香草园休闲小木屋

黑老锅景区风光

芍药花开引摄影爱好者驻足拍照

彭原青藤农业产业园樱桃采摘

北石窟寺风光

什社郁金香在阳光下竞相开放

肖金草莓园引游人采摘

孔塬村玫瑰芬芳

肖金油桃引游人采摘

南佐村文化集市

庆阳一中学生参观北石窟寺

“体彩杯”自行车公路越野赛现场

史为魂提升旅游竞争力。距今多年的仰韶文化南佐遗址重见天日,农耕文明揭开神秘的面纱;百年“海山寺”实现重建,昔日名寺重现风采;始建于年的肖金宋塔规划建设主题公园,“董志塬八景”之一的“宝塔晚照”将焕发新的光彩……

西峰区坚持把历史文化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所在,将陇东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深度融合,依托禀赋优越的历史文化资源,走出了“文化+旅游”的新路子。全力开发建设总长23公里的西环川旅游景观带,仰韶文化南佐遗址、北石窟寺、公刘庙、宝塔寺、宋塔公园等重点景区提质改造也全面拉开,有效完善了基础设施,通过旅游唤醒了沉睡的文化资源。

同时,西峰区深挖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发展模式,大力建设文化集市,以南佐村文化集市为主,该集市现有国家级刺绣大师讲师3名,省级刺绣大师讲师3名,市级讲师2名,工作人员18名,党员5名,残疾人5名,带动农户户,建成民俗文化展馆、理论培训等12个展室㎡,吸引地方多家民俗产品经营大户进驻该集市,先后建成香包、刺绣、泥塑、皮影、剪纸等独立展厅,并进行整体包装,形成了“农户+协会+公司+基地”的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实现现场销售、大中城市代销点销售与电商平台同步销售的新模式,不仅打造庆阳香包刺绣品牌,而且也给群众创造了财富。

农为本激发旅游新活力。春季去肖金蔬菜基地、鄢旗坳农业示范园采摘特色蔬菜,夏季前往什社武川、肖金纸坊采摘甜瓜,秋季去什社庆丰采摘苹果,冬季到肖金采摘草莓……西峰区通过培育发展“旅游+农业”的模式,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使西峰农村焕发了新的生机。

“我经营7座蔬菜大棚,种类不同,以前卖菜要自己进城送货给商贩,来来回回跑,费人费时间,价格还低。”谈起“农业+旅游”带来的好处,肖金蔬菜基地的菜农张鑫说,现在游客越来越多,发展起自主采摘体验,不仅卖得快,价格还比进城批发价高出许多。

近年来,西峰区围绕“东果、南菜、北畜、西游”产业布局,打造了一批“旅游+农业”的示范点,发展形成彭原青藤农业产业园、农家乐、垂钓园80余家。

花为媒催生旅游增长点。近年,西峰区把“花”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媒介,以西环川沿线山水田园和自然风光为背景,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和水利风景区建设、川区绿化美化、环川道路运动化建设,着力精选和包装一批有代表性的花类旅游招商引资项目,月亮湾香草园已开园迎客,天下黄土第一塬·丝路花海正在积极施工建设,一批涉花类旅游项目日渐兴起,旅游经济效益明显增长。

西峰区成功培育了蒲河川万亩油菜花田、孔塬村玫瑰园、什社乡郁金香园和肖金镇百亩芍药园等多个鲜花旅游景点,举办的中国·庆阳首届油菜花节暨“花香蒲河·魅力西峰”系列活动,接待游客15.6万人次,累计实现收入万元,带动农民直接增收万元。什社乡种植的郁金香园,花卉种类、面积实现了新突破;肖金镇的“花神之约”芍药动漫主题观赏活动,成为入夏以来全区旅游的新亮点。

赞赏

长按







































白殿疯是怎样引起的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如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fengzx.com/xfsdl/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