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排头兵公益事业热心人
——记西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员梁相龙
6月4日,省级媒体《甘肃法制报》刊发《城市管理排头兵公益事业热心人——记西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员梁相龙》。原
文
城市管理排头兵公益事业热心人
——记西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员梁相龙
一大早,在西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二中队的办公室,执法队员梁相龙打开电脑,摊开文件,埋头办理起了案件,这就是他日常工作的打开模式。梁相龙劝导流动摊贩
随着西峰城区街道上的店铺陆续开门营业,梁相龙放下手头的工作,和同事便急忙走上街头,开始了他一天的城市管理工作。“请把商店门前的物品收一收。”“这是谁的电动车,请把车头挪到停车线内。”“你这个摊子得挪个位置,不能在这摆。”沿着兰州路街道一路向前,梁相龙像个苦口婆心的“管家婆”一样,对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文明劝导。相较于固定经营的店铺,流动小贩更让梁相龙头疼。“年轻人还好,特别是看到六七十岁的老人,推着车车,像自家爸妈一样,既让人心疼,又让人操心!”农村出身的梁相龙,很理解挑着自家菜售卖的小贩,他说,“在农村,很多人会将自家农产品挑到集市去卖,潜意识里觉得合情合理。”这项工作对于耿直的梁相龙来说,难度不低。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梁相龙初次接触城管工作,他真正感受到隔行如隔山。“城市管理执法‘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需要多学习才行。”梁相龙学习城市管理执法专业法规,做笔录、撰写常用法律文书,还对执法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操作性强的建议,尤其针对小摊小贩规范经营的问题,提出在城区统一划线定点、统一摆放方向、统一摊位样式、统一挂牌,规划设立便民临时市场及流动摊贩点,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不仅如此,在西峰“创城”过程中,梁相龙为了拆除广告牌匾,清理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牛皮癣”,不影响市民出行,他与同事避开上下班高峰期,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常常错过了正常吃饭时间。军人出身的梁相龙,时刻不忘“兵”的责任和担当,遇事总是一马当先。今年3月9日上午9点半,梁相龙和同事马永杰在黄官寨小学门前巡查,发现丁字路口处,一辆白色小轿车停驶在马路中央隔离带上,不远处一辆三轮车侧翻在地,一位老人正躺在路面上痛苦呻吟。担心受伤老人生命安危,梁相龙与同事督促车主主动联系急救车,将受伤老人抬上救护车,医院进行救治,挽救了老人的生命。每当有人提起这件事,他总是笑着说:“我是党员,遇上这种事,第一反应就是救人。”夕阳西下,夜色愈浓,梁相龙忙完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可刚一进门的他,又急忙转身出了门。原来,中午时分,邻居李兴涛向他提起,自己生病住院输液,自家的灯坏了,想让梁相龙帮忙看看。去年9月,梁相龙被选聘为庆化苑二区17号楼楼栋长,成了邻里间最贴心的人。从此,他的下班时间,成了楼栋长的上班时间。居民们有事,都愿意找梁相龙帮忙解决。下水堵了,他就想办法帮着联系疏通人员;单元门坏了,他就联系工人帮着维修;天花板漏水,他自下往上逐户排查,摸排出积水来源,动手清理楼层积水……“居民们的事无论大小都是大事。”这就是梁相龙一直坚守的信念。“小梁真是个热心人,咱单元不管发生啥事,他都积极和物业、业主委员会沟通,直到问题解决为止,为邻居们办了很多好事。”庆化二区居委会主任褚粉梅说,梁相龙担任楼栋长以来,从生活琐事到公益服务、从矛盾化解到社区治安,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梁相龙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同事与群众的肯定。年被西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评为“优秀工作者”、被西峰区朔州路街道办事处授予“优秀楼栋长”……面对荣誉,梁相龙却说:“我只是个平凡人,做了一些平凡事。”责任编辑:赵芳芳
编辑:高岩
时政、社会、生活、文化
在这里我们共同掌握西峰发展脉搏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