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走进西峰区乡镇村组、田间地头,红彤彤的苹果散发着沁脾的果香,果农忙着摘果、装箱、过秤,载满苹果的卡车在平坦的村道上奔驰,果农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如今,西峰区果园面积已达30多万亩,依靠发展苹果产业,致富路通了,乡村变美了,农民钱袋子鼓了。“今年收成不错,8亩果园能产4万多斤果子,预计纯收入五六万元。”西峰区温泉镇米堡村果农王兴社说。
今年,西峰区围绕建设全国绿色苹果出口原料生产大区总目标,按照“苹果为主,多果并举”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盛果园优质丰产、低产园提质增产、新建园促管早产”的目标,为农民增收、农村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龙头带动提高苹果产业化水平近日,西峰区彭原镇周寨村果农张峰的8亩果园喜获丰收,全家人乐在心头。张峰说:“政策有支部,服务有原曦,技术有杨龙,果园的亩产值从过去的一两千元,增长到现在的近万元,这些都得归功于村上的‘龙头’引领带动。”不只是张峰,在周寨村提起苹果产业发展,果农们都会对村上的作为竖起大拇指。
在张峰眼中,以前果园就是“劳改队”。年,村上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张峰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了村上,村上把流转来的多亩土地全部种上果树,成立了7个合作社,张峰除了定期收取土地流转费以外,家庭的主要收入就是在杨龙果业专业合作社务工。在合作社务工期间,张峰学到了不少新技术,自家果园的管理水平也与日俱增。
在7个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周寨村村民纷纷走上了果业致富路。姚世银是村上的精准扶贫户,依靠发展苹果产业,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幸福生活。如今,周寨村已建成百亩以上矮化基地10处,果树种植面积达多亩,带动周边5个村组发展苹果产业。
西峰区通过发展壮大龙头合作社,把合作社的资金优势、管理优势与果农的土地优势、果园优势结合起来,提高了全区苹果产业化水平。目前,西峰区建成了什社、温泉、显胜3个苹果基地乡镇,8条万亩果带,30个苹果生产专业村,预计年全区苹果总产量将达到15万吨,总产值7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元。
科技引领推进果业增产增效在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西峰区坚持科技引领果业发展,不断创新思路,把新科技、新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始终,果农大户不断探索应用新的技术与管理方式,为全区果农探索了发展经验。
来到什社乡三姓林果专业合作社,早中晚三熟苹果品类繁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竞相订购。据三姓林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生夏介绍,今年,该合作社在苹果高接换头过程中,嫁接了许多新品种,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品种和果色,为全区果农提供了宝贵经验。
同时,西峰区按照协会组织服务果树基地、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户、专家教授服务果业技术员的服务模式,形成区与专业院校联手、乡与专业协会组织联手、村与农民技术员联手的三级技术服务体系,采取现场指导与田间示范、专家授课培训与典型经验交流相结合等方法,提供科学技术服务。
目前,西峰区共创建省部级苹果标准园15处,有机苹果基地亩,国家苹果出口安全示范区基地2.87万亩,在规模流转土地新建果园和矮密省力化栽培技术应用方面位居全省前列。
优化整合延伸苹果产业链条走进西峰区米堡村陇发果品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组装苹果储存筐,公司负责人曹仲祥说:“眼看苹果就能进入市场了,我得把储存筐提前备好,不能影响果农的正常销售。”
近日,米堡村果农们陆续开始摘果子,不少客商已经来到地头看果子定价格,果农米建平早早就把自己的2万多斤果子订出去了,为全村开了个好头。在米堡村,果农从来不担心苹果卖不出去,从果树种植、技术指导、包装储存、市场销售,每个环节村上都有专业队伍为果农提供优质服务。
近年来,西峰区以合作化管理整合延伸苹果产业链条,动员果树大户、能人和果农组建专业合作社,实现果园连片集中经营,能人带着干、互帮互助干;依托区、乡农业服务机构,组建专业服务队,在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苹果销售等环节统一指导,加快应用矮化密植栽培等新技术。同时,西峰区进一步创新营销方式,大力推行“互联网+苹果”电商平台建设,以15个贫困村为主攻点,积极推广“一村一店”模式,探索建立电子商务示范村。什社乡任岭村村民魏鑫在区上相关部门的协助下,于今年6月建起了网店,他家里有5.5亩果园,年产4万斤左右,今年苹果进入采摘期,仅一周时间魏鑫就通过电商销售苹果多斤。“以前家里的苹果基本上都卖给外地客商,最贵1斤只能买3块多,现在在网上卖每斤售价都在5块以上,今年我准备全部用电商销售,这样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扩大知名度。”魏鑫说。
觉得不错,请点赞!
总编:巩晓静
责任编辑:赵芳芳
编辑:高岩
学习园地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于5月22日至26日在兰州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以及观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动员带领全省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而努力奋斗。
什么是“八个着力”
一、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二、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四、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七、着力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和发展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
八、着力改进干部作风,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三严三实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两学一做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一学五抓
“一学”即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市区党代会和“两会”精神。
“五抓”即抓短板、抓谋划、抓扶贫、抓民生、抓作风。
“”西峰区未来五年总体发展思路
“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
“①”为坚持改革创新这条主线;
“②”为着力做好“城市出形象、产业上水平”两篇大文章;
“③”为持续深化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双轮驱动”、组团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双翼支撑”、从严治党和社会治理“双向保障”的“三双”战略;
“⑤”为努力建设政治清廉、经济强劲、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美丽新西峰的“五大发展定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