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梅,女,汉族,生于年3月,系西峰区温泉镇齐楼村东头组村民。
罗红梅自幼被爷爷奶奶(温泉镇齐楼村罗万银夫妇)收养,家中的养父和叔父都有不同程度的智障。罗红梅刚被收养的时候,有爷爷奶奶拖着年迈的身躯操持着家务,抚养着罗红梅,照顾着智障的养父和叔父,日子虽然艰难,但是有口热饭吃。然而罗红梅15岁的时候,奶奶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爷爷本身就患有脑梗,身体不好,这一家人吃饭都成了问题,15岁的罗红梅,只好放弃了学业,扛起了照顾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你养我长大,我陪你老去”,时至今日,罗红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的诠释着“孝道”的真谛,她这一坚持,就是9年,而且还在继续着……
罗红梅的家
伴着黎明的一声声鸡叫,温泉镇齐楼村东头组早起的老人总会发现有一个二十余岁的姑娘总是比自己起的还早。无论是操持家务,还是照顾老人,或者是养育孩子,这个姑娘都表现出了与同龄人不同的成熟与稳重,看着惹人心疼,听着让人感动。无论生活给了她多少磨难,她始终选择了勇敢面对;无论遭受了多少委屈,她从未失去那颗孝老爱亲的赤心。
操持家务
小红梅生活在一个和她毫无血亲关系的家里,习惯着这个窘迫且艰难的家庭举步维艰的日子,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十分享受并珍视呵护着这个给她温暖的小家。她想分担年迈的爷爷奶奶承担的生计重任,她想照顾生活难以自理的养父叔父的饮食起居,所以,她藏起了那些本属于孩子的娇气和稚嫩,用拣废品、拾柴火、打理家务这些细微又实际的举动来回报与她相依为命的爷爷奶奶、养父叔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罗红梅的心里自幼便种下了“你养我长大,我陪你老去”的种子,并悉心呵护着这颗爱的种子和自己一起长大。
养父和叔父干净整洁的住所
年,六岁的小红梅和别的孩子一样上了小学,同年奶奶患上了风湿关节炎,多少个瞬间看着奶奶痛苦的神情,小红梅除了流眼泪别无他法,多少次流泪之后她都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了医院看病。一转眼小红梅小学毕业了,小红梅上了初中,眼看着自己像一只井底的青蛙,终于有机会爬上井沿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向往一番诗和远方。
烧火做饭的红梅
可现实生活再一次给了小红梅一次沉重的打击,奶奶的风湿关节炎在年进一步恶化,基本生活都难以自理。看着早已年过古稀的两位老人和智障的养父叔父,15岁的罗红梅选择了放弃能改变自己生活的学业,义无反顾的回家扛起了家庭重担,也许在某一个夜晚,她也在梦里想象过公主裙,糖果,情书,初恋……,也许在某一个午后她也喃喃的背诵过“白色的屋顶,白色的房,白色的鸟儿划过我的年华不留一点声响”这样煽情的诗句,可往往惊醒和打断她的却是奶奶痛苦的呻吟和爷爷急切的呼唤。
照顾奶奶的生活起居
哦喔......公鸡开始引吭高歌了。忙碌的一天开始了,天才微微亮,星星顽皮的在眨着眼睛,期待着全新一天的开始。她先去门口把柴抱进来,在昏暗狭窄的小厨房里,还点着昏黄昏黄的明子火,锅里的水开始沸腾了。时间对于她来说是如此的宝贵,所以她尽量每天早点起床。知道爷爷奶奶胃不好,她为爷爷奶奶煮了些稀饭。叔父喜欢吃辣椒,她便用昨晚的剩饭和上辣子面,做了她认为最美味的“辣子拌饭”。全家人起床了,一家五口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吃早饭。刷过碗筷后,她开始去干农活。小小年纪的她几乎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她把养父和叔父都安顿在一个房间里,一同照顾。每天给奶奶喂饭喂药、洗脸洗脚、擦身按摩、端屎倒尿。为了不让奶奶生褥疮,她每天为老人翻身。对于这个只有十几岁瘦弱的小姑娘来说,做起来并不轻松。每次帮奶奶翻一次身、换衣服,换床单被套她就要使出浑身的力气。
一家人在一起吃饭
