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聚焦党的建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全面加强党支部建设。毫不松懈加强作风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大力弘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努力做到善学善思善谋、想干能干会干,担当新使命、实现新作为,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02
聚焦乡村振兴
切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切实增强脱贫稳定性。推动“三农”工作重心转移,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不断提升乡村整体发展水平。
03
聚焦数据产业
抢抓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以建设“数字新西峰”为目标,依托“东数西算”试点项目实施和华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启动实施5G网络、“互联网+”等新基建全覆盖计划,推动数字技术在城管交通、教育医疗、农业生产等领域应用,完善西峰数字基础设施,努力建设西部超算数据中心,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大数据生态产业链。04
聚焦资源优势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度开发石油化工、天然气深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聚规模,促进资源利用绿色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培育壮大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功能完备、机制健全、服务到位的工业经济发展平台,构建工业多元发展体系,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综合工业产业集群。05
聚焦商贸物流
顺应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趋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电商物流、商贸服务,探索发展夜间经济、康养产业、金融服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多样化升级,丰富服务业态,加快构建生产性服务业支撑有力、生活性服务业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06
聚焦协同发展
立足“关天节点城”定位,统筹推进城乡协同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强中心城区建设,做优重点特色小镇,健全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逐步形成中心引领、区域联动、城乡融合的高质量协同发展空间格局。
07
聚焦绿色发展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统开展固沟、保塬、营林、净水、理田、治矿等重大生态工程,有效增加林草植被覆盖度,恢复生态功能,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着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08
聚焦基础设施
立足交通、数据信息、资源等区位优势,引导人口和经济要素有序有效聚集,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互联互通的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客货运站衔接枢纽功能,综合提升水利设施建设,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电网供电能力,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服务水平。09
聚焦民生福祉
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发展红色文化、黄河文化、乡风民俗、健康养生、休闲避暑等特色主题,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建设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新西峰。
10
聚焦社会治理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安全发展环境,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强化统筹协调,将社会治理与基层治理、平安建设、基层党建同步推进,着力提升全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来源:甘肃党建作者:刘建峰本期编辑:杨立涛责任编辑:杨立涛总编辑:刘建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