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下五千仞,太空一色玄
华山西峰观光大索道
壮美了一座千古名山
走进华山的瓮峪,从蔚为壮观德威索道中站房前抬头望去,势拔五岳的华山如斧劈刀削般直插云霄,莲花峰耀华夏根,千古一石定河山。
乘索道上山,山峰壁立,壑深沟险,满目苍翠,云腾雾绕,感叹造化鬼斧神工的同时,更叹服人类挑战、征服天险的胆魄和力量。
摇曳的心旌随着索道箱车驶离站房,空中飘荡,一条钢索向云雾中伸去,忽而又钻出云层,犹如在大海中行舟,碧波翻滚,浩淼无边。
经过山梁,忽然以45°角下行,跨越仙峪空谷。只见脚下河水如丝漂移,眼前壁立的山崖兀然扑面而来,三公山上“三公”迎面而立,长髯拂面,在旭日的光影中抱拳相迎。
这是一条通往华山极顶的便捷通道,片刻之间就能站在华山的莲花峰上,眺望如丝如带的渭河东流,极目周围的群山起伏,感怀巍巍华山的壮阔雄伟。
这是一条尽览美丽风光的游览线,乘上索道,顿觉有穿云架雾之感,时而千仞山崖扑面而来,时而空谷开合,峰岭竞秀。眼前景色变幻,脚底云腾雾绕。
这是一条环保安全的绿色通道,索道架设依山就势,起伏延伸。乘索望去,依然树木苍翠,河水清澈,山岩天成。
它犹如一道天路,蔚然架设于华山崇山峻岭间!圆了更多人登临华山极顶,遍览华山风貌的梦想和夙愿,避开了陡峭山路攀爬的劳顿和危险,为旅游高峰期解决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从此,华山旅游变得舒心、安全、快捷、趣味无穷。
西望华山雄姿,云端景象,蓬莱已然。也许,这是远古人们的期许。也许,这是华山千年的等待。
在现代科技和人类智慧结晶完美结合下解封千年自然奇观。当游客置身于舒适的高空索道,陶醉于绝美惊艳的旖旎风光之时,或许鲜有人知,这份美丽背后的故事。
十年磨一剑时间回溯到年。
刚刚成立的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受省政府之命对华山旅游实施管理,从那时开始便筹划西峰观光大索道的建设蓝图。众所周知,华山已有北峰索道直达华山最低的云台峰,为何还要建西峰观光大索道?
事实上,华山尽管已经有了北峰索道,使一部分游人不再受攀爬的艰难,却依然没有改变华山的单向游程线路,旅游高峰期更是形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如果从西峰修建一条索道,直达山顶,不仅能够形成一个大环线,避免上下山的“狭路相逢”,从此终结“自古华山一条道”的历史。这将给华山旅游插上一个腾飞的翅膀,带动陕西东线旅游的飞跃发展,尤其是将给比较薄弱的陕西山水旅游带来新的生机。
经过近十年的反复勘察和论证,华山西峰观光大索道建设得以在年底开始上马。
四年“苦旅”,年的冬天。华山顶上来了一批批人,又走了一批批人,其中不乏国内顶级水平的隧洞专业人员,当现场查看了上站隧洞的设计及施工环境后,摇头叹息,望面却步。只有敢于直面困难接受挑战才是真正的勇士。最终有一批人留了下来,完成了历史壮举。承担建设组织任务的是陕旅集团旗下的陕西太华索道公路有限公司。
一台推土机推开了华山瓮峪的进山路,这项伟大的工程开始了。
1.遇涧架桥,遇水支柱
年2月27日,14名太华人迈开了索道建设的步伐。第一道关口就是先修建一条进山的公路。这条公路全长12.5公里,全程在华山瓮峪的山谷间盘旋而上。
年2月27日索道上站隧道开通为了尽量不破坏山体,公路建设克服了设计难度高,施工难度高,机械运输难度高的困难,随山就势而行,遇涧架桥,遇水支柱。
工作人员和施工工人一起,趟河攀岩,想方设法把钢筋水泥运输到施工现场。在公路进山处,线路不仅要穿过陇海铁路线,还要绕开一处设施开凿一条一公里长的山体隧道。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他们舍弃了一个个休息日,上下联系,一张批复上就盖了30多枚印章。经过一年多的施工,进山公路基本成型。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年7月24日,一场罕见的山洪冲垮了已经铺好的路基,施工通道全线被洪水淹没,部分设备也被冲走。看着眼前的景象,工作人员只在刹那间感到了一丝悲哀和失意,但没有一个人绝望。他们立即动员,一边抗洪救灾,一边重新组织展开施工。
就这样,他们冬战严寒,夏顶烈日,一刻也没停地加紧施工。在连续两年的公路建设期后,一条通往华山西侧沫沫岔口的旅游公路蜿蜒于瓮峪的山谷间,向索道下站而去。
2.百吨物料,肩扛背驮
索道建设难度最大的就是索道支架的安装。
从索道定位来看,全长4.3公里的索道,能够安装支架的地方不仅有限,而且高险。
尽管从设计上是可行而且安全的,但给施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高难度。尤其是翻过第二道山梁后,眼前就是壁立万仞的西峰,中间要跨过宽阔的仙峪河谷,索道支架跨度之长实属罕见。
华山西峰观光大索道由于线路长、地形复杂,索道线设计为起伏走势,而且设建了中间站,这在世界索道建设史上也是罕见的。
建设先期,建设者先组织修建了一条沿山沟和山梁而行的人行便道,用于运输施工物料和设备。钢筋、水泥、电缆、发电机等,一百多吨的物料就这样靠人力肩扛背驮,一步步、一斤斤运到施工现场。山路上,施工人员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留下了多少汗水,也不知被马蜂蛰过多少回,被荆棘刺破了多少次!更为严酷的是,在冬天的施工阶段,山里没有水,他们便把河里的冰砸下来烧开,在四处透风的帐篷里,泡一包方便面。
化冰取水刺骨的寒风冻得手发僵,再拿着同样冰冷的工具,摸着冰冷的石头施工,犹如刀子割在手上,刮骨的疼。尽管如此,施工一天都没有耽误,索道基础建设一天天在顺利推进。
上占硐室电缆安装3.装载机“爬上”西峰
一天,一条微博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