最难熬的就是冬天了,鸡刚开始打鸣时,她就得起床给全家人做饭,打扫卫生,得早早的去收拾囤积整个冬天需要的柴火,瘦削的身影来来回回,一遍又一遍从来不知疲惫。同龄的孩子有漂亮的衣服,有的甚至有了手机,她也曾羡慕过,但她内心深处认为照顾全家人才是她的头等大事,看着枯瘦得像干柴一样的奶奶,看着爷爷日渐躬下的脊背,看着智障的养父和叔父,她知道她肩负着比同龄人更多的责任。她只能尽她所能,让爷爷奶奶享受天伦之乐,父亲和叔父有口热饭吃。九年来,每天像个陀螺,操劳奔波于爷爷奶奶和父亲叔父之间,却从不言苦、不言累,在长时间的细心照料下,爷爷奶奶病情明显好转稳定,养父叔父的精神状态也很是良好,房前屋后,家里家外无一不限露出她的能干。
收拾饲料喂羊
村委会主任向我们介绍说,她记忆最深的就是第一次见到罗红梅的时候,在昏暗狭窄的厨房里,一个脸蛋通红的小姑娘,踩着小板凳,一双冻红的小手,费劲的揉搓着案板上大大的一团面,她在给家里蒸馒头,那时的罗红梅只有15岁,花一样的年纪,与别的小孩儿不同的是,催生这朵花开放的是生活的不易和自我的不弃。
照顾奶奶的生活起居
曾有人劝说过罗红梅,让她把爷爷奶奶和智障的养父、叔父一起送到养老院由政府抚养,毕竟这也合情合法,可每每面对这些善意的提示,她都笑着拒绝,“他们养我长大,我陪他们变老”,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也就是这句话感动着每一个到她家走访的党员干部和爱心群众。
勤劳养殖
年她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政策兜底扶贫,凡是入户进了她家的人,都为这个虽然破旧但是整洁干净家感到欣喜,一个被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家里肯定有着一个为日子奔波计划的能干人,而罗红梅,就是这个家里让众人交口称赞的能干人。邻居们常说:“虽然家里有两个智障成员,可谁都没见过他们穿着邋遢,蓬头垢面。最让人佩服的是她从来没有向政府要过任何救助。”如今,她家里所享受到的政府救助,都是政府工作人员听闻她的家庭状况和事迹后主动帮扶的,面对这些上门的好意,她总是推辞说,“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了”!
罗红梅和丈夫给家人洗衣服
村里有人心疼她,让她为自己打算时,她总说:“我辛苦一点不算什么,毕竟他们都是养我长大的亲人,我不能不管他们”。语言朴实,目光却很坚定。操持家务,说来简单,可是这样一家人,对这样一个小姑娘来说,真的太难了。大好年华都用在了家人身上,真的令人敬佩。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为看到爷爷奶奶露出欣慰的笑容,只为养父和叔父能不受冻挨饿。
罗红梅家丰收的玉米
转眼间,罗红梅到了婚嫁的年龄,她的孝顺贤惠,远近闻名,很多人都争相提亲,而罗红梅都一一拒绝,因为她不能离开这个家,若要家人,也得找个愿意为她上门的人,和自己一起操持这个家。她爱这个家,她爱抚育她长大的亲人,她势必要将孝老爱亲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干。终于还是随了她的愿,有一个宁县小伙愿意入赘,成事的那天,罗红梅就只说了一句话“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他必须和我一样尽心照顾我的家人”。两个善良能干的年轻人喜结连理,成婚后小伙子外出务工挣钱,罗红梅居家照顾一家人,小两口还买了十几只湖羊,搞起了养殖。
罗红梅的婚房
如今,24岁的罗红梅,女儿已经一岁多了,卧床的奶奶看着健康活泼、咿咿呀呀的曾孙,看着一天天好起来的日子,欣喜的竟可以下床挪步了。老人喜欢看着红梅在她面前走来走去,更喜欢逢人便夸夸自己的孙女:“没有红梅,就没这个家!”。
罗红梅和她的女儿
罗红梅孝老爱亲的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她的支撑下,这个举步维艰的家庭一步一步迎来新生。罗红梅用最朴素的方式,阐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用爱和无私奉献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用她超越血缘的爱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就了一段不平凡的佳话。
罗红梅的事迹在各个媒体平台宣传报道
年4月,罗红梅被中共西峰区委、西峰区人民政府评选为西峰区第七届道德模范,她的事迹将广为流传,感动和教育更多的人。
编辑:李玲
责编:高建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