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是的,那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都在

吴中大地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更是浓厚。

兵圣孙武长居东吴40余年,在穹窿山写就《孙子兵法十三篇》,草圣张旭、塑圣杨惠之、绣圣沈寿、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香山帮鼻祖蒯祥等历史名人都曾生活在吴中大地。

那么吴中现在还保存着多少个故居景点呢?

甪直·沈宅

甪直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是镇上有名的富豪“沈半镇”沈家的宅地,正厅宽敞高大,雕饰精美,建筑布局亦仕,亦商,精华部分乐善堂,乃是古镇最豪华的民居古建。

甪直·潇宅

严格来说,这是名人家属的故居——国际影后萧芳芳祖父,也是甪直望族萧家萧冰黎的故居。

建于清光绪十五年,古镇现存最完好的清代名宅,结构紧凑,布局精妙,体现了苏派建筑独特风格,堪称江南私宅的精品。

木渎·严家花园

想必应该不用小编再多做介绍了,苏州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作,台湾政要严家淦先生故居。曾是乾隆老师沈德潜之宅邸。

木渎·虹饮山房

徐士元的私家园林,乾隆每游木渎,必先入园游历。清末,小隐园还成为刺绣皇后沈寿的家,秀野园现在是木渎圣旨珍藏馆和科举制度馆,存有弥足珍贵的二十道清代圣旨真迹。

木渎·榜眼府第

晚清启蒙思想家冯桂芬故居,被称为“榜眼府第”。

冯桂芬乃是林则徐的弟子,江南三雕“砖雕、木雕、石雕”是其特色,花园以池塘为中心,亭轩廊榭和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颇有风骨。

木渎·古松园

清末富商蔡少渔旧宅,砖雕门楼深雕缀饰,形神有致;方椽上刻了八只琵琶,意思是“八音联欢”。园子里还有一棵多年的明代罗汉松,古松园名字也由来于此。

光福·石嵝

石嵝庵始建于明末,清无声禅师居于此,殿前崖旁有泉,清冽甘芳,岁旱不竭。庵西南山巅有万峰台,相传是元代的禅宗大师万峰祖师修炼处。

光福·司徒庙

相传为东汉大司徒邓禹归隐处,故称司徒庙。庙素以古柏之名遐迩江南,清乾隆看后赐以“清、奇、古、怪”,体现古柏奇特姿态,妙趣横生。

东山·陆巷古村

陆巷古村,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太湖第一村落”,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古村成于南宋,历史记载,宋室南渡,途经太湖,见东山雄峙湖中,清幽静谧,遂有王、叶、姜、张等多员战将把家眷安顿在此,辟建了一座有六条巷的村庄,故名陆巷。

东山·惠和堂

陆巷古村里的惠和堂是明朝宰相王鏊的故居,这是一座明基清建的大型厅堂建筑,规模宏大,前后共五进,纵轴三路,间房。

王鏊博学有识,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是弘治、正德间文体变革的先行者和楷模。唐寅曾评价他: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东山·宝俭堂

陆巷古村里的宝俭堂是北宋词人叶梦得故居。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

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

东山·雕花楼

雕花楼因“无处不雕,无处不刻”,集砖、木、石、金雕刻艺术之大成被民间誉为“江南第一楼”。建于民国11年的雕花楼,是东山富商“上海棉纱大王”金锡之宅第,历时三年,耗资17万银元而成,雕刻精美,花式繁复,具有浓厚的艺术美。

穹窿山·孙武苑

孙武苑是当年孙子隐居之处,草堂依山而建,堂内陈列仿春秋时期的古床、古凳、蓑衣、锄头等,生动再现了当年孙武撰写兵书、与好友饮茶对弈的场景。

如此看来

吴中区才是真正的名人汇集地。

那些屹立在那形态迥异的故居,

无一不告诉我们,

很多年前,他们来过,

那一砖一瓦,

就是最好的见证。

-END-

文字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苏州情调综合整理

客服

业务推广:

业务推广:

人文 艺术 城韵 寻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fengzx.com/ftrq/1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