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众手扮靓宜居家园
——庆阳市西峰区开展城乡环境整治
工作纪实
一条条主次干道整洁靓丽,一座座农家小院干净温馨,一面面文化墙寓教于乐……初冬时节,穿梭于庆阳市西峰区的大街小巷,行走在田野阡陌,目之所及,处处透露着整洁优美,仿佛一幅清新秀美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今年以来,西峰区围绕“源头分类、中端收运、末端处理,全链条覆盖”和“全域发动、全时保洁、全员参与、全面融合”的工作思路,从宣传发动、设施配备、收集转运、常态管理等方面发力突破,坚持区乡村联动、硬软件齐抓,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实际的“脏乱差”问题,持续优化城乡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全域推进掀起整治新高潮什社乡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清除树叶,清理沟头垃圾;显胜乡毛寺村在居民点墙体彩绘3D图画,利用废旧物品打造微景观;兰州路街道开展“擦亮城市”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组织干部职工清扫街道两侧的垃圾、落叶、烟头……连日来,西峰区各乡镇街道组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清脏治乱,掀起了冬季人居环境整治新高潮。后官寨镇南佐村村民清理路边杂草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项重要任务。西峰区整合资源,探索推行“街巷吹哨、部门报到”的城市管理模式,实行“网格化”管理,部门联动,综合施策,整治背街巷道环境卫生、店外经营,整合裸露垃圾收集仓点,落实生活垃圾巡回收集制度,全天候定时巡查收集生活垃圾;因地制宜设置临时便民市场,配备垃圾收纳收储设备,新建中小型停车场、人行道临时停车场,车场管理员负责垃圾清理及日常维护;聚焦城市出入口、农贸市场、集镇周边等区域,全面清理生活垃圾、建筑残土、各类杂物,规范农贸市场和废品收购店等经营门店,消除环境卫生死角,实现由“治堵”向“治城”转变。在农村,西峰区对庄前屋后随意堆放的柴草堆进行打捆堆放,对土堆和粪堆进行发酵堆肥,统一存放地点和标准;采取铲杂草、开边沟、整树畦、深松绿化带等措施,延伸整治触角,改善公路河道沿线风貌;全面推广农村厕所革命、住房巩固提升行动,消除视觉贫困,做到庭院卫生整洁、柴草物料堆放整齐。截至目前,全区共整合裸露垃圾收集仓点40余处,整治店外经营余户,清除小广告2.2万余处,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吨。综合施策同心扮靓美丽家园每天早晨8点,显胜乡毛寺村“段长”王治龙便赶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服务中心,拿上铁锨、扫帚,骑上保洁电动三轮车,打扫路面垃圾、清运生活垃圾,并检查保洁员的出勤情况。“以前有的村民乱扔生活垃圾,为了改善环境,村上专门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服务中心,选聘保洁员全天候开展日常保洁工作,定期收集农户生活垃圾,清运垃圾收集设施内垃圾,制定日常监管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促使村庄保洁常态化。”王治龙说。显胜乡毛寺村村民清扫道路在环境整治中,西峰区不断创新长效机制,落实包村领导当“片长”、联村干部当“路长”、村上干部当“段长”、组里干部当“户长”、农民党员当“田长”的“五长”制,层层夯实责任,促使常态化保洁全覆盖,确保每个时段、每个路段、每个区域都有人保洁、有人抓管、有人监督;依托“主题党日”“党性锤炼日”和精准扶贫攻坚行动,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逐村逐社召开群众动员会、组建志愿服务队,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基本常识,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带领群众清理陈年垃圾、清洁门庭院落、清除卫生死角,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入仓、入箱不落地,随产随清不堆积。西峰区还抽调乡镇村组干部、群众代表成立督查成员组,对各乡镇街办治理工作进行周督查、月通报、季评比,及时发现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并通过“红黑榜”曝光、挂牌督促、奖惩激励等措施,推动整治工作由粗放向精细、由静态向动态、由突击向长效、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垃圾分类开启绿色新生活从早上开始,西峰区丽景家园小区的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员脱丽红就戴上“垃圾分类引导员”袖标,早早来到楼栋单元口的垃圾桶旁,监督、引导小区居民精准分类投放,严格把关分类源头。“垃圾分类非常有必要,在推行的初期,很多居民嫌麻烦,不好好配合,现在大家都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好习惯。”脱丽红说。丽景家园小区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员脱丽红监督、引导小区居民精准分类投放垃圾垃圾分类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环节。今年,西峰区以“宣传教育先行、抓点带面推广、要素保障到位、严明奖惩推动”为思路,从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垃圾源头分类、中端收运、末端处理等方面入手,打造了福景家园、锦绣城、幸福小镇等智能分类小区示范点,并在试点小区探索建立“街办+物业+行业部门+志愿者”的宣传模式和定时、定点、定人督导“三定一督”等管理模式,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努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目前,已建成20余个机关单位、8个住宅小区、10个公共机构垃圾示范点,共投放四分类垃圾收集桶个,设立农村分类式垃圾桶1个、有毒有害垃圾收集箱个,积极引导群众分类投放。针对垃圾收运难题,西峰区有效整合各类奖补资金,加快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全区7个乡镇共建成大型垃圾转运站16个、村级中转站个、组级暂存收集点个、惰性垃圾处理点67个,配套各类收运车辆辆,基本建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不断提升收集处置能力。同时,严格规范餐厨垃圾和医疗废物清运处置,与各级医疗机构和余家餐饮单位签订收运协议,确保垃圾无害化、规范化处理。(作者:郭芳)责任编辑:赵芳芳
编辑:高岩
时政、社会、生活、文化
在这里我们共同掌握西峰发展脉搏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