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松江最市井的地方又少了一个

松江有座山,叫天马山

山上有座塔,叫护珠塔

山下有个集镇,叫天马山镇

镇上有条老街,叫斜塔路

外人知道天马山

或许只是因为山上有座比比萨斜塔更斜的护珠塔

而对松江人来说,它们不是只作为景点而存在

天马山因形似“天马耸脊”得名,世传春秋时吴干将铸剑于此,故又名干山。昔时山上多琳宫、梵宇,春季游山拜佛者络绎不绝,故亦称烧香山。

北宋元丰二年(年)建护珠塔,塔身向东南倾斜6°52′52”,比意大利比萨斜塔还斜1°52′52”,至今仍屹立山巅。

△摄影丨WTF王启旻ITF

西峰有古银杏一株,树龄约年。30°的夏日里依然枝繁叶茂,周围的绿植也给来山上参观的游客带来丝丝凉意。

现在的天马山已收费观赏

天马山下的这座历史悠久的天马山镇

还保持着当初的模样

年设乡,年改为区建制,年又改为镇,解放后又经历多次演变,最终于年被佘山镇合并,成为佘山的一个社区。

△摄影丨蝎眼看世界

镇上有一块文物保护碑,碑文上写着此地的地下藏着宝贝,原来这个地方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就有人类活动了。

进入老街的这座桥已是危桥,桥头的两个桥墩子大抵是为了确保汽车是没法从这个口子进入老街的。

天马镇的道路多以天字开头命名,天陆路、天宅路、天鸡路......过了桥就嗅到了浓郁老街味道,而天马镇的老街就在斜塔路。

破旧的公厕应该还在使用中,后面伫立的水泥塔显示出了它的年代感。

无人居住的旧房,红砖早已暴露在外。废弃的房子就这样静静的待在老街旁边,好像已经知道不会有人来管它们了。

这是老街上少见的3层楼,外面晾着的衣服和门口的电动车让这栋3层楼房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如今,城市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搬离了这里。老街岔路边的房屋破败气息显现出来。

紧闭的门窗、斑驳的墙壁,透过房顶瓦砾还能看到护珠塔的身影。

已经积灰的门窗,门口放着的拖把和脸盆和房屋内局促的摆设,生活在这里的老人应该是艰辛却自得其乐的吧。

山脚下危房已被蓝色护栏围起,旁边的公交车松江93路,不知道还能载到多少来参观的人。

挂在墙壁的木质信箱不知还能否收到来自远方的家书。

生锈的绿色邮筒风雨无阻,现在少见的28寸凤凰牌自行车停在街边丝毫没有违和感。

窄窄的小巷子,老人远去的背影渐行渐远......

旧时光在这里缓慢流淌

那些原汁原味的市井气息

依旧被保留了下来

这里没有大型的菜市场,躲在阴影下卖着蔬果鸡蛋的老人一边闲聊一边等待着来买菜的客人。

已经歇业的皮鞋店和忙碌的水产店主,整条街上好像就只有这一家卖水产的小铺子。

▲树荫下卖着小鸡小鸭幼崽的商贩

▲一排井然有序的早餐店

▲显眼门头的义乌小商品超市让这条斜塔路新旧参半

被护肤品门头占据掉四分之一位置的天马老商店,印象中所有的老街都会有那么一家百货商店,曾经承载了镇上所有人的日用品。

卖各种涂料的小小装潢店,顶上的雨棚已长满青苔......走着走着,就到了路的尽头。

跨桥而来跨桥而归

让我们再回头看一眼

这个山脚下的小镇

回头看一下这山脚下的一方小天地,时光在这里仿佛按了暂停键。

这里相比松江城区简直是另一个世界:古朴、宁谧却有着属于自己的节奏。停驻在河边的船,河面上波光粼粼。

走过这个桥,就是属于他们的一方天地,仿佛和这个世界隔绝了一样。

被遗忘●旧时光

隐匿在山下的小镇

像一个长者

静静地待在那里

陪伴人们度过春夏秋冬

那么你

有属于这里的记忆吗?

置顶松江在线公众







































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
白癜风多久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fengzx.com/ftrq/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